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曾對古代得道高人的內在境界感到好奇?《道德經》第十五章用「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八個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高深莫測的畫像。然而,這條通往大道的路,是否真的遙不可及?
在本集「洞見無界」中,我們將跟隨內丹學大家黃元吉真人的獨到見解,深入探索《道德經》第15章的奧秘。黃元吉真人不僅將老子的玄遠哲理與儒家的「中庸之德」、「敬」字功夫巧妙融合,更從內丹修煉的實踐角度,為我們揭示了從凡心到道心的轉化關鍵。
您將會在本影片中了解到:
古代「善為士者」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
為何修道的起點,不在於神通法術,而在於一個「敬」字?
老子用哪七個生動的比喻 (若冬涉川、若畏四鄰、若客、若冰之將釋、若朴、若谷、若濁),描繪出體道者的完整風貌?
「靜之徐清,動之徐生」:從混濁到清明,從安定到生機的具體修煉法門。
「不欲盈」與「敝不新成」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持守之道與生命智慧?
如果您正走在探索生命真諦、尋求內在安頓的路上,這集內容將為您提供一條清晰、可行的修養路徑。請跟隨我們的引導,一同領略那既謹慎內斂又灑脫自在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