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帶你穿越台灣的時空縫隙,探索那些被遺忘、重生與爭議之間的文化記憶。
本頻道聚焦「台灣文化資產保存」與「東亞時事脈動」,從百年古厝、歷史聚落到現代城市轉型,追蹤文化政策、社會運動與地方創生的故事。
我們相信,保存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理解土地的方式。
一起走進島嶼的歷史現場,看見時間如何在磚瓦間呼吸。
主題內容包括:
- 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案例解析
- 被拆、被忘卻的建築與社群故事
- 東亞文化政治與城市變遷觀察
- 獨立研究者與保存行動者的深度對談
讓「島嶼」成為你的地方知識導航,從台灣出發,看見整個東亞的文化地景變化。
島嶼政事評論 https://www.youtube.com/@taiwanstory558
台灣文化資產暨保存議題|島嶼時光機|東亞時事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1893media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島嶼,帶你穿越台灣的時空縫隙,探索那些被遺忘、重生與爭議之間的文化記憶。
本頻道聚焦「台灣文化資產保存」與「東亞時事脈動」,從百年古厝、歷史聚落到現代城市轉型,追蹤文化政策、社會運動與地方創生的故事。
我們相信,保存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理解土地的方式。
一起走進島嶼的歷史現場,看見時間如何在磚瓦間呼吸。
主題內容包括:
- 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案例解析
- 被拆、被忘卻的建築與社群故事
- 東亞文化政治與城市變遷觀察
- 獨立研究者與保存行動者的深度對談
讓「島嶼」成為你的地方知識導航,從台灣出發,看見整個東亞的文化地景變化。
島嶼政事評論 https://www.youtube.com/@taiwanstory558
台灣文化資產暨保存議題|島嶼時光機|東亞時事評論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1893media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hakka1893.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eqfytxf00im01ynerq283nx/comments
楊梅宋崇玉京兆堂是一座位於桃園楊梅區,建於光緒19年(1893年)的百年客家傳統燕尾屋頂三合院古厝。這棟建築由桃園楊梅開台祖宋崇玉創建,見證清朝、日治及中華民國三個時代,是楊梅地區少有保存的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客家建築,具有極高的文資價值,特別是在建築特色、建材運用與燕尾脊瓦工藝等方面具代表性。
京兆堂代表了楊梅地區1736年開始的客家拓墾歷史,是客家先民渡海來台、開墾土地的活生生歷史見證,並與其他客家宋氏家族有血緣與地緣關係。建築石材、剪黏工藝等均來自中國泉州,屋瓦為青灰色,屋基用台灣卵石砌成,典雅且具地方特色。
2021年,京兆堂因土地部分售與建商,面臨拆除危機;雖有文化資產團體與宋家後代積極推動文資保存申請,但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最終認為整體完整性低且獨特性不高,未予列冊追蹤,也未認定為古蹟。2022年初京兆堂遭拆除,宋家後代轉向自力保留拆解下的建築構件,希望以此方式保存文化記憶。
此案凸顯了私有土地上的文化資產保存難題,特別是保存法規、文化認定標準與所有權人意願之間的矛盾,也反映政府在地方歷史建築保存上的挑戰。
楊梅宋崇玉京兆堂是一座具有重要文化歷史意義的客家古厝,因法規認定及私有權因素,最終未獲保存,成為台灣文化資產保存中的一個典型失敗案例,也引發了社會對文化資產保護策略的更深反思。
楊梅宋崇玉京兆堂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