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這些千絲萬縷的緣分,每段緣分,包含了「我」處在的位置,以及「對向」的位置,以及這之間的「距離關係」,當我們把力量或關注過多地放在「對向」的位置,會被牽引離開自己原本預計運行的軌道,透過檢視每段關係,不斷地回到「自己」:什麼是「我」想要的、什麼是「我」需要的。
-
「自己」的主動權:以「我」為主體去閱讀緣分的關係
圍繞在自己周圍這些來去的緣分關係,都是以自身為核心演繹的實相,配合著當下靈魂想看見的事情,便有一個對象為自己帶來對話關係。其中也會有與自己想演繹的實相並不匹配的對象,便需要將焦點拉回自身,釐清這段關係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別人」的影響;是「自己」的緊握,還是「別人」的依附。
-
「我」可以決定遊戲要怎麼玩,我們的生命不是在這個「形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主權,每個人都有自己決定他的生命想要怎麼往前的那個決定權。「我」在玩的這個遊戲,是遊戲本身,當有對這一個遊戲感知到不想參與的成分,通常也就是情緒堵塞點的開始,造成堵塞跟滯留,開始會有身體的病變或者是精神的壓力,並導致這個身體的「形象」被回收。反之,相信自己的主導權,身邊的一切會開始轉換為與自己想運作的方向一致的形式,不同方向的會自然被切斷。
-
每件事情都是為「我」產生的
自己的精神意識在做出改變的時候,身邊這些會跟自己互動的價值、角色,也會用完全不同的角度跟口氣在回應,給予「我」像是補給的資訊,成為「我」下一個階段要看到的實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