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道停更通知!為何眾多創作者都選擇放棄退出YT? 進入低潮期同網民(你)好有關係?做創作已經唔再輕鬆?【關你單字】| One Night Talk|11.12.25 Circle Can 文井00:00 YouTube 停更潮:個人創作者危機分析02:12 停更啟示:健康與家庭因素04:05 網民壓力YouTuber最頭痛?07:49 經理人幫手解決網絡暴力?13:24 Hater 其實是「最忠實的粉絲」19:18 創作者Burnout壓力慘過返工?22:57 頻道轉型但觀眾唔中意?26:34 多人團隊如何避免停更?30:53 停更是健康的成長?32:38 總結與建議:創作者應著重…?在「關你單字」的最新一集,阿Can、Circle和文Hashtag將繼續探討席捲YouTube界的「停更潮」。繼前兩集討論大台消失和結業後,本集聚焦於個人YouTuber面臨的挑戰。這股停更潮流由2024年的台灣YouTuber(例如那些什麼群人)開始,並於2025年在香港出現。節目中深入探討了創作者們停止更新的多種原因:• *健康與個人因素:* 包括老高因家人患病宣布停更,以及其他頻道成員因患上卵巢癌而停止更新。這些是主持人認為「無得好說」的健康原因。• *網民的壓力與審視:* 阿Can指出網民作為YouTube的持份者,他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且態度「越來越憤怒」。由於YouTuber與明星的界線日漸模糊,創作者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放大檢視,甚至是很小的事(例如吃燒賣不點辣油)都能引起批評。• *轉型與團隊化:* 文Hashtag強調了轉型的問題。當創作者由普通人轉變為有影響力的 Influencer,往往需要團隊(例如經理人或製作團隊)支援,否則可能會因轉型路線錯誤而「走到死亡的結局」。• *數據壓力與倦怠(Burn Out):* 許多創作者是「看著數據做人」,像Circle和阿Can都表示自己很受數字影響,YouTube Studio的業績報告(Report Card)帶給他們巨大壓力。如果創作者不想做觀眾想看的內容,又不能順利轉型,長久下來會導致倦怠 (Burn out)。主持人討論了引入經理人或中間人角色的重要性,這樣可以「消化完一層」負面情緒和髒話,讓創作者能夠更理性地應對情緒化的批評。同時,他們也探討了停更不一定是壞事,它可能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健康的」休息。加入 ONT 討論台與主持展開激情對話:t.me/onenighttalk604linktr.ee/Onenighttalkwww.threads.net/@onenighttalk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