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只要被問一句:「So… where are you from?」我腦內就會瞬間開啟 300 個視窗開始運算。 台灣人?亞洲人?American-born Taiwanese?還是看場合決定? 中文講得太美式被說是「晶晶體」,英文講得再好還是可能被聽出外來口音; 結果兩邊都覺得你不夠道地,那你到底是哪邊的人? 這集我會分享自己和身邊朋友的故事。如果你有共鳴,歡迎告訴我! 悄悄話 Support the show
All content for 丹人模式 is the property of Daniel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在美國只要被問一句:「So… where are you from?」我腦內就會瞬間開啟 300 個視窗開始運算。 台灣人?亞洲人?American-born Taiwanese?還是看場合決定? 中文講得太美式被說是「晶晶體」,英文講得再好還是可能被聽出外來口音; 結果兩邊都覺得你不夠道地,那你到底是哪邊的人? 這集我會分享自己和身邊朋友的故事。如果你有共鳴,歡迎告訴我! 悄悄話 Support the show
「別讓自己停下來。」 這集我想跟你聊聊—— 為什麼保持好奇心,會是你在這個快速變動時代裡,最關鍵的生存本能。 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從學高爾夫、鋼琴、到用AI做音樂剪輯、試駕特斯拉自動駕駛…… 還有當我太忙碌、忘了學習時,是怎麼瞬間失去創新能力的。 也聊到Google 的「20% 好奇時間」制度,以及台灣與美國教育文化中對發問與創新的態度差異。 這集送給每個正努力不讓自己被世界拋下的人。 下次開會、上課、或只是無聊滑手機時—— 試著多問一句:「Why?」 你會發現,自己重新連上了世界的Wi-Fi。 #好奇心 #終身學習 #AI創作 #跨文化觀察 #自我成長 #創新力 #被動與主動的差別 悄悄話 Support the show
丹人模式
在美國只要被問一句:「So… where are you from?」我腦內就會瞬間開啟 300 個視窗開始運算。 台灣人?亞洲人?American-born Taiwanese?還是看場合決定? 中文講得太美式被說是「晶晶體」,英文講得再好還是可能被聽出外來口音; 結果兩邊都覺得你不夠道地,那你到底是哪邊的人? 這集我會分享自己和身邊朋友的故事。如果你有共鳴,歡迎告訴我! 悄悄話 Support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