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Science
Business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0d/df/50/0ddf50c9-5d1a-fa6e-0d1d-d82136c3af2c/mza_6755268852218540488.jpeg/600x600bb.jpg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子旭
18 episodes
9 months ago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是由一群古典自由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共同創立的自媒體,在這裡你可以接觸到滿滿的經濟學、英美保守主義的相關知識,當然還有許多會下地獄的政治不正確思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RSS
All content for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is the property of 子旭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是由一群古典自由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共同創立的自媒體,在這裡你可以接觸到滿滿的經濟學、英美保守主義的相關知識,當然還有許多會下地獄的政治不正確思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https://files.soundon.fm/1593334287705-56c4e682-ca73-4cf3-9426-5a1436cbaa67.jpeg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四課:時間的流逝,人的行為中的時間因素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16 minutes
5 years ago
《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第四課:時間的流逝,人的行為中的時間因素
《時間的流逝,人的行為中的時間因素》 歡迎收聽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我是子旭,讓不懂數學的你也能學好經濟學。 在魯瀕遜努力把「實然」變成「應然」的過程中,他也會逐漸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獲取食物跟水的能力。比如他設置了一些補鼠陷阱,現在他一天能抓到的老鼠,就從四隻變成六隻了。 魯瀕遜甚至心裡還想著,做個水桶出來,搞不好就能用來收集雨水,這樣一來的話,他就可以用這些多收集來的水來燒飯了。嗯,是該好好來計畫一下了。 不過呢,當羅賓遜在琢磨這些計劃的時候,他同時也必須犧牲其他的東西,因為他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他的這些計畫倘若實行起來,都是有成本的,畢竟如果他不去放補鼠陷阱跟做水桶,他就能拿這些時間去幹其他的事情或者休息了。 那麼,補鼠陷阱跟水桶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呢?畢竟又不可能把這些東西拿來吃嘛,但這些東西對魯瀕遜而言的確有價值,因為他已經決定為了要做這些東西,願意犧牲其他的東西了。 那麼經過仔細思考,我們可以發現,補鼠陷阱跟水桶之類的東西,雖然沒辦法直接拿來滿足魯瀕遜的需求,比如飢餓或口渴,但這些東西可以生產那些直接滿足需求的物品,這就是陷阱跟水桶的價值之所在。 所以魯瀕遜其實是認為,陷阱對抓老鼠有價值,水桶對於收集水有價值。 卡爾·門格爾把那些可以直接減輕某種不滿意的物品,比如水或者食物,稱之為一階商品。他們也可以被稱之為「消費品」或「消費財」,至於那些輔助生產一階商品的物品,比如陷阱跟水桶,被稱作高階商品,或者叫做生產品、資本品、資本財。 當然這邊要特別注意,商品本身不存在這些分類,這些只存在於人們心中的計畫當中。如果你把水桶當成藝術品來收藏,或者把陷阱當成裝置藝術來欣賞,那麼他們對你來說,就是消費財。那如果你有一間商店,裡面所存放的食物是要拿來賣的,那這些食物對你來說,就是資本財。 奧派經濟學家路德維希·拉赫曼在《資本及其結構》這本書當中,是這樣說的: 「資本的一般概念……在客觀事務中沒有可測量的對應物;他反應了企業家對這些事物的估價。啤酒桶和鼓風爐,港口設施和旅館客房傢俱,都是資本,而這不是由他們的物理屬性,而是由他們的經濟功能決定的。」 然而一旦魯瀕遜要決定生產高階商品,他就必須先開始儲蓄,因為儲蓄是為了滿足遙遠的未來而預先採取的行動。 魯瀕遜努力了一些時間,設置了五個陷阱,還製作了兩個水桶。當他在製作陷阱跟水桶的時候,也可能意識到,如果有鎚子、鋸子、釘子的話,製作這些東西會更快速、更方便,於是他又開始著手製作這些東西。 他之所以認為這些東西有價值,是因為他們對於做陷阱跟水桶有輔助作用,而陷阱跟水桶對於獲取食物跟水有幫助,因此他們有價值。 所有的高階商品的價值都來自於,他們對於生產下一級的低階商品有幫助,所以生產品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他們最終能夠生產出消費品。 我們要如何解釋這種依存性呢?假設一下魯瀕遜對一件消費品的評價發生變化後,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假設這座島上的老鼠都患有鼠疫,而吃那些老鼠肉會有害身體,於是魯瀕遜將不再認為老鼠有價值,那只要捕鼠陷阱沒有其他用途,他們就會立刻喪失他們的價值,魯瀕遜不會再花任何資源跟時間去設更多的捕鼠陷阱。當然,如果這些陷阱如果能拿來當柴火燒的話,這些陷阱就能繼續保留一些價值。 這邊可以再來思考一個有趣的問題,假如沒有陷阱的幫助,魯瀕遜一天可以抓到四隻老鼠,有了陷阱他可以抓到八隻,既然用陷阱抓老鼠的效率比空手抓老鼠更高,為什麼魯瀕遜不把工作時間通通拿來設陷阱呢? 腦海中第一個答案是,如果他真按照這樣的工作計畫,那他會被餓死。的確,為了儲蓄而將目前的消費降低到只夠維持生命的最低程度,根本沒有意義,除非他完全是為了他的後代子孫而儲蓄,但為什麼魯瀕遜不肯為了儲蓄,而把所有消費降低到生存最低水平呢? 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人們的消費早就超過了最低生存水平。大家都知道,儲蓄是通往財富之路,為什麼那些有錢人不住在小小的套房裡呢?為什麼他們不會只吃罐頭過日子呢?為什麼他們有時會瘋狂購物,或者出國旅遊度假呢? 為了把所有的錢都存下來,他們難道不應該像乞丐那樣過著拮据的日子嗎? 如果有一個世界是這樣的,人們努力工作是為了能夠在未來消費,但又不真正進行這個未來的消費,因為當那個未來變成現在之後,他們還要為了更遙遠的未來而儲蓄。這有點像《愛莉絲夢遊仙境》的紅心皇后對愛莉絲說的那樣:「明天有果醬,昨天有果醬,但今天永遠不會有果醬。」 人們只能夠在現在消費,人們此時此刻正在經歷快樂與痛苦,因此我們必須在此時此刻消費,這樣才能使我們獲得滿足。為了無限期延後的消費所進行的儲蓄根本不是儲蓄,而是單純的損失。 那現在我們要解釋的另一個問題是,既然我們只可能在現在消費,那為什麼人們總會儲蓄呢?答案是,儘管我們沒辦法在未來消費,但我們可以對未來有展望,因為我們可以預先想到,在未來的我們,同樣也會感到不滿足,而且想要消除這個不滿足,甚至我們也可以預想到,未來某一天的高度滿足,可以用來彌補今天的額外不滿足。 理解儲蓄的關鍵,是意識到人們對未來不滿足的想像,本身就是現在的不舒服的來源,比如你在月中的時候,手頭就沒有存款了,但月底要交房租,可是你的薪水要在下個月的十號才會入帳,這種感覺真的很令人煩惱跟焦慮。因此,透過儲蓄我們可以減輕這種焦慮感。 然而,如果你現在就面臨餓死的危險,下禮拜會挨餓的焦慮感反而就沒那麼要緊了,跟自己即將被餓死的那種不滿足感來說,這種焦慮根本不值一提。 當然啦,想像未來的滿足,這件事本身就是現在滿足感的一種來源,比如奧運選手接受艱苦的訓練,他們有時會利用想像自己得到金牌時的感覺,作為激勵自己的方法。如果我們不能將這些對未來的痛苦與快樂,轉化成現在的深思熟慮,我們就無法因應未來而調整現在的行動了。 那麼一個人會儲蓄多少,是取決於什麼因素呢?答案是他的「時間偏好」。 時間偏好指的是,他偏好現在的滿足勝過未來同一個滿足的程度。時間偏好同樣也是一個主觀的因素,並且程度因人而異,甚至對於同一個人而言,也會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時間偏好。 比如一個人三十歲的時間偏好,可能會低於他八十歲時的時間偏好。這個人三十歲的時候,為了省錢替自己買房,因此會放棄出國環遊世界的想法,而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他很可能會想:「我的時間不多了,不如現在就出發吧!」 不過這不意味著人們對於時間偏好的改變會取決於他們的年紀增長,當然很有可能時間偏好朝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比如另一個人三十歲時想的是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而到了八十歲之後,他全心全力為了後代而存錢。 這些是幾個影響時間偏好的心理因素,不過時間偏好本身就包含在人的行為當中,所以談不上受任何心理因素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不介意是早點還是晚點享受到同一個滿足感,那麼我們就永遠不會行動,因為這樣對我們來說,光是活著本身就足夠了。 正如米塞斯在《人的行為》當中所說的: 「我們必須明白,如果一個人並不認為在比較近的將來獲得滿足,比在更遙遠的未來獲得滿足還要好,他將根本不會進行消費和獲得享受。」 那如果有人跟你說,一種時間偏好比另一種時間偏好更好的話,代表這個人的經濟學觀念不夠紮實,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來,根本不存在所謂「正確」的儲蓄水平。有的人也許想活在當下,有的人則會設立一個永久捐助基金而儲蓄,經濟學並不能說某一個人是對的,而另一個人是錯的。那麼經濟學能做什麼呢?經濟學能夠闡述,一個人將在什麼情況下選擇儲蓄,而且能夠解釋這個情況所帶來的後果。 現在把目光轉回到魯瀕遜身上,我們要更準確的分析魯瀕遜的儲蓄決策了。 假如魯瀕遜為了設置捕鼠陷阱,則代表魯瀕遜每天將會少抓一隻老鼠,並且持續一週。此外,假設他期望這個陷阱的耐久度是一週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他可以比徒手抓老鼠多抓到十四隻老鼠。 意思就是說,從現在起,他必須犧牲一週七隻老鼠,換得一週十四隻老鼠的報酬。 如果魯瀕遜開始設陷阱,我們就可以確定,他認為未來抓到的兩隻老鼠,比現在抓到的一隻老鼠更有價值。100%的每週報酬率足以讓他願意用現在的消費來交換未來的消費。 如果他不設陷阱,我們就可以知道,他認為現在的一隻老鼠的價值高於未來的兩隻老鼠。100%的回報率不足以讓他放棄現在的老鼠換未來的老鼠。 這邊值得注意的是,魯瀕遜的評價依賴於他的環境,如果他突然發現島上有一個寶箱,裡面裝著一堆還能吃的罐頭跟乾糧,他的決定可能發生重大的改變。 魯瀕遜得到了比較優質的食物,他可能會放棄抓老鼠的念頭,而把時間用來製造可以在未來帶來更多食物的資本財。 而即便是在無人島這樣極度簡單的經濟環境當中,魯瀕遜的資本財也是有結構的。比如他打造了一把鎚子、一把鋸子跟幾根釘子。而釘子跟鎚子之間有緊密的關係,他們是戶補品。沒有鎚子就沒辦法釘釘子,而沒有釘子,鐵鎚就沒有能夠拿來敲的對象。 每一天我們身邊都會接觸到那些少了某些東西輔助,就毫無用處的東西,比如手機跟電池就是這樣。如果某個發明家發明了某種方法,可以把浴室的黴菌作為廉價的、充足的照明來源,那麼製造商們就會停止生產燈泡,而現在的燈泡大概就只剩下待在博物館的價值了。 剛剛提的這些可以稱之為資本的水平結構,而我們剛剛在更前面提到的是資本的垂直結構,就是資本可以安排用在生產二階商品、三階商品,以此類推。 當然到目前為止,魯瀕遜的經濟還沒有超過生產三階商品的範圍,不過無論人們使用的商品達到多少階,我們的經濟學原理都能夠適用。 資本品的價值跟他在資本結構中的地位有關。如果捕鼠陷阱和水桶對魯瀕遜來說沒有其他用途,而他也沒考慮用釘子跟鎚子製造什麼其他東西的話,那這兩個東西對他來說同樣也會失去價值。 如我們剛剛所提到的,所有的資本財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他們最後可以用來生產消費財。 在這麼簡單的經濟環境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些基本的經濟概念,不過為了進一步的研究呢,我們下一堂課必須讓情況變得更複雜起來,首先呢,我們要替魯瀕遜的無人島再加入更多的人。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
巴斯夏的蠟燭工坊,是由一群古典自由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共同創立的自媒體,在這裡你可以接觸到滿滿的經濟學、英美保守主義的相關知識,當然還有許多會下地獄的政治不正確思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