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6f/74/5a/6f745ae8-f00e-de12-670f-284542fbf380/mza_12726542912377344225.jpg/600x600bb.jpg
雄雄藝見你
高美館《藝術認證》
16 episodes
9 months ago

因應今年高美館三十周年, 《藝術認證》 編輯部延伸過往的專題,特別企劃《雄雄藝見你》Podcast,選擇歷年《藝術認證》與高雄藝術相關,較具時代批判但又文詞有趣之過刊好文作為基礎延伸,以真誠實在、鮮活生動的方式,探討各種藝術與高雄藝文生態的相關命題。將推出16集Podcast,分為三大區塊:「解密高美館」、「藝術雄青」與「南方靈感地帶」,介紹高美館幕後故事、高雄在地藝術社群與空間,以及藝術家從高雄各地獲得的靈感啟發。

2024年6月12日起,Podcast每周三更新一集,上架Spotify, Apple Podcast, KKBox等平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雄雄藝見你 is the property of 高美館《藝術認證》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因應今年高美館三十周年, 《藝術認證》 編輯部延伸過往的專題,特別企劃《雄雄藝見你》Podcast,選擇歷年《藝術認證》與高雄藝術相關,較具時代批判但又文詞有趣之過刊好文作為基礎延伸,以真誠實在、鮮活生動的方式,探討各種藝術與高雄藝文生態的相關命題。將推出16集Podcast,分為三大區塊:「解密高美館」、「藝術雄青」與「南方靈感地帶」,介紹高美館幕後故事、高雄在地藝術社群與空間,以及藝術家從高雄各地獲得的靈感啟發。

2024年6月12日起,Podcast每周三更新一集,上架Spotify, Apple Podcast, KKBox等平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Episodes (16/16)
雄雄藝見你
Ep 16. 地方藝術節以及社區策展

主持: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來賓:洪榆橙(策展人、日青創藝負責人)
 
來到最後一集的《雄雄藝見你》,這次「南方靈感地帶」將走進高雄的藝文脈動,介紹位於三餘書店三樓的日青創藝,其創辦人洪榆橙。來自屏東,學習及工作背景跨越公關行銷與國藝會的洪榆橙,其碩士研究主題就是地方文化節慶,最終回到高雄,過去《藝術認證》也曾經邀請她爬梳高美館主辦的貨櫃藝術節,觀察港都的藝文發展。

洪榆橙回憶自己作為高雄媳婦,從鳳山策展的起點開始逐步深入地方社群,紀錄和推廣當地的文化。「鳳山多寶粥」從初期紀錄到邀請外部創作者駐村的過程,展現出她對地方文化深度挖掘與長期的策展理念。另外,她也特別分享「高雄大王」計畫,透過深入調查挖掘地方職人的精神與技能,展現出高雄各行各業中豐富的時代記憶與文化脈絡。

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洪榆橙,與我們分享從研究者到自己成為舉辦地方藝術展演的人,過往的研究怎麼轉化為實踐時的基礎?包括獨立策展的項目之一「即使只有片刻的療癒」如何從不同的面向探討現代人所需要療癒的某一種精神狀態。其深刻而獨到的見解透過親身實踐,對於全台如今大大小小的地方藝文節慶,是不是又多了內行人的觀察與省思呢?


延伸閱讀
洪榆橙,貨櫃藝術節──以藝術思考陪伴城市轉型,《藝術認證》89期,2020。
https://reurl.cc/zDoYMe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8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5. 父親、港口與我 ft. 藝術家張致中

Ep 15. 父親、港口與我 ft. 藝術家張致中
主持: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來賓:張致中(藝術家)


「南方靈感地帶」系列旨在探索從小在高雄成長或目前居住於高雄的藝術家,如何看待這座城市,以及港口對他們創作的啟發。

出生、成長於高雄的藝術家張致中,父親曾在港務局工作,有多件作品都跟港口、海洋相關。然而,其實最初張致中並未想到以家鄉的港灣作為創作發想,不太會游泳的他,反而是去了北極的藝術進駐後,才開始反思台灣的海洋文化。隨著高雄駁二的駐村,他也下定決心結束多年北漂生活,搬回高雄,發展一系列與高雄港相關的創作:從《父親的造船廠,我的船》(2018-2019),到後來的《高雄之光》、《海錯》,以及入選台北獎的《海市》。

本集是「南方靈感地帶」第三篇,很榮幸能夠邀請到2019年高雄獎得主、曾多次在高美館展出的藝術家張致中,與我們分享他看待港口與海洋的多重視角,包含受高雄港餵養的港口城市及其世代,以及建設港口的代價。藝術家也分享他創作的媒材使用,以及他近年在荷蘭居留的氣候、人文與體感經驗。從高雄港出發,讓我們盡情期待未來張致中的創作將航向何方。


延伸推薦:

  • 張致中,【大南方未來工程 藝術家手記I】給下一篇島嶼敘事的備忘錄,《藝術認證》網站專欄 https://reurl.cc/VRg8LY
  • 張致中,【大南方未來工程 藝術家手記II】哈梅爾的航海日誌——危機與契機間的翻轉與韓國藝文策略之觀察,《藝術認證》網站專欄 https://reurl.cc/zDK1rp
  • 張致中,【大南方未來工程 藝術家手記III】Monsoon Northwards季風以北,《藝術認證》網站專欄 https://reurl.cc/93bvVv
  • 徐柏涵,地圖之外,海面之內:關於《泛‧南‧島藝術祭》的一些觀察,《藝術認證》96期 https://reurl.cc/1bkve9
  • 張致中作品〈風暴前夕〉現正於台南市立美術館《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展覽展出,展期2024/07/09 ~ 2024/10/13
  • 《湮沒之間,張致中個展》,TKG+ Projects,2024/8/17~2024/10/26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4 工業城市的鄉愁 ft. 藝術家蔡孟閶


主持:徐柏涵(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來賓:蔡孟閶(藝術家)

本集「雄雄藝見你」Podcast中,邀請到藝術家蔡孟閶,深入探討他作品中的城市變遷以及過往的鄉愁。成長於高雄楠梓工業區的藝術家蔡孟閶,畢業於高師大美術所,曾入選高雄獎,並受到曾任高美館館長的藝術家李俊賢的影響與邀請,加入魚刺客及台灣壁畫隊。

蔡孟閶喜歡觀察城市裡的生活痕跡,高雄的夜間漫遊旅程啟發了他作品中的許多城市意象,如《四維》與《五福》,那些邊邊角角以及沒辦法被大敘事納入的小人物小事情,皆映出雖不起眼,但卻真實存在於每個城市人心中的邊緣市景。在他的作品《都會沒有鐵道》系列,記錄了記錄即將消失的鐵道風景,以及鐵路地下化後的城市變化。此外,蔡孟閶從小熱愛船、飛機、火車模型,不僅成為他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也表現了現代人對工業與城市景觀的複雜情感。

本集由同為高雄人的館員柏涵主持,來聽聽兩位敏感細膩的I人分享他們的高雄印象、蔡孟閶如何轉化他的城市經驗到創作之中,還有高雄與高美館又是如何影響他的藝術之路的吧!
 
延伸推薦:
■    藝術認證第76期,蔡孟閶與他的模型創作|崔綵珊 https://www.kmfa.gov.tw/FileDownload/Journals/20180528135904880075770.pd
■  《微觀知覺—蔡孟閶、梁海莎、川人綾》展覽,采泥藝術,2024.08.10-09.2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5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3 最後的菱角田 ft. 走路草農/藝團

▐主持人|謝宇婷/高美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來賓|劉星佑/走路草農藝團成員

「#走路草農藝團」由對農業和藝術充滿熱情的創作者組成,結合農業與藝術創作,致力於探索自然環境、農業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過去走路草農藝團曾深入農村社區、田野進行藝術創作,例如在大社、甲仙舉辦 #農閒藝術節》,他們走入農村田野,果園或社區空間進行創作。這些不僅僅是藝術創作,更讓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彼此交流、理解,重新了解環境自然與土地與彼此之間的多重關係,並從中找尋新可能,推動地方創生與文化保存。

現金高雄漢神巨蛋前一帶在過去曾是一大片菱角田,後因城市發展與都市更新,現今菱角田已外移至仁武附近。走路草農藝團以這段回憶,結合內惟埤一帶的農業與信仰,於𝟐𝟎𝟐𝟐年內惟藝術中心開館首展創作出《#兩個太陽》,並延續成跨國菱角計畫,前往紐約、舊金山、荷蘭踏查與分享。

本集𝐏𝐨𝐝𝐜𝐚𝐬𝐭邀請走路草農藝團成員劉星佑,與我們分享他對「地方」的理解,以及多年來在不同地方的農業與藝術創作中所發現的觀察與省思。究竟走路草農藝團一路如何以農業視角介入當代藝術,又如何發展因地制宜,別出心裁的創作?一起走入他們的創作宇宙吧!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𝟗𝟑期, 「治本於農﹐以農入藝」︰走路草農/藝團(蔡玉庭)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2 跟著高美館長大的藝術家2 ft. 林佩穎

來賓:林佩穎(藝術家、文史工作者)
主持:徐柏涵(高美館助理研究員)

在高雄求學、成長的藝術家林佩穎,曾就讀高師大跨藝所,也是在地文史團體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的成員。她以兩本著作《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紀錄高雄鹽埕、旗津的歷史,展示了她對港都變遷的深刻理解。近年來她也從女性的角度,建構「高雄女路地圖」,蒐集高雄發展中的女性視角。

為了地方、為了城市的文史工作之外,林佩穎也有屬於她個人柔軟、感性的一面透過藝術創作抒發,例如在《即使只有片刻的療癒》展覽展出的〈腦洞〉。她藉由藝術治療、心理諮商的工作坊,以「感性速寫」的方法引領參與者素描出難以捉摸的情緒狀態。

本集由同為高雄在地人的館員柏涵,與藝術家林佩穎暢談她在高雄的斜槓生活,談對高雄這座城市的情感與記憶、有關高美館的青春往事,也談藝術如何為我們帶來片刻的療癒。


延伸閱讀:
■    大倉庫時代 — 鹽埕駁二期地景消融|林佩穎,藝術認證83期
■   掙脫附身的前行,再次相遇南方|林佩穎,藝術認證90期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4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1 跟著高美館長大的藝術家 1 丁昶文

來賓:丁昶文(藝術家)
主持:謝宇婷(高美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從小在內惟、鼓山一帶成長,也曾經入選過高雄獎,並於高美館展出多次的丁昶文。他有多件作品都是針對某地某人某事的再發想與詮釋,以「博物學」、「考古學」的角度挖掘幽微的歷史與觀點。
 
本集將邀請藝術家丁昶文分享高美館對他的影響與啟發,以及他如何踏查、轉化高美館所在的內惟一帶,發展為他的藝術創作。將深入探討丁昶文與高雄之間的特殊連結,並分享他如何從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中汲取靈感,創作出富有深度的作品。這位藝術家回憶起他在內惟和鼓山一帶的成長經歷,談到這些地區的變遷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特別是在作品《尋龍與地靈》中,這些記憶被重新詮釋,並成為藝術表達的重要元素。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還將探討藝術家最新的作品《潮濕螢幕—埤塘映射》,這件作品以內惟地區的埤塘為靈感,反映出現代城市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並引發觀眾對城市空間與自然生態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請不要錯過這次與藝術家的深度對話,了解他是如何將高雄的記憶、歷史與自然融入到創作中的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35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10 藝術的起點:跨藝所到底跨什麼?

主持:崔綵珊
來賓:蔡佩桂

成立於2006年的跨藝所,是台灣首個跨領域研究所,致力於打破傳統藝術教育的界限。這裡的學生皆來自不同領域,融合了各學科的知識,形成多元的學習環境。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在交流中的創意火花,也培養出具備創新思維和多元技能的藝術家。

本集很榮幸邀請到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副教授兼所長,蔡佩桂老師。作為跨藝所的重要推手,擁有超過十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她如何幫助學生掌握藝術創作技巧,以及如何思考自己在藝術產業的定位,並在藝術領域長久發展。

蔡佩桂老師也曾策劃過《大譜普市:一座偉大城市的技術指南》、《高雄獎夢幻隊與四道戰帖》、《藝術家的養成之道:來自高雄、年輕藝術家的技術》等多個與高雄相關的展覽,十分關心高雄這座城市的環境、歷史以及居住其中的創作者。蔡老師認為,藝術不僅是作品的創作,更是一種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探討。今天就來聽藝術教育如何突破傳統模式,通過跨學科的融合,拓展視野並打破思維的束縛,創造出更多元、更具創意的作品與社會對話吧!

延伸閱讀:
■    第50期 跨…跨領域 p.4-57
■    第62期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特別企劃 p.52-6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31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9 聊聊高雄的藝術社群3 ft. 噪山、正白ffffff和 一坪書室

主持|謝宇婷/高美館研發部助理研究員
來賓|黃至理/噪山共同創辦人、李杰恩/正白#𝐟𝐟𝐟𝐟藝術空間、一坪書室創辦人


南臺灣,這片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土地,正迅速成為藝術愛好者和創意人士的聚集地。隨著港都城市發展,藝術空間的蓬勃興起不僅吸引了無數藝術家和創意人士的目光,近年更成為創意產業的新熱土。

除了上集談到的 #新浜碼頭,其實在高雄各行政區也有許多有趣的藝術空間。例如鹽埕區第一公有市場附近,有著前身為「鹽埕黑白切」的「#正白#𝐟𝐟𝐟𝐟𝐟𝐟」藝術空間與「#一坪書室」,以不申請補助,完全獨立的形式運作,提供藝術家一個純粹自由的發表空間;在三民區則有著「#噪山」藝文空間,舉辦許多新生代藝術家的展覽。市場與展覽空間兩個迥然不同的場域相互碰撞、融合,吸引了不少朋友於此駐足、探看。

本集𝐏𝐎𝐃𝐂𝐀𝐒𝐓邀請到兩位年輕新銳的藝術空間主理人,正白#𝐟𝐟𝐟𝐟𝐟𝐟與一坪書室創辦人李杰恩,以及噪山共同創辦人黃至理,與大家分享經營上的困難與展望,以及長期下來的社群觀察~

如果你曾走入這些藝術空間,並對它的運作感到好奇,不妨來聽聽兩位主理人的大解密,兩位都在市場內經營藝術空間的經驗者,如何讓空間與市場的關係更緊密?與在地社區交流的同時,又如何使藝術在生活裡發生?一起跟著聲音走入探索,並進一步構築高雄藝術空間的未來。


聽完節目後,還想知道更多❔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𝟓𝟐期,藝術推手:高雄畫廊發展初探─畫廊交流座談紀實(高采琳整理)
✅藝術認證第𝟖𝟑期,大倉庫時代 — 鹽埕駁二期地景消融(林佩穎)
✅《想象的偏差-田欣以 個展》,正白#𝐟𝐟𝐟𝐟𝐟𝐟,𝟐𝟎𝟐𝟒.𝟎𝟖.𝟎𝟐-𝟎𝟖.𝟐𝟕
✅《缺口及窗口-周穎萱個展》,噪山,𝟐𝟎𝟐𝟒.𝟎𝟖.𝟎𝟑-𝟎𝟖.𝟑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8 高雄的藝術社群在哪裡2 ft. 新浜碼頭

主持|謝宇婷/高美館研發部助理研究員
來賓|黃志偉/藝術家、崑山科大擔任視覺藝術傳達設計系副教授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成立於高美館建館三年後的1997年,此時期正是臺灣政治解嚴後藝術百花齊放,並邁向當代的關鍵時刻。

90年代後的高雄,畫廊與藝術空間蜂湧而出,然而在城市發展變遷下,現今留存的空間已不多,新浜碼頭就是其中頑強生存下來的老字號空間。

早期,新浜碼頭以藝術家俱樂部的方式經營,並與高雄市現代畫學會關係十分密切。2009年後,空間轉變以公共財的方式經營,成員們開始思考營運、演練與公共事務的運作。2017年,適逢20週年,大家重新思考此空間是否能化為在地更積極的角色,進而開始舉辦藝文人才培力、與在地社群互動的「公民客廳」等計畫。

本集𝐏𝐎𝐃𝐂𝐀𝐒𝐓,邀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副教授,人稱志偉或是阿偉(台灣台語發音)的藝術家黃志偉。曾任新浜碼頭2011年至2015年的執行長,現任常務理事的他,將與大家分享新浜碼頭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78期,恣意蔓生-閱讀新浜碼頭藝術空間20周年的一些什麼(童鈺華)
✅當黑潮遠離,生猛過後,下一波將拍打出何種浪花——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的未來想像(黃志偉)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5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7 高雄的藝術社群在哪裡1 ft. 豆皮

主持|吳慧芳/高美館展覽部策展人
來賓|劉秋兒/藝術家

曾經在高雄鹽埕,有個「#豆皮文藝咖啡館」,除了賣咖啡,還展示許多前衛大膽的藝術創作。鋼筋裸露、裝潢風格粗曠的外觀,不同藝術文化在此交揉混雜,呈現了「混種藝術」的反骨態度。

在「豆皮」,訪客能看到平面視覺、行為藝術、劇場表演、攝影與電影、電音、心靈塔羅等各式展覽與演出,是認識當代藝術展演的途徑。除了發行刊物「豆皮丸」,豆皮更開放各種奇思怪想的提案,「你只要願意提案,我就想辦法讓你展出!」1999年至2014年這15年間,豆皮不僅是高雄藝文圈裡最獨樹一幟的存在,也是無數文青們的回憶。

本集將由創辦人、同時自身也是藝術家的劉秋兒,與曾見證豆皮不羈年代的主持人吳慧芳,一起回顧豆皮的事蹟與創舉。雖然豆皮已不存在,但豆皮的叛逆精神,持續在港都傳承著!✨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𝟐𝟕期,𝐩.𝟖𝟐-𝟖𝟓,【藝起𝐓𝐀𝐊𝐀𝐎】:空間與展覽─從分類談早期高雄美術展覽空間(連子儀)
✅藝術認證第𝟑𝟓期,𝐩.𝟒𝟎-𝟒𝟑,藝術介入城市的轉型:豆皮文藝咖啡館 (張淵舜)
✅藝術認證第𝟐𝟑期,𝐩.𝟐𝟐-𝟐𝟓,一種最偉大的藝術正在發生 ─豆皮文藝咖啡館「行走的學校」(黃志偉)
✅藝術認證第𝟓𝟎期,𝐩.𝟏𝟒-𝟐𝟏,身體力行─藝術介入社會的「跨域」現象,關於「豆皮文藝咖啡館」的倔強…(周益弘)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6 《藝術認證》之前:《南方藝術》雜誌編輯甘苦談

來賓:黃金福(前《南方藝術》雜誌編輯
主持:洪金禪(高美館教服部代理主任,也曾參與《南方藝術》營運)

𝟐𝟎𝟎𝟓年高美館《#藝術認證》正式創刊,繼承了八零、九零年代南方蓬勃的藝術雜誌能量,在第一期《藝術認證》中,就曾帶領大家回顧過往的高雄藝術媒體。

在過去的高雄藝術媒體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方藝術》雜誌。《南方藝術》雜誌於𝟏𝟗𝟗𝟒年創刊,由藝術家們發起,延續了先前《#藝術界》、《#高雄現代畫學會會訊》的班底,展現強烈的本土及社會批判精神,以評論、報導呈現藝術家眼中高雄在地的藝術生態及脈絡。

本集邀請到藝術雜誌前輩——前《南方藝術》雜誌編輯黃金福,時隔𝟑𝟎年,編輯與主持人兩位《南方藝術》雜誌前同事將會揭露什麼不曾說出口的秘辛?作為南方藝文媒體,在曾經的衝撞及批判又見證積累了什麼?發行這幾年沒有電腦與繪圖軟體的九零年代,編輯是如何發揮創意,一台影印機玩出無限拼貼可能?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第𝟏期,議題特賣場:高雄藝術媒體回顧
✅藝術認證第𝟗𝟗期,在非南方的時代,搖旗吶喊著南方藝術的來臨!(黃金福)
線上閱讀►►https://reurl.cc/LWRQ83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5 大勇路64號的那些事

來賓:梁任宏(藝術家)、賴芳玉(舞之雅集創辦人)
主持:吳慧芳(高美館展覽部資深策展人)

高雄目前最夯的藝文聚集地非駁二藝術特區莫屬,從1980年代的前衛藝術推展中心,到阿普畫廊以及新浜藝術空間,高雄市的大勇路64號一直是南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地標,今天的podcast邀請了在80年代高雄第一家打著前衛旗幟的藝術中心發起人梁任宏,以及他的太太,同時也是舞之雅集的舞蹈家賴芳玉。

本集就帶大家聊聊大勇路64號這棟四層樓高的樓房,集結不同藝術家、展覽以及多樣的實踐創作,讓我們不僅能夠考察高雄當代藝術發展的歷程跟風格、社群以及產業關係,也能一窺台灣解嚴前後當代藝術中獨特的南方觀點,以當時相對貧瘠的高雄藝術圈來說,是如何推展前衛藝術的熱情,以及世代間如何傳承前衛藝術的精神吧!

延伸閱讀:
藝術認證【議題特賣場:消失的藝術實驗場】 (第7期)
從激烈到隨性 — 解嚴前後南部實驗性藝術空間的轉變|李俊賢口述、林佳禾整理
築夢 — 憶!前衛藝術推展中心|梁任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4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4 創作論壇與K-Space:藝術家的舞台在高雄

來賓:魏瑛慧(前高美館展覽組組長、獨立策展人)、曾芳玲(高美館展覽部主任)
主持:謝宇婷(高美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高美館為支持在地藝術家所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從市民畫廊到高雄實驗場,一路見證了無數藝術家的夢想和成長。這集非常榮幸邀請了前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同時是一位獨立策展人,以及高美館現任展覽部的曾芳玲主任來聊聊高美館兩個特別的徵件計畫「創作論壇」以及「K-Space」,如何在高雄提供藝術家發光發熱的舞台。一起來聽聽從原來的「推薦制」正名為「策展制」的過程當中,高美館是如何積極促進跨域合作,不僅使展覽空間更專業,提升了展覽的品質與深度同時也讓藝術創作更加多元。
 
延伸閱讀:
■       羅潔尹,以「規則」去運作「不規則」:每一場都是硬仗的「創作論壇」,《藝術認證》第43期。
■       龔卓軍,鯨豚骨架.海靈血肉:塑膠世中的「黑湧」美學,《藝術認證》第101期。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35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3 今天不想談藝術:生態樂園高美館

來賓:林宏龍、蔡佳文
主持人:謝宇婷
 
來高美館,除了看藝術展覽之外,你還有可能看見以下哪些生物?
A. 鱉
B. 領角鴞
C. 高頭蝠
D. 台灣窗螢
E. 以上皆是
 
不要懷疑,答案就是「E. 以上皆是」!高美館所在的內惟埤生態園區,廣達43公頃,曾是高雄佔地最大的埤塘溼地,直到90年代選址高美館後才進行開發,還保留豐富生態。所以高美館的館員,除了美術館的業務之外,也需要照料跟觀察園區的生態。
 
本集請到的兩位來賓,就是最熟悉園區生態的兩位。一位是在高美館服務超過二十年,負責館內活動以及生態攝影的林宏龍大哥,總是可以捕捉到園區鳥類的倩影,還曾在《藝術認證》中撰寫多篇逗趣的賞鳥文。另一位則是負責高美館生態教育的蔡佳文,常常可以看到佳文穿著雨鞋,戴著草帽穿梭園區,為了螢火蟲、領角鴞以及其他生物的復育努力。本集他們會分享在高美館的生態工作,從生態教育、物種記錄到生態藝術以及園區生物復育,讓高美館不僅是高雄人的心靈綠洲,園區本身也能成為市民在繁忙生活中的療癒所在。
 
延伸推薦:
■       高美館網站「生態」,有依照物種分類,「鳥類」頁面下有將宏龍哥的文章整理列表https://www.kmfa.gov.tw/ArtBioPark/parkbio
■       高美館的粉專也會不定期更新 #生態週記,比如這集「高頭蝠」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museum/posts/3059006594152758/
■       請領來入厝-高美館園區領角鴞環境教育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museum/posts/pfbid02HqVnEGyV8DCSgYXanuRoQt8b3ma8AddsgWKdg7xhMyNRuzGK5hTKfRYdsaP4pWCMl 
■       在森林中營造藝術—側記盧建銘的高美館生態復育行動 (黃瀚嶢),第96期
■       埤仔內的故事專欄(張淵舜) ,第13、15-21、23-26期
■       意猶未盡想要了解更多,也歡迎報名每個月的雙周六上午9:30~10:30的生態導覽,或是留意每年4-5月的生態志工招募,成為守護園區生態的一份子。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 2 為什麼高美館的屋頂有座山?談高美館建築與園區的設計規劃

來賓:盧友義、陳坤毅
主持:謝宇婷
 
沒想到美術館的前身竟是一片水田?這集podcast邀請打造高美館園區的盧友義建築師,以及建築文化資產研究者陳坤毅,回顧美術館園區如何從無到有的打造成形。1990年代的高雄,是重工業與開港通商為主的經濟重地,卻被視為藝文領域的一片荒漠。高美館的出現,不僅是全台第一個無牆美術館公園,也形成了傳統三大美術館的三足鼎立。
 
本集就帶大家揭秘高美館的建築故事,聊聊從公開招標、學產地開發,到富有巧思的建築設計,甚至是整個高美館園區的自然生態景觀建設;你以為只是一片稍作整理的都市森林綠地,其實每一個角落都是經過建築師精心設計過的呢!就來聽聽參與了整個計劃的盧友義建築師回憶當時建館時的眉角,以及從小在美術館周邊長大的研究者陳坤毅的不同觀點吧。
 
延伸閱讀:
■       藝術空間解碼─訪盧友義建築師談高美館館體及園區設計 (許玲齡) p.18-23,第45期
■       滄海桑田三十年——高美館場域的表與裏(陳坤毅),《藝術認證》第102期。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3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Ep.1 地方藝術家的力量:高美館的創建之路 ft. 洪根深

來賓:洪根深(藝術家)
主持人:洪金禪(高美館教服部代理主任)
 
簡介
高美館的誕生,不只是在政府的文化建設擘劃之下,更是出自高雄藝術家的殷殷期待。自北美館、國美館成立後,高雄的藝術家們就不斷倡議,希望在港都成立一間美術館。從選址、命名、典藏方向規劃,高雄的藝術家們積極地跟美術館籌備處、市府以及媒體表達他們對美術館的期望與心聲。其中,一路堅定陪伴,無役不與的就是藝術家洪根深。本集邀請藝術家洪根深,穿越時空,帶我們回溯高美館建館的曲折歷程,看見地方的藝術家的力量,如何因為一間美術館而凝聚。
 
本節目由高雄市立美術館出品,《藝術認證》編輯部製作。
《藝術認證》官網:https://www.kmfa.gov.tw/ArtAccrediting/index.aspx 
《藝術認證》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ixaze2000401tl5md03vzz/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雄雄藝見你

因應今年高美館三十周年, 《藝術認證》 編輯部延伸過往的專題,特別企劃《雄雄藝見你》Podcast,選擇歷年《藝術認證》與高雄藝術相關,較具時代批判但又文詞有趣之過刊好文作為基礎延伸,以真誠實在、鮮活生動的方式,探討各種藝術與高雄藝文生態的相關命題。將推出16集Podcast,分為三大區塊:「解密高美館」、「藝術雄青」與「南方靈感地帶」,介紹高美館幕後故事、高雄在地藝術社群與空間,以及藝術家從高雄各地獲得的靈感啟發。

2024年6月12日起,Podcast每周三更新一集,上架Spotify, Apple Podcast, KKBox等平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