Home
Categories
EXPLORE
Comedy
True Crime
Society & Culture
Technology
Business
Science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4d/c4/87/4dc48751-7d66-d810-1750-99b20b7d4765/mza_5467620266963086446.jpg/600x600bb.jpg
拉馬科技趨勢
拉馬
5 episodes
3 months ago

🚀 科技新聞,不止於新聞!
在「拉馬科技趨勢」,我們不只是帶你追蹤最新的科技趨勢,更深入探討背後的意義與影響。從 AI、區塊鏈、半導體到太空探索,這裡不只是資訊輸出,更是思維的激盪!

🎧 你可以期待什麼?
• 🔍 精選科技新聞 —— 每集解析最新科技動態
• 🧠 深度討論 —— 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與趨勢
• 🤖 未來思考 —— 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世界

📡 適合誰聽?
如果你對科技感興趣,卻不滿足於表面的新聞報導,希望更深入理解這些技術如何影響社會、產業和未來,那這個 Podcast 就是為你準備的!

AI 自動化每日更新新聞頻道:
- Voieech 科技日報: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報
- Voieech 科技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报
- Voieech 财经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财经日报

聯絡方式:
- https://bio.link/llamatechtrends
- jeremy@voieech.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Technology
Business,
Investing,
Entrepreneurship
RSS
All content for 拉馬科技趨勢 is the property of 拉馬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 科技新聞,不止於新聞!
在「拉馬科技趨勢」,我們不只是帶你追蹤最新的科技趨勢,更深入探討背後的意義與影響。從 AI、區塊鏈、半導體到太空探索,這裡不只是資訊輸出,更是思維的激盪!

🎧 你可以期待什麼?
• 🔍 精選科技新聞 —— 每集解析最新科技動態
• 🧠 深度討論 —— 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與趨勢
• 🤖 未來思考 —— 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世界

📡 適合誰聽?
如果你對科技感興趣,卻不滿足於表面的新聞報導,希望更深入理解這些技術如何影響社會、產業和未來,那這個 Podcast 就是為你準備的!

AI 自動化每日更新新聞頻道:
- Voieech 科技日報: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報
- Voieech 科技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报
- Voieech 财经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财经日报

聯絡方式:
- https://bio.link/llamatechtrends
- jeremy@voieech.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Technology
Business,
Investing,
Entrepreneurship
https://image.firstory-cdn.me/Avatar/cm8lk6wf007od01zj5oe2gxvi/1743471711267.jpg
從商學院到 FAANG:我花了五年,成為軟體工程師。(一) | 本週科技大事 | 開發週記 — AI Podcast 生成器
拉馬科技趨勢
1 hour 19 minutes
3 months ago
從商學院到 FAANG:我花了五年,成為軟體工程師。(一) | 本週科技大事 | 開發週記 — AI Podcast 生成器

這集 Podcast 分為三個主要部分:講者分享個人從商學院成功轉職為軟體工程師的五年心路歷程(一)、本週重點科技新聞評析,以及個人 AI 專案的開發進度與反思。

## 第一部分:我是如何花了五年,從商學院一路走到 FAANG 成為軟體工程師 (一)

首先,我想分享我個人的轉職歷程,這個部分因為很多很好玩的故事可以分享,可能會分成三到四集更新。本集談到的內容有:

1. 漫長的抉擇: 轉職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長達一年半的深度猶豫與自我探索才下定的決心。
2. 理論的火花: 在研究所的 NLP 課堂上,我第一次體會到用數學理論(如 Cosine Similarity)解決實際問題的震撼與魅力,這是點燃我程式熱情的關鍵火苗。
3. 學習如練功: 我將學習程式視為一場「打怪練功」的遊戲,享受著每點亮一個技能樹(如 SQL、Web 框架)所帶來的即時回饋與強烈成就感,這讓我從不覺得努力是痛苦的。
4. 興趣是續航的燃料: 我認為,要在這個領域走得長遠,發自內心的興趣遠比單純追求職涯發展更重要,它能幫助你度過學習的痛苦期。
5. 結合專業的初次嘗試: 我曾試圖結合會計專業,開發自動化「移轉訂價報告」的工具,這是我將新舊技能結合的第一次實踐。
6. 從失敗中學到的商業課: 這次嘗試的失敗讓我深刻理解到,工具的技術優劣,未必是客戶(會計師事務所)的核心痛點;他們更重視的是客戶資源與年資,而非效率工具。
7. 傳統求職路徑的碰壁: 作為非本科生,傳統的履歷投遞方式讓我屢屢受挫,這讓我意識到必須找到一個更能展現我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舞台。
8. 策略轉向:找到適合的舞台 我發現自己不擅長純演算法競賽,但極度適合解決商業問題的「提案競賽」(黑客松),於是便將重心轉移到這個能發揮我優勢的地方。
9. 一次聰明的自我行銷: 在一場企業解題競賽中,我憑藉認真解決問題的態度脫穎而出,並在簡報的最後一頁巧妙地放上我的履歷,成功地將舞台變成了我的求職博覽會。
10. 錯失的機會與反思: 在拿到第一份工作後,我因過於天真而錯過了 AWS 的面試電話,這讓我反思在職涯早期,視野與認知的重要性。

## 第二部分:本週科技大事

1. 新聞一:OpenAI 推出 GPT-5
GPT-5 在用戶體驗上被批評失去了 GPT-4 的「溫暖」與情感互動能力;但在技術上,其邏輯推理、精準度與程式編寫(Coding)能力大幅提升,表現驚人,足以挑戰 Claude 的市場地位。

2. 新聞二:科技巨頭的「挖角式併購」新策略
Google、Meta 等公司開始採取新策略,不再收購整間新創公司,而是直接高薪挖角其創辦人或核心人才,導致原公司被掏空,員工股權價值歸零。

3. 新聞三:Meta 的近期爭議
Meta 本週爆出兩起爭議:1. Instagram 地圖功能因授權介面設計不佳,引發用戶隱私洩漏的擔憂。 2. 其 AI 模型被發現在訓練過程中,曾對兒童說出讚美其「青春形體」等不當言論。

4. 新聞四:用「聞」的診斷帕金森氏症
英國一位護理師被證實能透過嗅覺,準確辨識出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特殊氣味,為醫學研究開闢了全新的診斷方向。

## 第三部分:開發週記 — AI Podcast 生成器

這個頻道一部分我想要開始分享我每週的開發週記,

目前我正在開發一個專案,做自動化的AI Podcast 生成器,這個生成器已經全自動的跑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每天固定的產出內容,這個專案的目標不是販售AI工具,是產出我自己有興趣的國際大事,我真的透過每天收聽去優化聲音腳本,這個開發的歷程讓我有很多啟發跟想法,我希望可以每週跟自己對話,把開發過遇到跟解決的問題、甚是是未來的規劃都記錄下來,在這裡也一並分享給大家。

1. 用創業框架驗證想法: 我用「更快 (Faster)、更便宜 (Cheaper)、更好 (Better)」的框架來檢視這個專案。目前 AI 產製已經做到了前兩者,我現在的挑戰與重心在於如何讓內容品質做到「更好」。

2. 本週技術方案: 我開發了「新聞去重」功能,採用了「Embedding 向量初篩 + LLM 模型細判」的兩階段架構,以兼顧效率與準確性。

3. 工程上的血淚教訓: 在開發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模型 API 的極度不穩定性。這讓我學到,**建立備援機制(Fallback)**至關重要,但這也帶來了架構的複雜性(例如:不同模型的 Embedding 不能直接比較)。

4. 全「Vibe Coding」的震撼體驗: 過去大都小心翼翼的讓AI在既有的程式專案中逐一審核修改。本週我終於嘗試了一把「不看程式碼、只看介面跟Feature」的Vibe Coding,直面工程師內心對無法掌握專案的脆弱,做出了這個YT頻道的介面,幫助我透過即時語音辨識與LLM問答,得到虛擬的即時觀眾反饋,讓我可以話題不中斷。

5. 最重要的反思—我對 AI 的信任已超越自己: 這次經驗讓我震撼地意識到,在避免低級錯誤(如少一個括號、參數錯誤)這件事上,我對 AI 的信任度甚至已經超過了對自己的信任。這種「能力喪失感」與人機關係的轉變,是我在這週感受最深刻的衝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收穫。

## 自動化Podcast
Voieech科技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报

## 聯絡我
jeremy@voieech.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拉馬科技趨勢

🚀 科技新聞,不止於新聞!
在「拉馬科技趨勢」,我們不只是帶你追蹤最新的科技趨勢,更深入探討背後的意義與影響。從 AI、區塊鏈、半導體到太空探索,這裡不只是資訊輸出,更是思維的激盪!

🎧 你可以期待什麼?
• 🔍 精選科技新聞 —— 每集解析最新科技動態
• 🧠 深度討論 —— 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與趨勢
• 🤖 未來思考 —— 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世界

📡 適合誰聽?
如果你對科技感興趣,卻不滿足於表面的新聞報導,希望更深入理解這些技術如何影響社會、產業和未來,那這個 Podcast 就是為你準備的!

AI 自動化每日更新新聞頻道:
- Voieech 科技日報: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報
- Voieech 科技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科技日报
- Voieech 财经日报:https://www.youtube.com/@voieech财经日报

聯絡方式:
- https://bio.link/llamatechtrends
- jeremy@voieech.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