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91/42/9c/91429cb1-9c4f-935a-4607-aadaf103fa3b/mza_4718759758331159255.png/600x600bb.jpg
文革群英传
小龙人
50 episodes
4 days ago
“文革”是什么?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脑子里充斥问号。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表述,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诠释这个概念,以至于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会出现很多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信息。小龙人以十数年精力找遍各种一手资料,站在局外人立场,从一个个直接当事人角度,带大家从各个侧面了解文革。我们这里——只有技术,没有情绪!
Show mo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文革群英传 is the property of 小龙人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文革”是什么?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脑子里充斥问号。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表述,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诠释这个概念,以至于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会出现很多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信息。小龙人以十数年精力找遍各种一手资料,站在局外人立场,从一个个直接当事人角度,带大家从各个侧面了解文革。我们这里——只有技术,没有情绪!
Show more...
History
https://i.typlog.com/xiaolongren/8243187085_548683.png?x-oss-process=image/auto-orient,1/interlace,1/quality,q_90/resize,m_fill,w_1920,h_1920/format,jpg
文革群英传——卜大华列传 第十五节
文革群英传
12 minutes 11 seconds
2 months ago
文革群英传——卜大华列传 第十五节

第十五节 串联(上)

书接前文,接说这一段卜大华列传。

看完前一节,有人会问,在那个八月,社会上出了这么多非法行为,国家强力机关就不知道么?当然知道了,而且做出了行动。

1966年8月21日,中央军委先发出《绝对不许动用军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的指示,这就堵了军队干预地方的口子。紧跟着,8月22日,公安部又发出来文件——《严禁出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这就堵了警察出面干预的口子。再过一天,8月23日,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标题为《工农兵要坚决支持革命学生》,这就把那个年代力量强大的民兵组织给挡住了。

中央为什么会如此放纵学生?我们来看看最该对社会稳定负责的公安部门发出的通知,就该理解了。

公安部的《严禁出动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中,开头就明确提到了发出这个通知的原因:

“最近,兰州、哈尔滨、西安、重庆等地,学生包围了省、市委住地。同时发生了两起人民警察镇压革命学生运动的严重事件。八月五日,兰州大学学生与铁路职工、铁路中学学生发生冲突,兰州市公安局出动上百名警察,在兰大门前实行戒严。八月二十日,陕西省铜川一中学生包围了市委,在场的公安派出所长杨万杰,竟擅自鸣枪示威。”

“镇压革命学生运动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绝对不能允许。公安部六月十日曾通知各地,要全体公安干部、人民警察满腔热情地支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支持革命师生闹革命,不准干涉学生的革命行动。但是少数地方没有认真执行。”

正因为以上原因,公安部才做出了接下来的决定:“一、不准以任何借口,出动警察干涉、镇压革命学生运动。二、绝对不准向革命师生开枪,放空枪进行威吓也绝对不允许。三、重申除了确有证据的杀人、放火、防毒、破坏、盗窃国家机密等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依法处理外,运动中一律不逮捕人。四、重申警察一律不得进入学校。五、警察只在街道维持秩序。遇有打架、斗殴,可以劝解。如革命学生打了警察,不准还手。”

(打不打学生?打了,遭万世唾弃;不打,出现社会暴乱。这是管理者最郁闷的两难话题)

当时,北京虽然还是老红卫兵们只手遮天,但全国其他地方的平民造反派已经行动起来了。大家勇敢的冲击走资派控制的党政机关,索要给自己编制的黑材料,要求地方领导们出面接受批评。可这些地方长官们哪里是随便能被学生吓到,自然出动手里控制的警察、民兵、乃至部队剿灭这些刁民乱党。

刘邦要的结果就是平民们动起来!现在地方长官们围剿平民造反派,他自然要用手中掌控的权力保护刚起来的气势了。而这样一来,老红卫兵们的“红八月”自然也就跟着没了约束。如此,则大概的情况也就理顺了;大家也就不会对后来公安部又出面抓卜大华们的矛盾行径迷茫了。

问题是:地方上的造反派怎么就胆敢冲击国家机关了?!当然,黑材料会让他们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事;但要说去省委、市委去静坐,那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老百姓来说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让这些羊变成狼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串联。

说起串联,其实还是自发的行为,其苗头正是一个很不和谐的名词——上访。我在蒯大富的故事里也说过,太子刘盈的工作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模仿反右和四清,找学校里带头乱讲话、闹事的人的罪证,然后一根子把这家伙一辈子给打残。这样既给运动找到了合适的发泄点,也让其他敢不顺从的人胆寒。确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法宝。

但刘邦的几个讲话和几个动作,把工作组的行为全给否定了。那工作组准备的“黑材料”怎么算?没人管!工作组都是国家各级机关派出去的,现在要各级国家机关都向几个刁民认错?那怎么可能?

大家注意,此时,这些被工作组打成“右派”“反革命”的老师和学生还不敢去衙门静坐。他们选择的解决方案和现在那些“精神病”一样,上京告御状!上访!

这可苦了中央的管理人员。对这些上访人,你否定他们吧,就是否定老大刘邦;你支持他们吧,就是和全国各地、中央各部委的同事们为敌,就是挑战整个国家的管理体系。没办法,只能糊!

于是,从国务院到中央文哥都对这些上访人给与了热情接待,甚至大鸾、陶际华、张宗可、陈老夫子、李云鹤等大佬级人物都亲切接见这些上访者,也都给与了口头支持。但实际行动?木有!毕竟,在情况明确前,为了少数百姓,赌上自己的政治筹码,那不是优秀政治家的行为。

于是,也就有了大批被鼓励和支持、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青年滞留在北京。这些人很自然也就幸运的获得了参加8月18日和刘邦主席见面的机会!

当这帮上访者被主席接见的新闻被新华社报道后,全国各地的青年都疯了。看看现在年轻粉丝们见到偶像时的疯狂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刘邦是独一无二的超级偶像;而青年们更是缺乏其他爱好;再加上信息传递手段少,所有人都只能看到照片里的偶像。在那种局面下,青年们听说主席还要不断接见,那我们必须要去见偶像!这就有了第一批串联的年轻人。

当时,全国各地的学校都由革委会管理。革委会对于学生们见伟大领袖的壮举自然要支持。于是由学校出钱,送红卫兵代表去北京串联学习斗争经验、朝见伟大领袖的模式出现了。

但不公平也就出现了。当时全国各地的革委会和北京情况差不多,都是老红卫兵们把持。因此,平民造反派的学生也就不会得到太多机会到北京去“公派串联”。这就促成了在很多地方,出现了学生抢占列车去北京串联的革命行动。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之下,没人敢阻碍学生们的革命行为。这才逐步有了对去北京串联的青少年全部免火车票、汽车票、船票的事情,也才有了大鸾费劲心机为来北京的青年准备免费吃住的事情。

中央的鼓励和支持,让数量巨大的平民造反派们也有机会加入到进京朝见的行列中。就这样,一场红卫兵大串联的热潮在全国展开了。

说起支持免费吃住行的串联,还发生了个有趣的事情。当时,各地都有红卫兵的接待站,这些接待站有时候会给串联来的红卫兵借款。那时还没有身份证认证,也没有信贷管理,一切借款都是空对空的白条子。有一次,陈诗人在家接到四川一个红卫兵接待站的公函,里面写到:“诗人同志,今有您的儿子陈小虎,在我处借人民币200元,望尽快归还。”好嘛,一个小地方的单位,要帐竟然要到外交部长、元帅家里了。当然,诗人肯定不会还钱的,因为这个事完全没谱。且不说人家孩子不缺钱,这白条连名字都写错了啊。当时社会讹传,都说诗人的儿子叫陈小虎,其实人家是陈小鲁嘛!很明显,这个倒霉接待站被小骗子给忽悠了。

当然,也有感人的事情。在镇江,有个叫郭嘉宏的小伙子,文哥一开始就学习聂元梓造反。结果呢,地方上的领导可不惯毛病,立即把他抓了起来,关了4个月。后来,他自己逃出来到北京告状,并获得了刘邦主席的接见。这次接见让他去掉了杂念,彻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在1967年1月第二次去北京串联的时候,遇到建筑工地大火。为切断火势,郭嘉宏勇敢的爬上仓库棚架,把篷布掀掉,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但大火让棚架倒塌,他自己跌落在地,不治身亡。此事也在文哥中被传诵一时。人民日报对此事做过专门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查看。

文革群英传
“文革”是什么?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脑子里充斥问号。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表述,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诠释这个概念,以至于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会出现很多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信息。小龙人以十数年精力找遍各种一手资料,站在局外人立场,从一个个直接当事人角度,带大家从各个侧面了解文革。我们这里——只有技术,没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