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檔專為女性、媽媽,以及關心親子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聽眾打造的 Podcast── 《給女兒的100封信》。我是蜜絲珍妮
我做這個節目的契機,來自於一個單純又深刻的念頭:我想記錄女兒成長的每個階段,還有身為媽媽的心情與叮嚀。孩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而當下那些想對她們說的話、那些既溫柔又帶點碎念的提醒、那些希望她們記得的人生智慧,往往轉眼就被日常瑣事淹沒。我希望透過這個 Podcast,把這些話記錄下來,讓未來的她們能夠聽見,也讓現在的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感受彼此的情感。
每一集的開頭,我都會寫下一封 「給女兒的信」,這不只是媽媽給孩子的叮嚀,更是我對這個時代的觀察。在女兒成長的同時,世界也在劇變——科技的發展、數位時代的挑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因此,除了親子話題,我也會討論 孩子的社交適應、出生順位對個性的影響、數位世界的挑戰、選擇學校的迷思、如何鼓勵行動力,甚至是 JOMO(享受錯過的美好)。這些議題,不僅是媽媽關心的事,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與機遇。
這不只是給孩子的信,也是一場媽媽與媽媽之間的對話,一個陪伴女性成長的空間。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帶給你溫暖、共鳴,甚至是一點點對生活的啟發。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女性,或只是想聽點輕鬆又有深度的故事,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找到共鳴與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是一檔專為女性、媽媽,以及關心親子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聽眾打造的 Podcast── 《給女兒的100封信》。我是蜜絲珍妮
我做這個節目的契機,來自於一個單純又深刻的念頭:我想記錄女兒成長的每個階段,還有身為媽媽的心情與叮嚀。孩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而當下那些想對她們說的話、那些既溫柔又帶點碎念的提醒、那些希望她們記得的人生智慧,往往轉眼就被日常瑣事淹沒。我希望透過這個 Podcast,把這些話記錄下來,讓未來的她們能夠聽見,也讓現在的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感受彼此的情感。
每一集的開頭,我都會寫下一封 「給女兒的信」,這不只是媽媽給孩子的叮嚀,更是我對這個時代的觀察。在女兒成長的同時,世界也在劇變——科技的發展、數位時代的挑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因此,除了親子話題,我也會討論 孩子的社交適應、出生順位對個性的影響、數位世界的挑戰、選擇學校的迷思、如何鼓勵行動力,甚至是 JOMO(享受錯過的美好)。這些議題,不僅是媽媽關心的事,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與機遇。
這不只是給孩子的信,也是一場媽媽與媽媽之間的對話,一個陪伴女性成長的空間。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帶給你溫暖、共鳴,甚至是一點點對生活的啟發。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女性,或只是想聽點輕鬆又有深度的故事,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找到共鳴與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給女兒的第10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當妳的外公外婆成長時,他們面臨的世界可能是戰後的艱難歲月,那是一個要努力生存、堅守傳統價值的時代;而我這一代,成長於經濟快速起飛、社會逐漸開放的1980年代,接觸到的新事物越來越多,價值觀也開始從「集體利益」轉向「個人選擇」。至於妳這一代,則生活在網際網路與AI飛速發展的時代,妳們的世界是高度互聯、資訊爆炸的,無論是文化、科技還是價值觀,都在不斷地重塑和顛覆。
這些背景影響了每一個家庭,也塑造了每個父母的教育觀念。當我們成為母親時,總會不自覺地用我們成長時吸收的價值觀,去引導妳們的成長。比如,外婆會覺得一碗好吃的飯才是愛的表現,而我可能更重視與妳的溝通與陪伴;而妳未來成為母親時,可能會教孩子如何善用科技,但也提醒他們保持人與人的真實連結。
這樣的「世代差異」,就像接力棒一樣,代代相傳,卻又與時俱進。它不是壞事,只是代表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了各自時代的塑造。也正因為這樣,代溝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妳覺得我「不懂妳」時,也許只是因為我的思維方式還留在我的那個時代,而不是妳的。
所以,我想請妳多一點耐心,去理解每一個世代的背景:他們的社會文化、經濟壓力、藝術潮流、娛樂方式,甚至是他們那個時代最深刻的集體記憶。當妳能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差異時,妳會發現,我們其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彼此。
未來的某一天,妳也會成為母親,這些經歷會讓妳更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我希望那時的妳,也能像現在的妳一樣,願意去學習、去包容、去跨越那道「看似隔著時間的橋」。
記住,溝通永遠是我們最強大的工具。而這封信,就是我給妳的第一步。
(順便提醒妳,記得做家事喔~這可是跨世代的共通價值 😂)
愛妳的媽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25l60sv042101vj5kllemge/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