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蒲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一個濱海聚落。西南濱台灣海峽,東邊則是緊鄰高雄臨海產業園區,北邊是目前已經遷村的紅毛港,南邊是邦坑、鳳鼻頭等聚落。境內或鄰近的大型工廠有中油大林煉油廠、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鋼公司等。
多方被重型石化工業包圍,造成空氣汙染以及三不五時的工安爆炸,居民擔心受怕,變成了環境難民。
政府喊大林蒲要遷村已經快二十多年的光陰,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居民遲遲不接受遷村條件,不得不繼續住在此區?家園變成煉獄。究竟人生還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等待?
🔑本周重點
1. 不搬遷理由五:政府的邏輯是先要居民拆屋,給錢,再要大家去蓋屋。中間拆屋到蓋屋過程中,要搬去哪裡?等於要搬兩次家。錢也給得很慢,蓋屋時候,居民要先自己先借貸來蓋房。
2. 不搬遷理由六:雖然政府有提出社會住宅的概念,但申請條件很嚴格,幾等親內有房產不能申請。雖有保障六年會有房住,但過了之後就要抽籤決定,誰想要等晚年還有流離失所的可能?
3. 不搬遷理由七:未來要搬去的新居地,最後是哪一塊土地會給自己都不確定,沒人會對這麼不明朗的未來感到放心。
4. 期待方案:政府造鎮,等蓋好房後,邀請居民看房。讓條件一切明朗後,再來談搬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