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Music
True Crime
News
Education
Comed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2/v4/73/f6/0d/73f60d42-e3e6-c5aa-0c51-f9818a22cf44/mza_8121339846945343092.jpeg/600x600bb.jpg
古今放大鏡
張麗君徐啟華
172 episodes
2 days ago
歷史的浩瀚無涯,有動人的故事,值得今天省思與借鏡, 以輕鬆對話方式,藉由歷史的特定單元,談古論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古今放大鏡 is the property of 張麗君徐啟華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歷史的浩瀚無涯,有動人的故事,值得今天省思與借鏡, 以輕鬆對話方式,藉由歷史的特定單元,談古論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istory
Episodes (20/172)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李嚴
李嚴後改名李平,李嚴在劉備攻漢中被盜賊圍攻時率五千兵馬平亂,立下大功。李嚴和諸葛亮同為劉備的託孤大臣,獲掌內外兵權。 李嚴頗有才能,其與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等五人共同制定《蜀科》,後來《蜀科》成為蜀漢法律體系的基礎。 李嚴之後行為逐漸走鐘,只求自身利益,不聽諸葛亮調度,導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利,李嚴因而被諸葛亮上奏彈劾,使其被拔兵權並貶為庶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days ago
24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法正
法正年輕時懷才不遇,直至遇到劉備後認定其是值得效命的英主才追隨劉備,之後成為蜀漢重臣。 法正在定軍山之戰,策劃襲殺曹魏大將夏侯淵,從此名揚天下。由於法正和程昱、郭嘉一樣皆善策奇謀,《三國志》作者陳夀將三人並列。 法正性格恩怨分明,法正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對於欣賞自己才華的主君劉備極為忠心,甚至不惜以身體為劉備阻擋箭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3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糜竺
糜竺出身徐州豪門,先祖經營墾殖,糜竺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家產超級富裕,是當時天下的五大豪商家族之一。 糜竺在劉備落難時,將妹妹嫁給劉備,並贈送劉備大量金銀與奴僕。糜竺忠心輔佐劉備,他在世時,是蜀漢地位及待遇最高的官員。 糜竺弟弟糜芳卻在關羽北伐時叛蜀歸吳,關羽因而兵敗被殺。為此,糜竺自縛向劉備請罪,劉備不僅沒怪罪,反而安慰糜竺,對他禮敬如初。但糜竺仍自責抑鬱,不久便去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25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孫乾
孫乾是東漢末年大儒名士鄭玄的弟子,名師出高徒,他是三國時期蜀漢官吏,從劉備早期就開始跟隨劉備,孫乾與簡雍、糜竺同為蜀漢最高待遇的老臣。 孫乾有傑出的外交才能,多次被劉備派遣與其他諸侯協商,他總能順利達成使命 《三國志》評曰:「糜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可見陳壽對其的肯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24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 龐統
三國時期民間有俗語流傳「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人稱鳳雛的龐統能與臥龍諸葛亮齊名,足見其傑出不凡。 龐統曾被魯肅推荐給孫權,但孫權嫌棄其面醜而不用,龐統後來投效劉備,劉備最初也因龐統其貌不揚只任用他當個縣令,後來發覺其有過人能力才予重用。 龐統成為劉備重要權臣謀士後,協助劉備征伐益州,在攻打成都附近的重要據點時,於落鳳坡身中數箭身亡,死時才三十六歲。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其可比魏國的荀彧、荀攸叔侄,對龐統讚譽有加。 龐統為人圓融,總會誇大讚美別人的優點,出發點是希望以此改善世風,鼓勵世人向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4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諸葛亮(三)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美化諸葛亮為無所不能的神人,有些情節包括借東風和草船借劍等應為虛構內容,但這也體現民間對其智慧的想像和推崇。 雖然諸葛亮的才能被羅貫中放大與神化,但其為偉大的發明家、軍事家、政治家、音樂家和文學家卻為不爭之事實。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解決了軍隊糧草運輸的問題;發明的孔明燈可用於戰爭中傳送信號;規劃的八陣圖是一套複雜的軍事陣法可使敵軍陷於混亂。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已被公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忠臣與智者的代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1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諸葛亮(二)
劉備稱帝於成都,以諸葛亮為丞相並封武鄉侯,兼領益州牧。諸葛亮當丞相後,整官制、修法度,他率領軍隊開墾荒地、屯田,展現了其勤於政事、穩定後方、為北伐創造條件的努力。 在軍事方面,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控制南中。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蠻。此外,他六次北伐,與曹魏交戰。 此外,諸葛亮生活簡樸,思慮週密,口若懸河,他已成為世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代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諸葛亮(一)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漢(季漢)丞相,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發明家。 諸葛亮年輕時自比為管仲、樂毅,人稱「臥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出山協助劉備與曹魏、孫吳鼎足而立而三分天下。 諸葛亮常被後世認為是智慧和忠義的典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5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姜維
姜維是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深受諸葛亮器重,稱姜維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且好學不倦,清素節約。因而加封姜維為當陽亭侯,此時姜維才二十七歲。 蔣琬、費禕先後去世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權,官拜大將軍,並先後十一次伐魏。其後司馬昭多路大軍打蜀漢,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但鄧艾出奇兵偷渡陰平並且滅蜀。姜維假意投降鍾會後,鄧艾遭鍾會陷害被押回洛陽,姜維發覺鍾會的異心,認為可趁機讓蜀漢復國,但最終失敗,兩人皆死於亂軍之中。 後人對於姜維皆有高度評價,西魏年間,姜維被權臣宇文泰追封為「開明王」。今台北大稻埕天水宮的主神姜王爺即是姜維。 #姜維 #當陽亭侯 #劍閣 #開明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7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諸葛瞻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長子,為蜀漢後期重臣,也是書法家和畫家。 諸葛瞻在文學、藝術和政治方面有傑出的表現,但是軍事能力較弱,缺乏果斷的決策力。當曹魏派鄧艾率軍攻打蜀漢時,諸葛瞻率軍死守綿竹,最後戰死,也為蜀漢滅亡劃下了句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宗預
宗預是三國時代蜀漢後期重臣,他在與東吳的外交上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官期間不巴結權貴,展現了氣節與風骨。 宗預最後一次出使東吳時,孫權親自送別,還握住宗預的手哭泣說:「你經常奉命來結交兩國,現在年紀大了,朕也日漸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見了!」孫權還送了宗預一斛大珍珠做為禮物,由此可見孫權對宗預的欣賞與敬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5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鄧芝
鄧芝是三國時期蜀漢重臣,其在劉備過世後奉諸葛亮之命出使吳國,鄧芝在孫權面前曉以利害,態度極為誠懇,連孫權都讚賞他說:「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指你坦率到如此程度)。由於鄧芝的外交長才,才促成蜀吳重新聯盟。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此外,他為人清廉,死時,家中沒有多餘財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鄧芝
鄧芝是三國時期蜀漢重臣,其在劉備過世後奉諸葛亮之命出使吳國,鄧芝在孫權面前曉以利害,態度極為誠懇,連孫權都讚賞他說:「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指你坦率到如此程度)。由於鄧芝的外交長才,才促成蜀吳重新聯盟。 鄧芝為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此外,他為人清廉,死時,家中沒有多餘財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王平
王平投降劉備後,成為蜀漢北伐的重要將領。 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時,王平為參軍,馬謖的先鋒。到達街亭之後,馬謖放棄守城,上山紮營。王平多次勸阻馬謖不能在山上紮營,但馬謖不聽,被曹軍大將張郃打敗,眾軍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領著千人鳴鼓自守,使張郃疑漢軍有伏兵而不追擊。 蜀漢第二次北伐時,王平以三萬兵力破十萬曹軍。諸葛亮病逝後,鄧芝在東、馬忠在南、王平在北,為蜀漢守著各路關口,皆有威名。 #王平 #蜀漢北伐 #馬謖 #街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5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黃忠
黃忠原在荊州刺史劉表麾下任職中郎將,赤壁之戰後,黃忠隨長沙太守韓玄投降劉備。 之後,劉備北攻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戰役中,乘著高勢擂鼓吶喊進攻敵人,斬殺曹操大將夏侯淵、趙昂。黃忠因此功被升為征西將軍。同年,劉備稱漢中王,改封黃忠為後將軍,賜關內侯。黃忠自此便與關羽、張飛、馬超同級。 陳壽對黃忠的評價是「忠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認為他是一位勇猛善戰、有功勳的將領,在蜀漢的建立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0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馬超
馬超是蜀漢的著名將領,與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並稱「五虎上將」,廣為世人所知。 馬超有羌人血統,武力值很高,曾大敗曹操,殺到曹操割鬚棄袍,曹操曾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由此可見馬超的英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23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趙雲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是三國蜀漢名將,他在長坂坡曹軍中七進七出單騎救出劉禪,把忠誠和勇猛表現到極致,不愧是歷史洪流中的傳奇人物,也是三國時代的人氣王。 趙雲為人正義,心懷百姓,為劉備出生入死數十年,是典型的常勝軍。然趙雲雖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劉備評價趙雲:「子龍一身是膽也。」卻未特別重用他,趙雲也不以為意,仍盡忠職守,始終如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張翼
張翼為「漢初三傑」之一張良的後代,是三國時代蜀漢後期重要的將領。 蜀漢後期姜維統領軍權,姜維擬再次出兵北伐時,群臣默然,只有張翼在朝廷上力爭,認為國小民勞,不應濫用武力,姜維不聽從,並要張翼等人一起出征。姜維多次與張翼意見相左,但姜維仍常帶張翼率軍,使張翼不得不同行。因此,姜維、張翼、夏侯霸、廖化等人,皆是諸葛亮死後蜀漢北伐的主力人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7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張飛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張飛形塑為賣過豬肉的粗獷漢子,其粗魯莽夫形象太過鮮明,然而正史上的張飛是河北地方豪族,家境富裕,後代也有人翻案指張飛還是位長相俊秀的書法家。 不論張飛的出身為何,張飛的勇猛忠心被一致公認,他與關羽並稱「萬人敵」。劉備被曹軍追殺時令張飛斷後,張飛在長坂坡吼聲震天,要與對方決一死戰,敵軍竟無人敢向前,才使得劉備等人得以順利撤退,自此張飛聲名震天。只是張飛嗜酒,且常於酒後毆打部屬,因此被部下叛變而遭致殺身之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8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三國領導學 關羽(三)
關羽的傳奇事蹟很多,包括為保護劉備妻妾,和曹操「約法三章」而投降曹操,但「身在曹營心在漢」,後來關羽得知劉備消息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回到蜀漢陣營。 由於曹操有恩於關羽,赤壁之戰時,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 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評價關羽為《三國三絕》的「義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3 minutes

古今放大鏡
歷史的浩瀚無涯,有動人的故事,值得今天省思與借鏡, 以輕鬆對話方式,藉由歷史的特定單元,談古論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