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李光滿撰文《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中國官媒全線轉載,解讀當局霹靂手段,反擊資本壟斷,整頓「娘炮」文化,改造國民性,掀起政治風暴。
文學不只是埋頭創作,還有新媒體上的交流和碰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開公眾號「神回覆」被圍觀,金句迭出。他公眾號上所有文章都有「十萬+」瀏覽量,可稱文學界「頂流」。
美軍在阿富汗潰逃,但卻暗助東伊運,將其從恐怖分子名單中剔除,衝擊新疆,讓中國面對新一波疆獨滲透的威脅。「東伊運」是維吾爾人在巴基斯坦成立的恐怖組織,曾在中國發動多次恐襲,包括二零一三年天安門金水橋恐襲、二零一四年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恐襲等等。東伊運曾受塔利班支持,編有「中國營」,輸出革命,今改換門庭成為美國在中亞最新棋子,威脅地區安全。
史學大師余英時八月一日在美國去世,享年九十一歲。他的學問成就傲視知識界,弘揚傳統中華文化,繼承乃師錢穆的文化中國旗幟,但他晚年支持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支持香港的佔中運動,對這些運動背後的「反中主義」視而不見,被台獨和港獨利用,陷入「去中國化的漩渦」,從反共走向反華,等於走向自己一生主張的「文化中國」的反面,讓獨派朋友成為自己思想的掘墓人,變成歷史的諷刺與悲劇。
吳亦凡這位集「唱跳偶像、嘻哈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於一身的流量明星,遭「緋聞女友」都美竹實名揭發,陷入迷姦性醜聞,最終因強姦罪被警方拘留。伴隨網絡輿論,吳亦凡的社交賬號和影音作品被全部刪除,如同聲勢浩大而又餘韻不絕的社會性死亡儀式,短短兩個月之間從身價過億的「天神」,急墜為群起攻之的階下囚。粉絲量超過五千萬的吳亦凡自帶話題性,曾一度廣受影視業內資本青睞,商業價值極高,但卻在深陷醜聞後被極速拋棄、人人喊打,顯示出「流量」的脆弱與虛無。作為明星的吳亦凡「消失」了,但他留下的關於法律底線和公眾人物權力濫用的定時炸彈,還在網絡社會的角落裏清晰作響。
兩岸三地中文彼此交叉滲透影響。大陸的「天菜」、「小鮮肉」、「甩鍋」進入台灣社會;台灣的「吐槽」、「碎碎念」、「哇塞」在大陸流行;香港的「跌眼鏡」、「生猛」、「擁躉」等也在兩岸流行,匯聚成現代中文大熔爐。
闊別兩年而二度延遲的第三十一屆香港書展衝破疫情,終於成功舉辦而於七月二十日落幕,七天參觀人次逾八十三萬。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舉辦的首個書展,政治類「爭議性」書籍減少,宣揚「黑暴」、鼓吹「港獨」等出版物幾乎絕跡,介紹中共百年偉業、國家發展成就的出版物增加。今屆書展年度主題為「心靈勵志」,每一本書都是一支文化疫苗,阻擋政治病毒入侵,使港人更具防疫力量。
阿富汗的形勢意外地衝擊台灣的心防。美軍倉皇撤退,堂堂大國在中東留下了始亂終棄的尷尬背影。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分析,美軍的遠水解不了近火,無力在台海衝突中來救台灣,要計算與中國開戰的高昂成本。美國國安顧問坎貝爾公開表示美國不會支持台獨,國防部長奧斯汀也提到台灣需要「加強自我防衛能力」。馬英九時代的國安諮詢委員邱坤玄指出,當年台灣力持「親美、和中、友日」大戰略,兩岸沒有兵戎相見風險,各方都想拉攏,因而為台灣爭取了主導自身命運的空間,獲取不少外交「紅利」。今天綠營卻一面倒倚靠美軍,視美國為救星,也就必須面對美軍不可靠的高度風險。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週年之際,在國安法的震懾效應和警方嚴陣布防下,香港治安和社會秩序已整體穩定平靜,但平靜表面下極端政治、黑暴思潮仍暗流湧動。七月一日當晚一宗「孤狼式」襲警事件引發全民駭然,反映修例風波催生的暴力罪行表面有所收斂,實質上轉為暗湧,甚至向本土恐怖主義活動演變,新任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仍面對恐襲挑戰。特區政府更要進一步豐富法律手段,打擊假新聞及網路煽暴等立法應該盡快提上日程。
中共的內部四大挑戰就是(1)如何加速落實社會正義,在公共醫療、基礎教育與住房改革提速,消弭日益巨大的貧富差距。(2)如何在制度上避免權力繼承危機。(3)如何加強法治保障個人權利與自由。(4)如何加速吏治改革避免權力的濫用。
中共五大自我顛覆包括:(1)從階級鬥爭先鋒到全球化與市場化先鋒,讓資本家入黨。(2)從文革摧毀傳統中華文化,到成為中華文化傳統最堅強的捍衛者。(3)從貶低中國國民黨到重視孫中山《建國方略》,從不承認國軍抗日到承認國軍抗戰時在「正面戰場」的貢獻。(4)從八九十年代環保公害肆虐,到鼓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從五六十年代毛澤東思想輸出革命,到一帶一路尊重其他國家體制,建立互惠的全球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