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 大家好! 我是Rana ,很高興又可以再次在生命列車上跟大家分享。
首先向大家道歉,很長的時間没有在生命列車作廣播,己經差不多兩個多月,亦没有向大家交代為甚麽停了這麽長時間,甚至有朋友問我是否不再廣播,實在對不起。因為前一子無論在近處或遠處都有一些親人生病,生活都變得忙亂起來,因為兼顧不來,當時更要停止每星期某一些的運動,就是連步行上班、下班的30分鐘的時間都没有了,心情亦變得七上八落,原來人生不單止有充滿著喜樂的時刻,亦有突然其來,措手不及的情況,這個就是自我面對逆境時,能力的鍛練,而這一集的上一半是我5月初在香港時預備,而下半部份是我回到加拿大時完成。最後我,要承認自己當時没有足夠的能力和心情去完成新一集的生命列車的廣播,多謝大家的包容。
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有些是開心快樂的事情,但亦會遇上棘手和帶來挑戰的事情,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在逆境時,只可以無可奈何,苦口苦面,愁眉不展地生活,其實我們可以用禱告,讓我們在掉入人生低谷時能有一股外在的能力把我們向上拉,這讓我們仍然可以看見藍天白雲,見到它們對著我們展露笑容、給我們温暖和鼓勵。
今集的主題: 救生圏 – 禱告 (Life Buoy- Prayer)
2022年12月8日清晨5時多,有一名93歲的婆婆在堅尼地城對開海面游泳,平日她和女傭都有游早水的習慣,當日老婆婆疑因期間體力不足遇溺,呼叫求救。婆婆的外傭在岸邊得悉意外,立即將救生圈拋進海中給予婆婆,並立即大聲向途人求救。當時有兩名晨運客經過,分別74 歲和75歲的中年男子,一人英勇下水救回老婦,另一人在岸邊協助,最終將老婦成功救回送往醫院。
每當在水上發生意外時,救生圈是十分重要的設備,能第一時間向落水的人提供援助,以及對發生意外,確定水中求救的人方位,因救生圈上有反光條,第一眼就看到落水者的位置,幫助能迅速救援。而救生圈是否有功效,取決於是否是一個專業的救生圈,即是一個材料可靠、不會因為漏氣,不會因為長期泡水等出現浮力下降等問題。
我曾經聽過一位的牧師太太的分享,她有一次發夢,夢境中看見一群青年人在大海當中,當時波濤洶湧,人數眾多,海浪並未停止,後來大家發現海的中間有一個救生圈,大家都立即游向這個救生圈,但人數太多,怎樣都容不下這麽多人,總有些人救不到。當我聽到這個分享後,想到一個救生用的救生圈只可以同一時間救少量的人,但當我們用禱告作為救生圈,並不會有容不下太多人,因為聽禱告的是神,祂並不設上限配額,只要是帶著真誠為自己或別人祈求,神都聽我們的禱告,並按祂的時間、心意和計劃達成我們的祈求。
那麽我們日常生活中,清早起來,迎接著各種各樣忙碌的時間表上的工作,不同的要求,大大小小的付出,一天即將完結時,已到了黃昏時份,帶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有時感到好像在汪洋中的一條船,在茫茫的大海中,不知何時泊岸。我們都不能單靠自己的力量,需要有一個救生圏,就是禱告給予我們的力量。 禱告力量的源頭是耶穌,祂從不會莫視我們真心的祈求,當我們遇上急難時,不會關上門窗,我們於千里之外。當我們遭遇逆境時,祂仍是不離不棄。所以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需要帶到主的面前,禱告不必裝假,不必做作,只要簡單告訴神;親近神。
另一面,禱告也的確有一些原則我們是需要知道。好比我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附有一份說明書,告訴我們該怎麼開關,怎麼使用每一項功能,怎麼保養,損壞的時候又該怎麼處理。同樣的,向神禱告也有「說明書」,這一張說明書就是聖經,也就是神向我們説的話語,讓我們明白如何禱告才符合神的心意,祂必應允。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些禱告時必須掌握了禱告的重點:
1. 用信心來禱告 - 我們無論在甚麽地方,不論甚麽時間,不論站著或跪下,不論是出聲或靜默禱告,是獨自一人或與其他人一起禱告,都要用真心誠意地祈禱,是用對神信心。
2. 坦白地傾訴 - 向天父禱告時,神不看我們禱告的話語有多麼好聽,只看在神面前是否出於真心,只要和神說心裡話,單純敞開自己,把我們心裡的難處、痛苦跟神說,尋求神的心意,這就是在凡事上與神有真實的相交,包括感恩,認罪,求神寛恕和懇求,這樣的禱告也蒙神垂聽。
3. 奉主耶穌基督之名祈禱- 耶穌是人和神之間的中保,所以當我們在禱告完結前我們必須要說出是奉主耶穌之名祈求。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經歷。剛剛過去的5月,我和家人都回到香港探望家人,更得知媽媽突然因病入了醫院,所以心中十分焦急,希望能早日回去探望,朋友和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為著媽媽患病,求神保守能得適切的醫治禱告。回到香港見到醫院有著人滿之患,一個大的病房,原本可能左邊只放三張病床,現在放了五張病床,兩邊一共放了十張病床。而床與床之間只有很少的空間,讓護士和家屬出入。大家可能問有幾擠迫呢? 我背著一個普通的背包,要用手托著,因為怕背包會踫到隔鄰病床的病人,所以買了一個較細的背包,方便可以走到媽媽的床前而不用擔心碰到其他病人。本來一個病房十張病床,己經很擠迫,每邊五張床,但很多時因為要接收新病人,醫院没有辦法下額外再放兩至三張病床在這兩邊病床的中間,即由10張病床增至13張病床,可想而知,令到旁邊病床病人的家屬和朋友很難出入。
有一次,照顧媽媽的工人姐姐與我一同探望我媽媽,離開時因為中間幾張病床病人的親人都來探望,因為被他們擋著,而他們亦没有其他多餘的空間可以讓出來,結果無辦法之下,工人姐姐只好走上媽媽的病床上再慢慢小心翼翼地下來,方可離開,水洩不通的情況真令我大開眼界,與此同時,亦可以想像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是可等超出負荷,藉此說一聲多謝他們的辛勤付出。
在醫院期間,媽媽初期需要服用抗生素,所以她身體十分疲倦,很少反應,我心中十分擔心,自己心中帶著很大的歉意,因為自己移居加拿大多年,不能常常照顧她起居,所以很想今次留在香港時多些陪伴。有一天,當我探望媽媽時,隔鄰病床的老太太有一些家人探望,其中一位中年的男士跟我傾談,原來他是病人的兒子。跟著探望的時間將要結束,所以我為媽媽禱告。這位男士就問我是否基督徒,跟著對我說他的媽媽明天要做手術,請我為他的媽媽禱告,我就義不容詞為這位病人禱告,他和他的媽媽都連忙道謝,而我心想,希望這一家人能早日認識哪位聽禱告的神,而其他附近病床的病人都會聽到這個祈禱,求神動工。我心十分感恩,首先,能夠為其他病人把他們的需要帶到神面前,再者,在我離開香港回加拿大前一個星期,媽媽終於可以出院回家,這都是神聽我們的祈求,給我們一家人的祝福,雖然媽媽的情況還要很多的照料,心中仍帶著喜悅回加拿大。
若是基督徒,禱告是我們每天的恒常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與主親近的途徑。主耶穌說過:「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馬太福音21:22)
今集分享到這裡;多謝大家收聽!下一次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把這個Podcast與朋友分享,更開心你們可以 follow 我的 podcast
若有任何意見可以電郵給我 @ rana.moment21@gmail.com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ca/podcast/id1548879829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YFvmPfIX7FwJbDLUXu5ER
歡迎 follow 我的 at Instagram @ranachui and @rana.moment
Background Music by: AveCoo/MotionElemen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