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的播客對《胎息經》進行了概覽,因時間長度,感覺有點泛泛。
為學日益,化簡為繁;為道日損,化繁為簡。
《正統道藏》中命功經典沒有幾部,胎息經是其中重要的一部,言簡意賅,僅83字,道藏中只有幻真先生的註解,講的很簡略。
上世紀張義尚先生的《胎息經箋疏》提供了比較深入的探討。為了真正觸及大道的精髓,這次開啟全新的【細讀胎息經箋疏】系列,旨在逐字逐句地深入經文,將宏大的理論還原為每一步可以實踐的功夫。本期為系列第一講,讓我們從最重要的開篇總綱開始。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這不僅僅是關於呼吸的技巧,更是道家千年以來,從「伏氣」到「養神」,從管理能量到安頓心靈的終極智慧。
本期播客我們將帶您深入理解:
🔹 「胎」與「息」的真正含義:為何說修煉是為了在體內「結胎」?如何達到連羽毛都吹不動的「真息」境界?
🔹 神與氣的奧秘關係:透過「月亮與水」的生動比喻,看懂心神與氣息如何相互影響。
🔹 「伏氣」的入手功夫:為何一切修煉要從降伏這匹「氣馬」開始?如何透過存心、調息、寂照,將能量引回生命的根本——下丹田?
🔹 歷代祖師的法門:從葛洪《抱朴子》的閉氣法,到張三豐的「勿忘勿助」,再到閔一得的「止念」,哪一種更適合你?
🔹 「養神」的終極核心:為何呂洞賓、丘處機等大師都強調「神」才是根本?學習「心齋」與「平常是道」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這是一趟由身入心,再由心入道的深度旅程。無論你是資深修煉者,還是希望尋找內心平靜的初學者,本期內容都將為你點亮一盞明燈。準備好,讓我們一同揭開生命能量的古老秘密,學會如何為自己的心神「結胎」,停止無謂的消耗。
✨ 記得訂閱【洞見無界】,開啟你的內在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