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a8/ba/5e/a8ba5eb5-febe-5cee-a6f8-3057a1cb1fb7/mza_7531889643581030517.png/600x600bb.jpg
作伙來想社會
臺灣社會學刊
9 episodes
9 months ago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 Culture,
Science,
Documentary
RSS
All content for 作伙來想社會 is the property of 臺灣社會學刊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 Culture,
Science,
Documentary
https://d3mww1g1pfq2pt.cloudfront.net/Image/ckt8emus8tu3r0851r4746bu7/1633579711691.jpg
無家者跟你想的不一樣!談無家者的宗教實作與認同 ft.黃克先【作伙來想社會Podcast EP1】
作伙來想社會
45 minutes
4 years ago
無家者跟你想的不一樣!談無家者的宗教實作與認同 ft.黃克先【作伙來想社會Podcast EP1】

無家者跟你想的不一樣!談無家者的宗教實作與認同 ft.黃克先【作伙來想社會EP1】
 
「在這一些宗教權威的眼中,會覺得無家者不是一個好的信徒,或是他們沒有做到一個真實的信仰應該反映出來的樣子。會認為他們只是因為物質,只是因為要賺到錢,或者會要來吃一頓,所以才來到這個地方。雖然他們沒有辦法展演出宗教權威眼中,所謂理想的那個宗教,可是他們依然有他們自己的宗教存在。有他們主動去形塑他們宗教信仰的那個能力在那。」
──台大社會系副教授黃克先

 
你是否曾在街頭上看過這樣一群人?他們露宿街頭、無家可居、天氣寒冷或颱風到來時,可能會需要政府單位或非營利團體的物資協助。
 
究竟臺灣的無家者是怎樣的一群人?而最常接觸他們的組織如教會、廟宇,乃至於非營利組織等,是怎麼看待這群人、如何與他們接觸的?為什麼過去媒體、學者會認為,無家者參加教會、陣頭等宗教活動,只是為了物質利益,而並非有「真實的」宗教?
 
本集來賓是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克先。黃克先老師多年來從事關於無家者的田野工作,與他們共同生活、探究無家者的日常、世界觀、困境,與面對各種社會壓力時的能動性。本集節目將帶領聽眾,討論常與無家者接觸的宗教團體、NGO組織對他們的看法、為何有時他們的「善意」反而造成對無家者的傷害。無家者自身又會如何主動的協商、反抗、回應社會加諸於他們的期待?並且,不同性別的無家者有什麼不同的處境、回應壓迫的方式?研究者在接觸無家者時,自身的性別等社會角色,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主持人|蔡博方(臺灣社會學刊編輯委員、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來賓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備註:
本集15:30 左右提到的狀況,是幾位無家者曾向作者反應的想法,不代表所有類似活動都有此狀況,亦不表示所有參與的無家者都這樣想。有些組織會注意到此處提及的問題並因應調整,也會在舉辦此類活動前,先向參與者說明並徵得認同。


本集重點:
02:31 為何會選擇使用「無家者」這個名稱,而非「街友」或「遊民」?
05:27 接觸無家者好像很可怕?是如何進入無家者的研究田野的?
08:21 接觸無家者很有愛心?對一般聽眾而言,如何接觸無家者可能更恰當?
09:57 中介機構對無家者的看法?他們的「善意」反而可能傷害到無家者?
14:35 NGO與宗教團體有類似之處?無家者不符合他們期待的理想樣子會如何?
19:21 面對權威者的壓迫,無家者具有能動性嗎?為什麼無家者被認為沒有宗教?
25:14 一般對「宗教」的想像來自西方基督教,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定義方式?
32:09 為什麼女性無家者這麼少?女性的風雨,發生在有屋頂的地方。
35:49 研究者性別的影響:身為男性研究者,接觸女性無家者時的限制或近路。
39:06 Covid-19疫情下的無家者:跟SARS時期相比,臺灣社會有進步嗎?
 
 
【本集節目是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的《作伙來想社會》】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作伙來想社會」是什麼?
「作伙來想社會」是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的一系列社會學科普短片與廣播,透過邀請學術論文的作者現身說法,用平易近人的語言,希望將臺灣社會學界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帶給所有社會大眾。本計劃受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方案、臺灣社會學會經費補助。​


更多資訊:
臺灣社會學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本集底本論文全文|https://reurl.cc/r1L7Gk
片尾配樂|DJ綠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作伙來想社會

社會學是什麼?社會學者關心那些臺灣社會中的議題?

【作伙來想社會】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由編輯委員會學者擔任主持人,邀請《臺灣社會學刊》各期文章作者,與聽眾討論他們的研究。
第一季的內容包含無家者的生活處境、宗教信仰;臺灣男同志的跨國買春經驗等等。透過對談,希望與大家從各種面向,一同關懷臺灣社會,走入不同的故事。
第二季則拓展更多議題面向,討論同志創業成家的經濟與生活;台灣社會相當關注的多元入學管道,究竟對誰有利;台灣廠商如何在缺乏國際資源的疫情期間,合作研發口罩熔噴布生產機;基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社區服務政策,為何不一定適用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障礙者。

本節目由《臺灣社會學刊》製作播出,感謝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學術期刊數位傳播」計畫,以及臺灣社會學會補助。

每集更新資訊,請見「臺灣社會學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sociolog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