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變動的時代裡,我們不只是要「懂戰略」,更要懂「不戰而勝」的計算哲學。
本集《閱讀與轉化方程式》,阿塔將帶你走進《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從領導、耐心、判斷、賞罰到離間之道,探索古人智慧如何應用於現代職場與人生策略。
真正的高手,不是每一戰都勝,而是懂得何時不戰。
---
### 🧩 本集內容重點:
#### 🔹 領導的本質:讓人願意跟隨
* 古今名將懂得「捨得」——自己分文不取,卻讓部下心服口服。
* 獎賞要明確、即時,因為「殺敵靠憤怒,奪敵靠獎賞」。
* 霸天下的三戒:戒貪、戒忿、戒急。
---
#### 🔹 耐心的力量:等待才是最難的戰術
* 李牧十年不戰,一戰而定;勾踐十八年臥薪嘗膽。
* 焦慮性的動作,是自我毀滅的開始。
*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真將軍勝在耐心與布局。
---
#### 🔹 判斷的智慧:知止而後有得
* 毛澤東戰術精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 兵法看似簡單,難在判斷。戰場如人生──先求不敗,再求勝。
* 驅利避害要平衡,別因小利而種大患。
---
#### 🔹 賞罰的關鍵:權威來自「時機」
* 「賞要及時,罰要洽當」,否則軍心渙散。
* 濫賞無度,會讓功勞失價;濫罰無理,會讓威信崩潰。
* 立威之道,在於讓人心服口服,而非畏懼。
---
#### 🔹 離間的警醒: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
* 領導要以胸懷化解內部紛爭。
* 對外競爭靠制度,對內管理靠人格。
* 愛恨情仇往往比利益更致命,修心者方能不亂。
---
### 🧠 總結三大核心觀點:
1. **勝負之前,先立於不敗。**
2. **領導者的格局決定團隊的命運。**
3. **最強的策略,是懂得等待與節制。**
---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649a8026-8aca-4560-b554-519016388c1c
兵法題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36eeddea-a348-46e3-8927-dc006972bd22
### 🎧 關鍵字 / Hashtags
#孫子兵法 #不戰而勝 #領導力 #智慧之道 #華杉講孫子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阿塔Podcast #策略思維 #AI時代領導 #自我成長
1141027重點筆記log
#領導
古今名將的特點:捨得給大家分錢,自己分文不取(覺得分不公平也沒話說),大家願意跟他打仗。
主帥看清楚誰是第一頭宮是很重要的事。
『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因先得者,往往是倡謀者,他先發動鼓起勇氣,讓其他人跟著上,這樣才會人人奮勇搶先。
殺敵靠憤怒,奪敵靠獎賞。軍隊開出去必須給士兵一個殺敵的理由,讓每個人都因為激情而殺敵,可利用兩種感情, 一是憤怒、二是貪婪。
EX.利用憤怒案例:田單守城,田單放大燕軍把俘虜都割鼻的慘狀、甚至散布謠言說,其國人最怕被挖祖墳,而齊軍憤恨殺敵。
軍紀的好與壞,其實是取決主帥的戰略目的。
軍紀好,秋毫無犯,是有政治目的;
軍紀壞,燒殺擄掠,是激勵效果。破城之後可以隨便搶!
霸天下的三戒:戒貪、戒忿、戒急。
貪,就會失去更多。審查利害大小而圖之,哪需要貪。
忿,就會容易有難。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哪需要生氣。
急,就容易摔倒。斟酌事情緩急,從容安排計畫,哪需要急。
#耐心
不能勝利就要能等待。不該動作什麼都別做,要做一次就解決問題;多少事是誤在頻頻動作(焦慮情緒)。
EX.趙王把李牧換掉,導致邊境失守,也僅是因為焦慮。但李牧十年不戰,憋到時候打一戰就解決問題;勾踐臥薪嘗膽,前後用了18年。
-小心你的焦慮性動作是最能毀滅你的。真正重要的:準備(蓄積實力)+等待(敵人犯錯)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一戰而定是真名將,百戰百勝還沒解決問題,是兵法沒入門,不會打仗,況且哪有真的百戰百勝,那只是把敗仗藏起來而已。
EX.關羽就是典型的百戰百勝,一敗而亡。
-兵法的詭道,就是想方設法引誘對方失誤。『能而示之不能』就是李世民最常用的一招
治世:自由和自治的社會,政府不干預民間文化經濟和生活,法無禁止皆可為。這樣社會財富會迅速增加。
EX.
正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劉邦的約法三章。
反例:漢武帝窮兵黷武,搞國營事業,隨意加稅
#賞罰
賞罰決定了戰鬥力,關鍵是:及時+洽當
-濫賞無度,拿了還不感謝你;濫罰無度,人人憤恨,你也沒威信。
-:做好事的利益,讓他馬上得到。做壞事的懲罰,讓大家馬上看到,否則效果大打折扣。
#兵法
#『上兵伐謀』
-不是指打仗要用計謀,而是說要破壞敵方的計謀。計謀雙方都有,應謀定而後動,破解敵謀則鎖敵。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林彪的四快一慢戰術,準備要慢,動手要快。
四快:進軍要快、攻擊要快、擴張戰果要快、追擊要快
一慢:發動總攻擊要慢,都準備好再總攻擊
#判斷
毛澤東紅軍戰術: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兵法都很簡單,難的是判斷。本質上要對自己有判斷,敵軍來你怎知是騷擾還是總攻?實際上無法知道。毛澤東說:一上戰場,兵法全忘了。
解方:胸中有全域,你調動敵人,而非敵人調動你。立於不敗之地,保護好自己,沒準備好不輕易出戰。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動作,真假難辨,但那不是贏球的本質。36計可以當故事聽,但別把它當戰爭的本質。
-驅利+避害,比例必須各一半。人往往都有僥倖心理,變成了7:3,甚至9:1。(因利往往在近處,讓人激動;害在遠處,讓人心存僥倖)→別去做利益極小,但隱患極大之事。
#離間計
外部競爭者打破競爭的邊界,參與到內部競爭去了。
如何不要被離間計影響?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因此僅可靠領導自己的人格和胸懷。
因人性的弱點就是親人間的恩恩怨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
-和敵人關係簡單,就是利益之爭,社會競爭機制
-和親人間則是愛恨情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