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Comedy
True Crime
Society & Culture
Technology
Business
Science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08/c2/ba/08c2ba57-6b0d-e3ec-72a4-fe1617e6dfbf/mza_7173524468322098686.jpg/600x600bb.jpg
好聊好料文學史
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課程師生
19 episodes
2 months ago

Hi,各位喜愛文學的朋友們,歡迎來到「好聊好料文學史」頻道!

這個頻道有著中山大學中文系師生的努力和創意,我們將課堂知識轉化為Podcast,從企劃、錄製到上架,每一個步驟都充滿挑戰和樂趣。

在這裡,我們將帶你穿越時空,探索中國文學的精彩世界。每集節目約15到20分鐘,用創意和趣味揭開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感受詩人作家們的情感和智慧。

這不僅是知識分享,更是一場文學的聲音盛宴。快來追蹤,和我們一起用耳朵聆聽文學的樂趣,用心感受歷史的脈動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好聊好料文學史 is the property of 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課程師生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Hi,各位喜愛文學的朋友們,歡迎來到「好聊好料文學史」頻道!

這個頻道有著中山大學中文系師生的努力和創意,我們將課堂知識轉化為Podcast,從企劃、錄製到上架,每一個步驟都充滿挑戰和樂趣。

在這裡,我們將帶你穿越時空,探索中國文學的精彩世界。每集節目約15到20分鐘,用創意和趣味揭開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感受詩人作家們的情感和智慧。

這不僅是知識分享,更是一場文學的聲音盛宴。快來追蹤,和我們一起用耳朵聆聽文學的樂趣,用心感受歷史的脈動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History
https://image.firstory-cdn.me/Image/clya49dki06g301xq9p8fht3h/dANNJDC7v3TH45TRJvaD2.jpg
【S2 EP.2】 幾「河」學:一條河流教我們的各種學習面相
好聊好料文學史
20 minutes
4 months ago
【S2 EP.2】 幾「河」學:一條河流教我們的各種學習面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a49dki06g301xq9p8fht3h/comments


歡迎收聽《好聊好料文學史》第二季第二集!

本集邀請到對河流研究充滿熱情的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林以衡老師,與主持人羅景文老師,暢談他們在USR計畫中,如何透過一條小小的河流——得子口溪,開啟學生對地方文化與跨域學習的無限想像。

得子口溪,對蘭陽平原的人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它雖然名氣不如蘭陽溪、冬山河,但過去曾是頭城與宜蘭市的重要水運通道,至今仍默默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記憶,同時它也承載著豐富的民俗信仰。以衡老師分享了多次田野調查的經驗,特別是在得子口溪畔聞名海內外的「二龍競渡」。為了完整記錄這項具有酬神意義的儀式,他跟著地方居民天未亮就起床,全程參與直到中午,深刻體會到這場「君子之爭」背後的文化底蘊。

除了田調與文史梳理,課程也結合SDGs議題與新聞專題製作,讓學生從問題發掘、資料蒐集、撰稿、後製剪輯到完成專題,學會如何把「中文系的知識」轉譯為跨域成果。一條河流,不只是地理風景,更是承載地方記憶、啟發學習的最佳老師。

一起來聽聽,河流如何教會我們,從地方走向世界!


------------------------------------------


主持人:羅景文
來賓:林以衡

本集重點:

00:00 主持人開場:介紹來賓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林以衡老師
01:30 計畫起源與動機:幾「河」學的形成
02:00 為什麼是得子口溪?
03:00 課前調查、文獻蒐集與歷史脈絡梳理
03:45 為什麼要做USR?在地精神與價值
04:20 最親近的陌生事物,其實很重要
05:17 水資源的重要性,如何多元解讀?
06:20 得子口溪的水信仰文化?主持人的守備範圍?受訪者魯班門前弄大斧!
07:15 「二龍競渡」的歷史背景與地方習俗
10:25 「二龍競渡」的儀式流程與君子之爭
13:00 從人文關懷到跨域思考,如何書寫河流
14:15 寫作方法:平面、立體、影音多面向
16:00 用河流講故事的能力
16:45 學生實作成果與觀察、解決問題能力
17:45 得子口溪沿岸時潮社區、長興宮文化紀錄
18:25 學生的突破與挑戰,新世代的基本能力
20:21 結尾


------------------------------------------


更多資訊(參考資料):
洪伯邑主編,《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夫》(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1年10月)。
張政亮,〈攸攸輿圖畫滄桑──從古今地圖看蘭陽平原河道的變遷:〉,《宜蘭文獻雜誌》第15期(1995年5月),頁20-38。
筧裕介著、陳伶嫻譯、黃世輝、李宜欣審訂,《地方創生X SDGs的實踐指南》(臺北:遠足文化事業,2022年4月)。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好聊好料文學史

Hi,各位喜愛文學的朋友們,歡迎來到「好聊好料文學史」頻道!

這個頻道有著中山大學中文系師生的努力和創意,我們將課堂知識轉化為Podcast,從企劃、錄製到上架,每一個步驟都充滿挑戰和樂趣。

在這裡,我們將帶你穿越時空,探索中國文學的精彩世界。每集節目約15到20分鐘,用創意和趣味揭開千古名篇背後的故事,感受詩人作家們的情感和智慧。

這不僅是知識分享,更是一場文學的聲音盛宴。快來追蹤,和我們一起用耳朵聆聽文學的樂趣,用心感受歷史的脈動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