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便利商店裡哭鬧的小孩,真的那麼「令人厭煩」嗎?
本集節目,我們從占星的第五宮——象徵孩子、創造與自我展現的領域,出發探討一個貼近現實的社會現象:
台灣社會正在失去對孩子的包容力嗎?
我們邀請心理師一起聊聊:
當非家長在網路上怒吼「不會教就不要生」,這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與社會轉變?
而家長們,在承擔教養壓力的同時,是否也承擔了過度的道德審判?
📍節目亮點:
集體主義向個人主義的轉變,讓我們更難「容忍」小孩?
教養高標與社會期待:完美父母壓力山大
「厭孩」情緒的心理根源:那些未被好好對待的童年
為什麼非家長常成為網路公審的第一把火?
如何建立友善又不失界線的公共空間?
這集節目不只是談育兒,而是談我們如何看待下一代、如何允許生命有成長的空間。
即使你沒有孩子,也會被這集觸動:我們的社會,是否還記得曾經也是個吵鬧又不被理解的小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