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f/66/a5/8f66a50d-571f-2aa6-b9e0-b798fcb556ab/mza_4860353929280819885.jpg/600x600bb.jpg
未来志异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20 episodes
1 week ago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RSS
All content for 未来志异 is the property of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
Show more...
Arts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https://i.typlog.com/archipelagofuture/8263209088_423808.png?x-oss-process=style/sl
Vol.17 翻过巴颜喀拉山垭口,找回“陌生人”之间的生命联系
未来志异
1 hour 12 minutes 18 seconds
10 months ago
Vol.17 翻过巴颜喀拉山垭口,找回“陌生人”之间的生命联系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贾煜、策展人王泡泡

f83f8f2ca6ce87223abd9ec21cdba32.jpg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贾煜,从小在青海玉树长大,离开家乡后,儿时的回忆一直召唤着他重返故土。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往返于玉树与工作地西宁,拿着相机走进藏区,拍摄了大量康巴藏族的家庭合影和生活照。2020年之后,作为某种情感回馈,他找到那些曾经拍摄过的牧民,把照片还给他们,并在征得同意后录下了他们拿到照片的时刻。为了感谢这位“陌生人”留下的照片,牧民们常常回赠给他糌粑、酥油、牦牛绳、药材等作为礼物。

441c82f3fe8776664d48d0f6614a4df.jpg

这位生活工作在青海西宁的小学美术老师所拍摄的这一系列“陌生人”,被策展人王泡泡提名参加了2024年度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生于1970年代的贾煜最终获得了本届 “发现奖”。评审团成员之一、马格南图片社主席克里斯蒂娜·德·梅德(Cristina De Middel)在颁奖现场致辞时说,“在图像的未来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这样的作品提醒着人们,摄影的核心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69203ae2eba78841a34a34d90d29be7.jpg

在这期播客里,贾煜谈起了他在2003第一次拍摄牧民的经历:他偶然地坐上了朋友前往扎陵湖、鄂陵湖地区的车,在湖畔远远地看见了牧民更桑昂毛一家,便走上前为他们拍摄了家庭照片;他也谈起了2021重返玉树寻找更桑昂毛一家的时刻,以及更多与牧民之间的生动交往,这些曾经拍摄过的藏民,很多也成为了生活中的朋友。在二十年间一次次“返回”途中,相机就像贾煜的眼睛,记录下了牧民的日常生活和藏区生活的变化,也印证了人与人之间朴素无华的情感。主动放弃构图、光线、动作等摄影“美学”意图,贾煜凭着直觉按下快门,甚至在有些时候,在和藏民的相处中,那些他选择没有拿起相机拍下的瞬间,反而在记忆中更显珍贵。

700680302ae0363f82751b80d8b61a3.jpg
a61c452995f767505b12ea073874830.jpg
cea9b15797732a946ca93e11e2226ce.jpg
4b54d69cb54f5ff28574f96ae22975e.jpg

“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讲就是摄影的本质。”贾煜说。在图像过剩的时代,“陌生人”之间的情谊、这些关于生命的自发讲述和情感流露,有时比观看和分析某件摄影“作品”更为重要和珍贵。

2025年播出的第一期“未来志异”,让我们回到内陆深处,“陌生人”情感流淌的联结之地,与贾煜一起翻过巴颜喀拉山垭口,在声波中与贾煜故事中的那些陌生人相逢,而收听节目的你我也是彼此的“陌生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在此刻正像涟漪一般不断扩展。

2c22836ea1eef68ceb5348be31aaf9b.jpg

志异时刻

05:10 发现遗珠:王泡泡提名贾煜入围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缘由

09:01 翻越巴颜喀拉山垭口、返回玉树,贾煜偶然在鄂陵湖、扎陵湖畔拍摄到了更桑昂毛一家

16:24 2021年春节,贾煜找到了更桑昂毛一家,录下了他们拿到照片的时刻

24:42 被“陌生人”打动:王泡泡看完贾煜的录像后感受到的情感波动

29:04 糌粑、酥油、牦牛绳、药材、牛骨、鹿粪……来自牧民的回赠

39:35 “礼物”是一种情感反馈的证据,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平等关系的开始

41:49 贾煜的作品是关于摄影如何回到生活,通过摄影认识自我、建立连接的

46:05 对贾煜而言,“摄影的本质”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49:57 在拍照的时候,贾煜没有想过“信仰”,而是坦然地面对藏传佛教僧人

52:39 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有直觉,也有遗憾

01:00:08 超越目的和美学规范:在图像过剩的时代里,让真相“水落石出”

01:05:10 贾煜会继续做小学老师,同时发展“陌生人”项目

01:09:13 王泡泡:未来不可预计,把每天都变成“零”,做自己想做的事

本期节目

916ad1308f45b76fc8dfddb5a4040ff.jpg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与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image.png

1972年出生于青海,美术教师,现工作生活于青海西宁。曾于2015年获首届青海当代艺术奖,在本地艺术机构西宁当代举办个展“无用之刃”(2017)。近年来参与的艺术项目有:“纵深2024沙漠计划”,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年度艺术家项目(2024);“不周山:从高原到山城、海岛的行进式”,激发研究所(2020)。

重要群展包括:“1+1”广州-澳门跨城市艺术家专题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全艺社,广州/澳门(2024);“去地摊”,成都艺文立方公共艺术项目(2023);“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华·美术馆,深圳(2021);“零”成都大浦当代艺术馆开馆展(2019);“空灵资本”当代艺术展,青海西宁(2016);“绝对戈壁”,西宁当代,青海(2016);银川当代美术馆开馆展,宁夏(2016);“集合”首届青海双年展(2013);“谷雨”行为艺术节,西安(2008)等。

image.png

独立策展人、艺术播客“泡卡司”联合创办人/制作人。长期致力于研究并实践多样化的策展表达,积极探索如何在不同语言/媒介/空间下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不同理解与视境。

近年来专注于独立项目“泡卡司 Powcast”(始于2020年)的营建,试图以一种近似“声音剧场”的形式,促进创作、表达、展呈、理解的路径串联,利用自媒体与多元传播推动公众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关注,生成更多具有时空张力与交流能力的创造性场景。

——

除特殊标注外

文中图片致谢艺术家贾煜、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一档与活跃在全球的华人创作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谈话节目 在这里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略的新声音,一同探索明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