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Music
Comedy
History
Society & Culture
True Crime
News
Busi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15/79/ce/1579cef2-c5cd-90a6-70dd-c2e45906ef32/mza_9137240426098188250.jpeg/600x600bb.jpg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阿塔
46 episodes
17 hours ago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歡迎來到我的**思維肌力訓練場**!本頻道記錄個人如何將每日閱讀輸入 的知識,透過 AI 工具轉化為**有系統、可輸出的觀點**。跟著我一起鍛鍊思考核心,不再只是「有感覺」,而是能**清晰表達,減少思考撞牆**! Log: -114.5.23 頻道改名: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113.12.27 頻道名稱修改:和爸爸聊天 -原頻道名稱:澄晰閱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is the property of 阿塔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歡迎來到我的**思維肌力訓練場**!本頻道記錄個人如何將每日閱讀輸入 的知識,透過 AI 工具轉化為**有系統、可輸出的觀點**。跟著我一起鍛鍊思考核心,不再只是「有感覺」,而是能**清晰表達,減少思考撞牆**! Log: -114.5.23 頻道改名: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113.12.27 頻道名稱修改:和爸爸聊天 -原頻道名稱:澄晰閱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Episodes (20/46)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地形篇》 從古戰場智慧看懂「如何避免被困、如何抓住先機」。
今天帶你拆解《地形篇》五大地形,從古戰場智慧看懂「如何避免被困、如何抓住先機」。 【圍地:被包圍時怎麼辦?】 進得去、出不來的地形。 策略是堅守隘口、假裝軍心渙散、讓敵鬆懈,再找時機突圍。 若敵人在圍地設套?用旗幟虛張聲勢、正兵挑戰、奇兵待命穩住陣腳。 【死地:等不得的絕境】 進了必死,所以只能立刻打。 重點是「不要被逼入死地」──常看地圖、提前預想各種危局。 李靖的七種死地提醒:無路、迷路、無糧、被卡在峽谷、還沒整軍敵就來等。 若敵人陷入死地?網開一面讓他跑,再分段伏擊,降低損失。 【交地:你來我往的通地】 地勢平、路線多,主打隊形與糧道管理。 首尾互應、分兵保糧道、站高地、擺犄角陣。 若敵已進入?示弱誘敵,再用伏兵攻擊。 【爭地:誰先占誰有利】 先占者能以少勝多。 若敵先占?假裝撤退引其出來,再搶回爭地。 若我方占而被誘?精銳固守、輕騎追擊、沿路設伏,敵若回頭就全力殲滅。 【重地:深入敵境的風險與獎賞】 補給靠搶,所以士兵反而更勇。 想撤退?先築高壘深溝讓敵誤以為要長住,使其放鬆後勤戒備,再找突破口設伏反擊。 這一篇把《地形篇》說得非常務實,像在提醒每個在職場、家庭或人生戰場的人: 不是每一仗都該打,但每一個地形都值得看懂。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地形篇 #圍地 #死地 #交地 #爭地 #重地 #策略思維 #洞察力 #決斷力 #古典智慧 #職場策略 #人生戰場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073c36de-5086-4eae-b4bd-03f098b39320?artifactId=ab090d01-cf19-4cc7-b92d-5d3f140d53a9 兵法閃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073c36de-5086-4eae-b4bd-03f098b39320?artifactId=976f41c2-2848-42e0-a259-9eb6098fd088 方格子 https://vocus.cc/article/691dab18fd89780001dc27f4 YT https://youtu.be/GzJeAWumEr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day ago
27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地形篇》 真正的高手,看人心、懂地勢、敢決斷。-(16)
▋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帶隊的人,現場最清楚狀況。有必勝機會,上級叫你不打也能打;有必敗風險,上級叫你打也能不打。 核心是:進不求名,退不避罪——不為面子,也不為怕被責怪,只求對整個團隊最有利。 ▋ 人和 > 地利 > 天時:人才是根本 沒有對的人,就看不出好機會;沒有能人,就審不了地勢。 孫子把「人才」放在第一順位,是完全講道理的。 ▋ 內部清洗:團隊不換血就會爛掉 保持隊伍強大,就是要優勝劣汰。 一個領導者得讓士兵「畏我而不畏敵」——缺乏正常的升遷與淘汰,團隊自然走下坡。 ▋ 上級比敵人更可怕:愛與畏缺一不可 只知厚待下屬,卻無法真正指揮,下屬就會變「驕子」。 恩情給久了,一旦停下來,對方反而認為你「奪走」了他的利益。 李靖那句話很狠,但很真實: 「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 ▋ 輕地:剛進敵境,能不硬打就不要硬來 這時士兵心都在「想回家」。 遇敵要趕緊打(對方更心虛),如果敵方沒來,就迅速通過,別拖。 策略是: 小勝利提升士氣、大部隊快速通過、埋伏奇兵備用。 ▋ 散地:離家太近,戰意最弱,原則是不戰 散地的兵一遇挫折就想跑。 若被圍城: 清空外圍、固守城池、斷敵補給、等對方虛弱,再以地勢突圍。 這些戰法,用在人心管理、公司帶團隊,也同樣有效。 #孫子兵法 #地形篇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帶隊管理 #領導力 #人性洞察 #團隊文化 #組織管理 #心理戰 #古典智慧 #行軍篇 #戰略思維 #職場思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23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地形篇 × 選鋒〉 真正的高手:懂得不打、會等時機、敢挑先鋒。-15
今天我們拆開〈地形篇〉和「選鋒」兩大主軸,聊聊為什麼真正會帶兵的人,都懂得「不照做」、不硬打、會等時機、能選出最強的人放在最前面。 一、地形:不是地貌,是勝負的角度 孫子把地形分成六種:通、挂、支、隘、險、遠。 精髓只有一句:知道哪裡能打,比想著如何贏更重要。 名將的共同特質就是:察地形、懂撤退、先佔高陽、敵不來我不打。 不作死、不硬拚,才有下一次的勝算。 像李世民、鄧艾這些級別的人物,都會親自看地形、反覆模擬,讓勝利不是賭運氣,而是算出來的。 二、六種「會讓軍隊自爆」的徵兆 走、馳、陷、崩、亂、北——全都是將領的問題,而不是天命的問題。 用錯兵、帶錯隊、判斷錯、指揮亂,就是敗道。 三、帶兵:把士兵當孩子,但不能讓他們變驕子 能帶兵的人,既保護下屬,也能用下屬。 光疼,卻不會用、不能令、不能治,那叫溺愛,不叫領導。 四、勝算要湊齊「三個知道」 知道己方能打、知道敵方能打、知道地形能打。 少一個,勝算只剩一半。 五、選鋒:隊伍一定要有矛尖 領導的工作不是單挑,是訓練士兵。 要挑最強的人當先鋒,給榮譽感、給位置,他們才會真正發光。 有能力但沒威望的人,就是優秀副手,不必硬推到第一線。 今天帶大家走進〈孫子兵法.地形篇〉,聊聊打仗、帶隊、做專案都適用的底層邏輯: 真正的高手,不是猛衝的人,而是知道「什麼不能做」、懂得等待的人。 地形六種、敗相六種,看似講打仗,其實講的是判斷力: 先佔好位置、保持主動、敵不來我不打。 不作死,就不會死;不急躁,才能贏到最後。 下半段我們談「選鋒」: 領導的責任是挑出最強的人,給他榮譽、給他位置,讓隊伍有真正的先鋒。 有能力但沒威望的人,是優秀副手,不必硬推到第一把交椅。 帶隊伍,不能示弱,也不能亂寵。 懂地形、會判斷、能選鋒,才能帶隊無往不利。 #孫子兵法 #地形篇 #選鋒 #帶兵之道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地利與勝算 #判斷力 #領導力 #先鋒部隊 #致人而不致於人 #不作死就不會死 #戰略思維 #思考角度 #行軍智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27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行軍篇》-(14) 懂得馴養人心、立令有信、靠自己的人,才能帶隊無往不利。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行軍篇》-(14)】 懂得馴養人心、立令有信、靠自己的人,才能帶隊無往不利。 這一集談的,是「行軍」——不是走路,而是領導與人性的藝術。 華杉老師把《孫子兵法》的冷兵器智慧,拆成幾個超現代的管理密碼: 🔸 馴養:領導的情感連結 真正的領導,不只是命令,而是「我心裡裝著你的利益,且讓你感受得到」。 互相馴養,是一種信任與責任,也是一場雙向的情感賭注。 🔸 令素行:規矩要平時就嚴格 紀律不是臨時開啟的開關。 法令的穩定性、嚴肅性,比是否完美更重要。信不可失,比「變通」更值錢。 🔸 先恩後威,親近不失紀 沒建立信任前就處罰,沒人服你; 太親近卻不立紀律,也沒人怕你。 恩威並濟,才是能帶兵、能帶人的領導。 🔸 靠自己的子弟,不靠友軍 秦軍滅六國的秘密,不在兵器,而在團結。 團隊若不為自己而戰,再多盟友也只是拖油瓶。 🔸 洞察人性,讀懂敵情 孫子筆下的「行軍偵察學」簡直是心理學: 夜呼者,恐也;殺馬者,乏糧也; 一切微表情,都是戰場信號。懂人性,就懂勝負。 行軍,不只是「行動」,更是「心法」。 帶隊打仗、帶人做事,核心都是—— 懂得馴養人心、立令有信、靠自己、不被假象迷惑。 《孫子兵法》不只是兵書,它是人性的鏡子。 今天的你,也在「行軍」的路上。 #孫子兵法 #行軍篇 #華杉講透 #領導哲學 #團隊管理 #人性觀察 #職場智慧 #馴養 #令素行 #法令穩定 #孔明 #秦軍 #戰略思維 #帶人之道 #心理戰 #華杉說兵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8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行軍篇】-13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行軍篇】-13 行軍不是走路:搶地利、看跡象、渡河有術 1. 學兵法的痛苦:對手也會懂兵法;學博弈的痛苦是對方不懂博弈——結果可能被拖下水。 2. 做決策前做「僥倖檢查」:問自己:這決策有沒有在靠僥倖?有就再想。 3. 先佔地利 = 多幾分勝算:誰先占有利地形,誰就掌握機會。 4. 警惕草叢與密林的詭像:草叢可能是真伏,或是假裝的空城——偵查要細。 5. 渡河與水域戰:別在水邊迎敵;要讓對方半渡再擊;看水色(混濁、泡沫)判斷上游情勢。 6. 打仗的「舒服區」:避免高處仰攻、逆流而上、深草深入:遵循地利原則,順勢而為。 7. 博弈思維:對方不按規矩玩時,要調整期待與策略,別被拖垮。 你以為行軍就是「走到那、紮那」,其實行軍裡每一步都藏故事。 讀孫子行軍篇最讓人頭痛的一點:你懂兵法,但對手也不一定比你笨;更崩潰的是,你學博弈有時候碰到一個根本不懂博弈的人,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掉坑。 🔎 發決策前先做「僥倖檢查」──問自己:「我是不是在賭一把運氣?」 有僥倖就要重想,因為戰場不會幫你等運氣。 📍 行軍觀察要點(實戰備忘) 搶有利地形:先到高地、陽面、良好視野的人,勝算更高。 草叢與密林:不要只看表象,敵人可能在藏,也可能早就撤了——偵察必做。 敵人不佔高地卻列陣於平地:反常即有底牌,小心為上。 渡河要看水色:渾濁+泡沫=上游有暴雨,別急渡;若要殲敵,等對方半渡再擊。 地利原則:山不仰高攻、水不逆流攻、草不涉深處、平地慎入空虛處。 🎯 小結:行軍要會看「跡象」與「反常」,把地利、天候、布陣當成你的情報;不要把理論當教條,活用判斷才是關鍵。 想把這些古訓搬到職場/專案中?簡單一問:「今天我站在哪個位置?我的對手在哪?他可能有什麼底牌?」答案會比你想像的有用很多。 #孫子兵法 #行軍篇 #華杉講透 #地利 #渡河戰 #半渡而擊 #偵查伏兵 #策略思維 #僥倖檢查 #博弈思維 #職場兵法 #決策方法 #戰場觀察 📌 內容聲明與免責條款 聲明來源: 本音訊/影片內容是基於我本人(本頻道主)上傳的特定資料,並使用 NotebookLM(Google 提供的 AI 工具)輔助生成。 內容中已保留 NotebookLM 的浮水印/標誌以示歸屬。 使用限制: 此內容僅供自我學習與一般參考交流之用,嚴禁未經授權將其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或大規模再製發布。 專業建議免責: 本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專業建議(例如:法律、醫療、財務或投資建議)。 觀眾應自行判斷並獨立核實資訊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版權責任: 所有生成內容均基於使用者(我本人)上傳的資料。使用者需自行確保上傳資料的合法性。 因使用或參考本內容而產生的所有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於版權侵權、資訊錯誤導致的損失等), 皆由觀眾/使用者(您)自行承擔。Notebook LM 及其提供者不對生成內容的準確性或合法性負任何責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40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九變篇】帶兵的五種危險,與「備戰」的真正智慧-12
不照書做,才是真正的高手。懂得在變化中求穩,才是生存之道。 一、將領的五種危險性格 1️⃣ 必死者——逞勇的愣頭青:衝太快,死得也快。 2️⃣ 必生者——怕死的逃兵心:顧著保命,早晚被抓。 3️⃣ 暴躁者——一點火就炸的人:情緒是敵人最好的陷阱。 4️⃣ 廉潔者——太愛名聲的君子:越想乾淨,越容易被設局。 5️⃣ 愛民者——慈悲變成弱點時:敵人會拿你在乎的事開刀。 二、孫子的提醒:贏家都在對方鬆懈時出手 戰場上的勝利,不在於兵力多寡,而在於誰「準備得更久」。 準備到敵人不敢來,你的「焦慮」正是最好的護身符。 領導的日常,就是居安思危: 沒事的時候想風險,有事的時候想方法。 有時候,輸不是因為你弱,而是因為你「太正直」了。 孫子說,將領最危險的地方,不是兵不夠,也不是敵太強, 而是性格裡那幾個「太過」——太勇、太怕死、太易怒、太清高、太慈悲。 真正的高手,不照書做。 因為書上的每一條,都可能成為陷阱。 📘《孫子兵法|九變篇》 懂得「不照做」,才是真正的高手。 #孫子兵法 #九變篇 #領導智慧 #帶兵打仗 #備戰之道 #職場策略 #心理戰 #居安思危 #領導心法 #戰略思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0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九變篇】 懂得「不照做」,才是真正的高手。 ──從「君命有所不受」到「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一、君命有所不受:領導的極限與智慧 不是教你造反,而是教領導別亂遙控。 有時「不聽話」,是為了讓任務能完成。 前提是:你要有「為國犧牲」的覺悟。 二、利害哲學:不要拿僥倖當智慧 見利要防害,見害要找利。 別妄想「壞事會變好事」,該認輸時就認。 「貴在因敗之成」──懂得在失敗裡翻身。 三、變通:兵法不是背,是活用 懂兵法是第一步,「會變通」才是真高手。 每次發現自己「又不會了」,其實是你在進步。 四、死地則戰:陷入絕境,寧肯找死,不可等死 在爛地不要紮營、在死地要決戰。 求生的本能,常常來自「破釜沉舟」的決心。 五、決策哲學:無我,才能看清局勢 做判斷時先抽離個人情緒, 才能真正「見全局」。 --- ### ✍️FB貼文文案 💬 你知道嗎? 孫子兵法裡那句「君命有所不受」, 其實不是教將軍叛變, 而是教領導者——別亂遙控。 懂兵法不難,難的是「會變通」。 有時候,明明照著書做卻還是輸, 那不是兵法錯了,而是你「死背不會活」。 「驅利莫忘避害」、「雜於害,而患可解」── 真正的智慧不是只看眼前的利, 而是能在壞事裡找到轉機。 孫子講的九變,就是一門「不照做的藝術」。 懂得什麼時候該改、該停、該不聽, 才是最高段的「順勢而為」。 ⚔️ 👉這集一起聊聊: 《孫子兵法:九變篇》—— 懂得變,才不會被局勢吃掉。 #孫子兵法 #九變篇 #君命有所不受 #利害哲學 #變通 #死地則戰 #決策心理學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茶水間講兵法 #領導力 #思考的角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2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軍爭篇》:歸師勿遏、擊其惰歸與窮寇勿迫——懂角度,才會贏 -10
一、兩句引言 軍爭其實在爭「誰先想到、誰先動得巧」,不是誰最衝就贏;讀兵法,不是背條文,而是學會在現場判斷。 二、核心概念快速說明 【歸師勿遏 vs 擊其惰歸】 從後面追人(擊其惰歸),趁其散亂追擊可取;若你擋在回家的路上(歸師勿遏),對方反而會拼死一搏——角度決定風險。 圍師必闕:圍三面、留一面生路,逼人退到預定方向,戰局更可控(曹操討張繡為例:時機不同,結果迥異)。 窮寇勿迫 ≠ 莫追:窮寇不可逼到絕境,但該追仍可追——重在方式與分寸(毛澤東:宜將剩勇追窮寇)。 三、長平之戰的教訓(趙括之敗) 讀書多 ≠ 判斷好;自信過頭會導致輕敵,書讀來若不結合實戰經驗,就會當成死規矩而誤判。 四、讀書與實踐的關聯 看書要「代入角色」,想像自己是勝方或敗方怎麼做;書不是用來爭輸贏,而是用來找能落地的做法。 真知必經驗證:沒吃過豬肉別說懂豬肉;理論要落地才能成為你的武器。 五、實務提醒 做決策前,多做「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對手,我會怎麼反應? 設計圍攻/撤退時,預留選項與撤路,避免把對方逼成亡命徒(也保護自己)。 謹防「好勝心」,讀書先問「我學到什麼?能怎麼用?」再去試錯與驗證。 六、結語 兵法不是供人背誦的教條,而是讓你在真實不確定中少犯致命錯誤的思考工具——會用,勝率才真提高。 #孫子兵法 #軍爭篇 #歸師勿遏 #擊其惰歸 #圍師必闕 #窮寇勿迫 #長平之戰 #趙括之敗 #策略思維 #讀書不等於實戰 #知行合一 #領導與判斷 #職場兵法 #風險管理 #戰略落地 📌 內容聲明與免責條款 聲明來源: 本音訊/影片內容是基於我本人(本頻道主)上傳的特定資料,並使用 NotebookLM(Google 提供的 AI 工具)輔助生成。 內容中已保留 NotebookLM 的浮水印/標誌以示歸屬。 使用限制: 此內容僅供自我學習與一般參考交流之用,嚴禁未經授權將其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或大規模再製發布。 專業建議免責: 本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專業建議(例如:法律、醫療、財務或投資建議)。 觀眾應自行判斷並獨立核實資訊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版權責任: 所有生成內容均基於使用者(我本人)上傳的資料。使用者需自行確保上傳資料的合法性。 因使用或參考本內容而產生的所有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於版權侵權、資訊錯誤導致的損失等), 皆由觀眾/使用者(您)自行承擔。Notebook LM 及其提供者不對生成內容的準確性或合法性負任何責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29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軍爭篇》:氣可奪、心可摧,真正的勝負在「動能」之上
🔹 1|戰爭不是比兵力,是比「氣」與「心」 兵可奪氣,將可奪心。 一個人(或團隊)沒了動能,就算武器滿載也只是等死。 🔹 2|「氣勢」不是豪語,是能量運行:氣機 → 將領 → 大局 孫子說「智信仁勇嚴」智排第一;但戰場上,往往「狹路相逢,勇者勝」。 → 領導者能否點燃氣機=團隊能否上戰場的關鍵。 🔹 3|如何「治氣」?兩句話: ✔ 敵想撤,就追(因其思歸、無鬥志) ✔ 敵剛來,就避(等他鬆懈,再打) → 戰場不是比硬,更不是比衝,而是比 timing。 🔹 4|人為何會廢?兩個階段:惰氣 → 暮氣 太安逸 → 失去銳氣 → 覺得什麼都無所謂 → 人就廢了。 ✅ 解法:不斷重置目標,逼自己更新能量來源。 🔹 5|要奪別人的「心」,先養好自己的「心」 領導不是喊口號,而是「自己的氣夠不夠盛」。 你心虛,團隊就虛;你心定,團隊才穩。 ✅【戰略重點補充區】 📌 政策 vs 戰略 政策=對外宣示(打不打、立場與原則) 戰略=對內規劃(在哪、怎麼打、目標為何) 📌 戰略六層次 — 若米尼模型 政策 戰略方向(位置&目標) 大戰術(制勝玩法 EX.孫子的奇正之變) 後勤補給 工程防禦 兵法無法寫完 → 最大能力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 馬謖案例: 懂皮毛=必死 只會照兵法=更死 → 兵法不是拿來背,是拿來活用、帶著懷疑使用的。 ✅【含 hashtag 的完整貼文文案】(可直接使用) 📘 讀華杉《孫子兵法|軍爭篇》有感: 真正決定勝負的,不是多少兵、多少錢,而是 「氣勢值 + 心智力」。 🔸 氣可奪,心可摧。 一個人只要沒了動能,他的能力、裝備、資源,統統形同虛設。 🔸 你每天的能量是固定的,「想做」比「會做」還重要。 動機強,能量分配就高;動機弱,你就是擺爛模式。 🔸 治氣三原則: ✔ 敵想跑 → 趁虛追 ✔ 敵剛來 → 先避其鋒 ✔ 自己太久安逸 → 必須主動換目標,不然就廢 🔸 要奪對手的心,先養好自己的心。 領導者本身沒氣,全隊只會跟著泄氣。 ⚠️ 帶人不是靠嘴,是靠「氣機能否撐場」。 🔸 兵法不是寫死的,是寫活的。 馬謖照書扎營 → 張郃火燒山 → 兵法變成死法。 真正高手永遠記得一句話: 👉 「知道自己不知道」=活下來的開始。 #孫子兵法 #軍爭篇 #華杉講透 #氣與心 #領導力 #戰略思維 #動能管理 #團隊能量 #職場兵法 #知道自己不知道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27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茶水間聊《孫子兵法:軍爭篇》:競爭這件事,不是看誰拳頭硬】-8
我覺得《孫子兵法》厲害就厲害在,他講的那些東西,根本不是在教你耍詐,而是要你帶著腦子去跟人家拚。 像這個「軍爭篇」,它根本不是在教你怎麼打架,而是教你怎麼在還沒打起來之前,就先把勝負底定。 所謂的「競爭」,說穿了就是一場對賭嘛。你算我的牌,我算你的牌。最後誰贏,就看誰看得遠、誰沉得住氣,還有誰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那個選擇。 ▋ 戰爭不是比力氣,是先看「有沒有油水撈」 我跟你說,戰場上哪有什麼義氣可言?講的都是利益。 「能贏就上,沒把握就閃」,這可不是什麼孬種行為,這是智慧,因為你活著才能打下一場。死撐到底?在我看來根本就是腦袋短路。認輸沒什麼丟臉的,最厲害的是輸了還能保有本錢。 我觀察啦,很多人失敗,都不是輸在戰術,而是輸給自己的情緒——衝動、憤怒、面子掛不住。他們根本不是被對手打敗的,是被自己的脾氣害死的。 所以孫子那句話,直接把整個局勢說死了: 「以利動,不利止。」 你做任何決定之前,一定要先問自己兩件事: 這樣幹,對我來說真的最划算嗎? 我現在這個動作,是策略還是情緒在主導? 沒搞清楚就亂衝,基本上就是自己把炸彈綁在身上等著引爆。 ▋ 基本功、繞路、繳學費:這些看起來不酷的東西,才最要命 勝利這玩意兒,絕對不是靠你臨場表演多帥氣,而是靠你平時累積了多少東西。 什麼「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聽起來很老套,但它就是真理。那些你每天重複做、很枯燥、一點都不起眼的基本功,才是你最後能不能活下來的關鍵中的關鍵。 還有一點,那些所謂的「走彎路」或是「花冤枉錢」,其實根本不是浪費,而是你在繳學費。 你不走錯路,你永遠不知道哪條路才是真的對的。你不交點學費,你永遠學不會怎麼把錢花在刀口上。 成功的人,不是沒犯過錯,而是他們懂得把錯誤變成自己的資產。失敗不丟臉,從失敗裡學不到東西,那才真的是丟臉。 ▋ 競爭是賭博沒錯,但你不能當個「瞎子賭徒」 每個跟你競爭的對手,他們心裡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自己的利益,當然也有他們的盲點。 所以戰爭不能只靠衝動,要靠計算: 你要猜他下一步可能怎麼走,然後去推演他所有可能的反應,最後從所有選項裡挑一條對你最有利的路。 那些研究地形、看歷史案例、做市場調查,你覺得這些很多餘嗎?那都是前人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知識啊。看不起經驗的人,通常掛得比較快。 你看以前諾曼第登陸,他們連沙灘的土質含水量都要先挖回去分析。那不是說他們龜毛,那是對人命的尊重。 ▋ 「風林火山」:武田信玄把兵法直接變成行動準則 武田信玄戰旗上那四句話,根本就是把《軍爭篇》的精華直接翻譯成行動版了: 【戰旗四字-兵法對應的重點-翻成現在的公司語言】 疾如風,資訊跟機動性都要快,系統要通、反應要快,機會來時你得搶得到 徐如林,陣腳要穩、人心要穩,組織要有秩序,內部不能自己亂掉 侵略如火,指揮要明確、動作要快,說好要打哪裡就打哪裡,執行力不能拖泥帶水 不動如山,主帥要定、軍心要穩,戰略定力要夠,不能被對手牽著鼻子走 真正厲害的指揮官,不是每天衝來衝去,而是他知道什麼時候「不動」才是最危險的。因為你只要穩住了,很多時候就等於是把對手拖到死了。 最狠的一句話來了: 「戰場不是給你自由發揮的地方,是叫你聽令執行。」 你眼睛可能只看到前面三百公尺的敵人,但指揮官看的是整片戰場。就算你眼看快要抓到獵物了,後面叫你撤,你他媽也得撤。這不是膽小,這是紀律。沒有紀律,你跟我講什麼戰術、戰略,那都是放屁。 ▋ 把《軍爭篇》縮成三個重點,直接套用在現在的公司裡: 做決定要靠「利弊分析」,不能靠情緒。 除非是對整個局勢真的有利,不然就不要動。什麼壓力大、貪心、不爽,這些東西絕對不能進到你做決定的核心。 基本功+交學費,這才是真正的競爭力。 不練基本功,遇到事情你就只會喊口號。不交學費,你就永遠搞不清楚錢要怎麼花、資源要怎麼分、地雷要怎麼躲。 風林火山,就是你組織的執行力模型。 速度、秩序、爆發力、定力,這四個少了任何一個,你的公司就會出事。 ▋ 最終結論:贏很重要,但活著更重要 《孫子兵法》說真的,不是在教你怎麼贏,它是在教你怎麼不輸。 你輸了還有機會再來,你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真正的高手不是每場仗都贏,而是他們永遠會做到一件事: 「永遠不要在對自己不利的時候開戰。」 我覺得這套思維,不管是你公司要決策、要創業、要投資、要談判,甚至是你自己的情緒管理,全部都能用得上。 因為《軍爭篇》說到底,其實就一句話: 懂得動,那叫強者;但懂得不動,那才是真正的高段位。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b146fa6c-7a4d-4ad9-be0e-2b8e13f24e69 兵法閃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1fb7b195-78c8-424e-bd49-3cf6c5a0d3ca YT https://youtu.be/Q2pmoQsEd4c 方格子 https://vocus.cc/article/690a0952fd89780001acc38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33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虛實篇》|真正的高手,不是無懈可擊,而是知道「何時虛、何時實」[7]
《孫子兵法:虛實篇》|真正的高手,不是無懈可擊,而是知道「何時虛、何時實」 YT 00:00:00 三分鐘重點摘要 00:02:26 正片開始 00:08:44 Podcast 00:23:10 影片:孫子生活應用~ 本集重點 ✦ 三大核心思維 1️⃣ 先勝後戰的邏輯鏈:形 → 勢 → 虛實 2️⃣ 強化自己的「實」不在補弱,而在放大強項 3️⃣ 真正的智慧不是無破綻,而是能「避實擊虛」並不被敵人牽動 📌 重點金句摘錄: -「人無我有,人有我無」不是理想,是現實。 -真正強者不是『沒有弱點』,而是讓敵人無法打到弱點。 -你越想補足所有問題,就越陷入木桶理論的陷阱。 -兵法不是算計他人,而是避免自己被算計。 -知行合一=不是會說,而是看穿、做到、反覆驗證。 📌 本集額外延伸: ✔ 學習「無形」的重要性:讓敵專,而我分 ✔ 為什麼成功者都在增強強項,而失敗者忙著補弱點? ✔ 戰略不是完美,而是在問題中前進 ✔ 如何讓敵人動,而我不動?(真正的主動是「不被牽動」) 今天來到《孫子兵法》第三篇:虛實篇。 如果說「形篇」教你先勝後戰,「勢篇」教你累積力量,那麼—— 「虛實篇」教你的是:真正的勝利,來自於『讓敵暴露,而我不暴露』。 很多人誤以為高手是沒有弱點,其實不是。 真正高段位的玩家,是 有弱點,但沒有人打得到。 因為他懂得「強化自己的實」,而不是補弱補到筋疲力盡。 孫子在這篇直接打臉木桶理論: 你真正應該做的不是補最短那塊木板,而是讓最長那塊 再長十倍。 當你強到對手無法觸碰,你的短板自然不重要。 這一集,我們深拆 3 個核心心法: ✅ 如何讓敵人現形,而我保持「無形」 ✅ 為什麼知行合一,不是知就是會 ✅ 什麼叫做「不完美主義的戰勝法」 最強的不是無破綻,而是不被人牽動。 這就是虛實篇的本質。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虛實篇 #戰略思維 #管理哲學 #兵法智慧 #知行合一 #避實擊虛 #強項思維 #個人成長 #策略思考 #思維提升 #領導力 #職場智慧 #決策思維 #學習不是補弱而是放大強項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dd4dd75b-85f4-479c-9e39-96b96739cd85 學習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8cd8f67c-0217-4b09-9837-0b4147bdf058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23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6) — 勢篇:掌握「勢」,就掌握勝負的機會!
在古代,孫子說的「勢」不是抽象的運氣,而是可以被觀察、塑造、引導的力量;換成現代語言,就是戰術與組織管理的合體:把對的能量放在對的地方,讓整個系統在關鍵一刻爆發出壓倒性的效果。 🎯 本集重點速讀(給忙碌的你) 「形」是看得見的佈局,「勢」是戰鬥中流動出的力量:做事前看形,動起來就看勢。 領導要做的,是把隊伍放到能產生最大勢能的位置 —— 好的領導就是擺位術。 勝負不在多,而在「用得巧」:把功夫都研究在致命一擊,追求一擊必殺,而非亂箭齊發。 正兵與奇兵的關係:正是已入場的力量,奇是沒上場的預備隊;奇正相生,循環無盡。 善戰者「任勢不任人」——利用勢的宏觀優勢,勝負的主導權才在你。 主帥必須親自研究造勢的方法,不能全靠別人;距離短、節奏快,是致勝的關鍵。 💡 現場應用小提醒 組織調整先問:「這樣擺位會不會形成勢能?」 戰略執行前,先辨清哪一擊要做到「致命」,把資源集中到那一擊。 建立可靠的預備隊(奇兵),讓你在關鍵時刻有翻盤的可能。 🔁 想知道更多「如何在職場/產品/團隊中造勢」的實戰技巧嗎? 收聽本集,阿塔帶你把古老兵法變成現代可執行的領導力工具。 #勢篇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 #戰術 #管理 #組織架構 #造勢 #正兵奇兵 #一擊必殺 #領導力 #決策 #職場戰略 #勢篇 -現代的說法,就是戰術、與管理,組織架構的問題。 -『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指揮一支大軍跟指揮一個小分隊一樣,靠號令(形是用看的、令用聽的),組織變革是需要不斷更新的,垂直縱向持續優化。 -物理學的勢能;如高山推下一顆圓石般無法抵擋 -勢下來的力量有多大,在於你把能量放在甚麼地方。把隊的人放到對的地方,才是領導力所在。 -戰鬥、兵勢均無法強求,只能引導。 -善戰者,任勢不任人。 -『其勢險,其節短』 ,距離近,時間短,力量最大;把動作都搞簡單了在動手,動手就那一下子 -把所有的功夫都研究在致命的一擊,講究一擊必殺,非亂箭齊發。 -正兵奇兵,簡單來說,就只是先出後出的概念。EX.兩軍對陣,正面軍沒動,側軍先攻,敵人亂了陣腳,正軍才壓上。此時側軍為正,正軍為奇。 -『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奇兵:就是還沒上戰場的預備隊。已投入戰鬥是正兵,預備隊是奇兵;預備隊打上去變正兵,正再打的撤下來,變奇兵。 -勝負之道,在於怎麼造勢,主帥要自己研究不能求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31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真正的智慧:形與勢的計算之道|不戰而勝的領導哲學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覺察力與決策力(5)
🔶 本集主題:孫子兵法・形篇 真正的高手,從不逞強——而是懂得「看清形勢、等待勢成」。 這一集,我們一起探討孫子兵法的第四篇〈形篇〉,從觀察形勢、掌握節奏,到「不戰而勝」的智慧計算。 🌄 一、形與勢:決策者的雙眼 「形」是戰前的佈局,「勢」是戰中的力量流動。 做事前先看「形」可不可行,進入行動後再看「勢」能不能推進。 荀悅:真正的勝利來自「形+勢+情(意志與士氣)」的合一。 ⚖️ 二、等待的藝術:不作死就不會死 很多人輸在「無法不作為」,急於出手反而耗盡自己。 等「形勝」時累積自己;等「勢勝」時伺機出擊。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真正的高手讓對手根本無法競爭。 🧩 三、從觀察到洞察:當見未萌 「未萌而見」的洞察力,是領導者的超能力。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弱者不是不能勝,而是要創造局部優勢,「以小博大」的殲滅戰。 💡 四、現代應用:從創業到領導 成功者在私下累積,失敗者在螢幕上喊冤。 基本面就是「勝」,創意只是「戰」的點綴。 領導者的任務,不是永遠在打,而是讓對方先敗。 🧘‍♂️ 五、覺察力 × 領導智慧 不戰而勝,並非不行動,而是「不被情緒與恐懼帶著行動」。 領導者的最高境界:看清形勢、等待勢成、以最小代價達成最大勝算。 🪶【精選引言】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當見未萌」——還沒發生的事,能看見才是真智慧。 🔖【Hashtags 】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不戰而勝 #領導智慧 #形篇 #勢篇 #形與勢 #戰略思維 #覺察力 #哲學思考 #決策學 #中國智慧 #計算哲學 #職場領導力 #創業心法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46241ab7-ae10-4720-ad08-2dc1014423da #兵法閃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2e09d230-be69-4202-b80c-9bfdc51f73f1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114.10.30 #孫子兵法 第四篇 -形:可以觀察到的,相互試探。 -『形勢』形是在戰前,勢是在戰鬥中。 -做事先看形,行不行;做起來就看勢。 -荀悅:形+勢+情(主將的意志+團隊士氣) -觀察形勢變化,要詳細記錄再觀察有無可趁之機。 -不作死就不會死,很多人敗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做! -很多人皆受不了,認為必須有所作為,自己才心安。 EX.諸葛亮不停地做為,把自己耗死了 -等什麼?等形勝,累積自己;等勢勝,等對方失誤。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競爭本質是要你無法跟我爭,一旦你想跟某某爭,你已經輸了。 EX.企業來說,守就是深耕自己所屬的領域,成為頂尖;攻,就是你以為他再攻擊你,其實他根本沒攻擊,降維打擊。 -『當見未萌』沒發生的、沒顯現出來的,你能洞察到才是真本事。 -大體勝算的計算,算清楚在做。 -知己知彼 讓自己變成不可被戰勝的,就是知己;等敵人什麼時候可以被戰勝,就是知彼。 -所有的詭計、奇謀巧測都是為了調動敵人,不是自己的基本面。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取得壓倒性優勢才戰,絕不心存僥倖。不是專屬於強者的兵法,弱者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局部優勢,集中優勢打殲滅戰。 EX.創業者如何立於不敗之地?手頭累積充足了再創業;沒完全弄明白就創業,那就看是否能中頭彩。EX.-就像高山上把蓄積大量雨水的堰塞湖炸了水沖下來,誰檔的住 -成功者都在私底下偷笑,失敗者佔據新聞版面。 -成功都來自日積月累,不是奇思妙想,始終關注基本面。基本面就是勝,然後戰,此時就可以想點巧妙的主意,發揮創意。 -我們的問題往往總關注戰,不關注勝,就想取巧。 -兩軍對陣 當然對手也懂兵法,也想立於不敗之地,那就看誰先失誤,雙方都不失誤,就看誰糧草多;一發現失誤就猛撲過去一擊致勝。EX.一著失誤,滿盤皆輸。 -善戰者,不是把對方打敗,而是看對方已經敗了才打。EX.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大哥才是上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29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知勝五道」:現代決策者必學的五個勝利預判原則(4)
*兵法問答: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f58d2b5e-0aea-48d7-bba7-1d59ec97ad91 *孫子題庫: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cd3b11bb-7195-4878-a8a1-2c5f2e450ac8 本節目內容將圍繞《孫子兵法・謀攻篇》的「知勝之道」展開,將其轉化為現代工作與生活中的策略決策框架。 #### 前言:決策的科學,而非戰場的指南 《孫子兵法》不僅是戰爭經典,更是一套精密的決策科學。 「知勝之道」的核心價值:預先判斷勝利條件的五個原則。 #### Part 1:原則一:精準判斷,避開必敗之戰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1. 釐清概念: 「知勝之道」並非「致勝之道」,其根本是準確判斷「何時必敗」,堅決避免失敗。 2. 核心挑戰: 如何克服「一廂情願」的人性弱點。我們常因「希望這件事是真的」而不自覺地高估勝算。 3. 實用技巧: 「自我扣分法」——當你認為有幾分把握時,先給自己扣三分再思考,強迫進行「悲觀校準」,避開必敗陷阱。 #### Part 2:原則二:高效組織,激活資源潛力 (視眾寡之用者勝) 1. 精髓解析: 勝利關鍵不在資源(兵力)的絕對數量,而在於如何高效地「組織、動員、管理」這些資源。 2. 歷史啟示: 韓信: 「多多益善」的背後是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 戚繼光: 設計12人一組的「鴛鴦陣」,提升團隊協同作戰效能。 林彪: 發明「三三制」,以三人為最小戰鬥單位,確保靈活應變。 #### Part 3:原則三:打造機制,實現共贏系統 (上下同欲者勝) 1. 務實起點: 承認「上下不同欲」是客觀現實。韓非子指出君臣利益本質上是不同的。 2. 領導智慧: 真正的同欲是「同他人之欲」,而不是強求別人「同我之欲」。 3. 機制設計: 建立「君臣互市」的公平透明激勵機制。其理念是:「先假想每個人都是壞人,讓壞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只能做好事」。 4. 結果: 讓個人私利驅動團隊目標,達成雙贏。 #### Part 4:原則四:萬全準備,防禦致命「萬一」 (以虞待不虞者勝) 1. 核心觀念: 勝利屬於有周密準備(虞),用來應對沒有準備(不虞)的對手的人。 2. 準備的價值: 準備的本質是為了防範那可能帶來毀滅性後果的1%「萬一」,而不是應對99%的常態。 3. 哲學思辨: 寧可我白準備,也不能萬一他來了被他得手。 4. 現代比喻: 兒童安全座椅——99.9%的時間是「白準備」,但其全部價值就在於應對那無法承受的「萬一」。 #### Part 5:原則五:建立信任,以透明換授權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1. 領導者的焦慮: 領導者管理全局,承受的壓力最大,將籌碼交給下屬後,若完全不管「肯定得焦慮症」。 2. 授權藝術: 領導應區分輕重緩急,對於非生死攸關的事情,放手讓有能力的下屬嘗試。 3. 部屬的責任: 部屬(將)應主動保持工作的高度透明,讓領導「隨時可以插手」,讓他感覺你是「透明的、不設防的」。 4. 結果: 贏得信任後,才能在關鍵時刻獲得更大的自主決策權。信任是最好的管理。 #### 總結:將古代智慧融入現代決策 「知勝五道」是一個環環相扣、從宏觀到微觀的完整決策流程。 從「知道」到「做到」的鴻溝:成為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直面戰略理想與人性現實的矛盾。 ### 三、 關鍵字 (Keywords) #孫子兵法 #謀攻篇 #知勝之道 #決策科學 #領導力 #團隊管理 #上下同欲 #將能而君不御 #知可以戰 #視眾寡之用 #以虞待不虞 #韓非子 #激勵機制 #風險管理 #專案管理 #組織效率 #自我扣分法 #信任授權 #向上管理 #君臣互市 ------------------------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閱讀摘錄重點114.10.29 #《謀攻篇》知勝之道 1.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知道何時可以打仗,何時不應打仗。 -孫子認為動手之前你必須知道能不能必勝;但作者認為這對判斷力有很高的要求。 -判斷力是創造力的前提,否則只是天馬行空的白日夢。 -知勝之道不是致勝之道,必勝在實務上是不可知的,但是否必敗是可知的。 EX.一個專案隨時要知道走到哪一步,能否得手。 -因人性弱點:我們希望這件事是真的,故假定一廂情願的因素佔3分,當我認為有幾分把握時,自己先扣三分,再想想。 2. #視眾寡之用者勝 -了解何時運用大軍,何時運用小部隊。 -知道兵多少怎麼用者能勝,重點在於組織、動員、管理。 EX.『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自己有一套組織架構、管理體系。 EX.戚繼光設計了12人一組的鴛鴦陣。 EX.林彪發明『一點兩面三三制』以三人為最小單位 3. #上下同欲者勝 -國家君主與人民同心同德時就能取勝。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沒做到就不是真知道。 -人都要別人同自己的欲,特別是上級要求下級的欲。 -理學家:『存天理,滅人欲』,指要控制自己的欲,去順應眾人的欲。(同他人之欲者勝) -不站在老闆的員工沒前途,沒有員工思維的老闆做不大,企業始終佔在消費者的立場。 ●該如何做到? -韓非子:君臣的利益本質上不同,要先承認上下不同欲。 EX.孫權討論戰降曹操時,臣子都希望降.. -君臣互市,做交易,建立公平透明的激勵機制。君不必仁,臣不必忠,在此機制下自然君王仁愛,群臣忠勇。 -機制設計:先假想每個人都是壞人,讓壞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只能做好事。道德品質提倡每個人都當好人,讓好上加好再加分。 4. #以虞待不虞者勝 -有周密準備的可以對付沒有準備的敵人。 -虞:預料、防備、預備。爾虞我詐:互相防備、互相欺騙之意。 -不能料定敵人不會來攻擊,要有準備他來了我也不怕。 ●若準備了敵人不來怎麼辦,不是白準備了? -寧可我白準備,也不能萬一他來了被他得手。 -99%都是白準備,準備本來就是不防一萬,只防萬一 EX.孩子坐車家長都不給他準備安全座椅,認為沒事,卻沒想過若發生事情,孩子就沒了.. 5.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將領有才能,而國君不加以干預時就能取勝。 -君子有時候就是得和小人交朋友,即使做不到也要有這個意識。EX.張居正就是。 -領導管理全局壓力比下屬還大,最大的籌碼都給屬下了,不派監督已經很不錯的,要他不管肯定得焦慮症。 -領導對於事情不是馬上會見死活的,不妨讓下屬試試。 -對於將領來說,要讓案子給領導隨時可以插手,讓他感覺你是透明的、不設防的,這樣關鍵時的堅持才更有說服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0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真正的智慧:不戰而勝的謀略哲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領導力 × 智慧之道(3)
從「上兵伐謀」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學會職場中的不敗心法。 🧭 內容大綱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從《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出發,拆解「不戰而勝」背後的思維邏輯——這不是關於權謀,而是關於智慧。 孫子兵法教我們的,不只是戰場策略,更是現代領導者、創業者與職場人的「思考架構」。 🪶 精華重點摘錄: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先破對手的計謀,再破外交。真正的高手,不與愚者同行。 #以正合,以奇勝 正是秩序,奇是機變。善用預備與變化,勝於僥倖。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 真正的領導,不在盲從,而在承擔。懂戰略的人,知道何時不從命。 #不輸之道 勝敗非絕對,關鍵在「不敗」。 思考風險、代價、利益的次序,先求不輸,方能久勝。 #謀攻:全利原則 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戰而毀人之國。 最完美的勝利,是不傷而勝。 💡 精神主軸 這不只是古代兵法,更是一場「覺察 × 智慧 × 領導力」的思考修行。 懂孫子兵法的人,不只會贏,更知道「何時不打」。 💡Youtobe https://youtu.be/CJ2GhiQTVNE 💡 兵法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a8b86fe4-9377-4528-ae7f-fef3fbb651b2 💡 兵法問答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72b27071-a568-498d-8b69-e42e8f86689a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不戰而勝 #謀略哲學 #領導力思維 #職場智慧 #決策思維 #戰略思考 #AI學哲學 #心法解密 #華杉 #東方智慧 #覺察思維 #領導心法 #智者之道 ------------ #摘錄重點Log 讀後摘錄重點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伐謀:伐掉敵人的計謀,讓對手知道自己的勝算不大,放棄計畫。 -伐交:破壞敵人的外交。EX.張儀的連橫案例。 你的隊友是豬,你不能跟著也做豬。 EX.由於張儀成功的讓楚國得罪齊國,後續秦楚開戰,但若齊國能幫楚國,那麼聯盟會更穩固,敵人連橫戰略就被破了。上當的不能只是楚懷王、齊王也是一樣。 #以正合,以奇正 -此時{奇}不唸"其",念{機},數學奇數偶數的奇,簡單來說就是預備隊。正兵攻前,奇兵攻後。 -正兵先打,主帥觀察敵情,關鍵的時候出動預備隊。 -我眾敵寡,挑寬敞的地方打。 -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五倍於敵,則三正二奇;三倍於敵,則二正一奇;二倍於敵,則一正一奇。『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 -這句話是講給領導聽的,但不能假設他一定會聽,只能啟發領導,否則自己的命都保不住。(EX.岳飛罵秦檜漢奸,宋還是亡了,他也沒盡到保衛國家的責任。) -雖然你是老闆但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管,包含了干涉軍隊的戰術細節、軍隊制度管理、人事任命。 #不輸 -贏不贏先不談,關鍵是自己打完別輸;慘贏也等於輸。 -考量順序:風險→代價→利益 (人性容易被利益誘惑,存有:僥倖心理,要思考若輸了是否會直接出局;) -考量必須考量至周全,有地方沒考慮到,百密一疏而崩盤,沒意義。不知者無罪?大錯,不知就是最大的罪。你不知,怎麼能擔當這職務的責任。 -一般人思考都是從如何成功思考起,孫子兵法不是這樣,是處處從失敗為假設作為前提,先假定此事會失敗,如何避免、減少代價、利於不敗之地後,然後用計、等待一戰而定! -大師就是知道自己跟別人一樣,直接去做大概率會失敗,所以都特別謹慎。 -皇上可以不懂軍事,將軍不能不懂政治。 #謀攻 謀攻:就是謀全,全利原則,自己不損失,敵方資產也不破壞,全取其利。 -{全取其利}的條件-三非:非戰、非攻、非久→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戰而毀人之國。 -非久:動作也要,關鍵時候一戰而定。忌諱整天研究,頻頻動作,多做多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6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真正的智慧:不戰而勝的計算哲學|領導 × 耐心 × 判斷 × 賞罰 × 離間之道**(2)
在充滿變動的時代裡,我們不只是要「懂戰略」,更要懂「不戰而勝」的計算哲學。 本集《閱讀與轉化方程式》,阿塔將帶你走進《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從領導、耐心、判斷、賞罰到離間之道,探索古人智慧如何應用於現代職場與人生策略。 真正的高手,不是每一戰都勝,而是懂得何時不戰。 --- ### 🧩 本集內容重點: #### 🔹 領導的本質:讓人願意跟隨 * 古今名將懂得「捨得」——自己分文不取,卻讓部下心服口服。 * 獎賞要明確、即時,因為「殺敵靠憤怒,奪敵靠獎賞」。 * 霸天下的三戒:戒貪、戒忿、戒急。 --- #### 🔹 耐心的力量:等待才是最難的戰術 * 李牧十年不戰,一戰而定;勾踐十八年臥薪嘗膽。 * 焦慮性的動作,是自我毀滅的開始。 *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真將軍勝在耐心與布局。 --- #### 🔹 判斷的智慧:知止而後有得 * 毛澤東戰術精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 兵法看似簡單,難在判斷。戰場如人生──先求不敗,再求勝。 * 驅利避害要平衡,別因小利而種大患。 --- #### 🔹 賞罰的關鍵:權威來自「時機」 * 「賞要及時,罰要洽當」,否則軍心渙散。 * 濫賞無度,會讓功勞失價;濫罰無理,會讓威信崩潰。 * 立威之道,在於讓人心服口服,而非畏懼。 --- #### 🔹 離間的警醒: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 * 領導要以胸懷化解內部紛爭。 * 對外競爭靠制度,對內管理靠人格。 * 愛恨情仇往往比利益更致命,修心者方能不亂。 --- ### 🧠 總結三大核心觀點: 1. **勝負之前,先立於不敗。** 2. **領導者的格局決定團隊的命運。** 3. **最強的策略,是懂得等待與節制。** --- 兵法測驗: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649a8026-8aca-4560-b554-519016388c1c 兵法題卡: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36eeddea-a348-46e3-8927-dc006972bd22 ### 🎧 關鍵字 / Hashtags #孫子兵法 #不戰而勝 #領導力 #智慧之道 #華杉講孫子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阿塔Podcast #策略思維 #AI時代領導 #自我成長 1141027重點筆記log #領導 古今名將的特點:捨得給大家分錢,自己分文不取(覺得分不公平也沒話說),大家願意跟他打仗。 主帥看清楚誰是第一頭宮是很重要的事。 『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因先得者,往往是倡謀者,他先發動鼓起勇氣,讓其他人跟著上,這樣才會人人奮勇搶先。 殺敵靠憤怒,奪敵靠獎賞。軍隊開出去必須給士兵一個殺敵的理由,讓每個人都因為激情而殺敵,可利用兩種感情, 一是憤怒、二是貪婪。 EX.利用憤怒案例:田單守城,田單放大燕軍把俘虜都割鼻的慘狀、甚至散布謠言說,其國人最怕被挖祖墳,而齊軍憤恨殺敵。 軍紀的好與壞,其實是取決主帥的戰略目的。 軍紀好,秋毫無犯,是有政治目的; 軍紀壞,燒殺擄掠,是激勵效果。破城之後可以隨便搶! 霸天下的三戒:戒貪、戒忿、戒急。 貪,就會失去更多。審查利害大小而圖之,哪需要貪。 忿,就會容易有難。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哪需要生氣。 急,就容易摔倒。斟酌事情緩急,從容安排計畫,哪需要急。 #耐心 不能勝利就要能等待。不該動作什麼都別做,要做一次就解決問題;多少事是誤在頻頻動作(焦慮情緒)。 EX.趙王把李牧換掉,導致邊境失守,也僅是因為焦慮。但李牧十年不戰,憋到時候打一戰就解決問題;勾踐臥薪嘗膽,前後用了18年。 -小心你的焦慮性動作是最能毀滅你的。真正重要的:準備(蓄積實力)+等待(敵人犯錯)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一戰而定是真名將,百戰百勝還沒解決問題,是兵法沒入門,不會打仗,況且哪有真的百戰百勝,那只是把敗仗藏起來而已。 EX.關羽就是典型的百戰百勝,一敗而亡。 -兵法的詭道,就是想方設法引誘對方失誤。『能而示之不能』就是李世民最常用的一招 治世:自由和自治的社會,政府不干預民間文化經濟和生活,法無禁止皆可為。這樣社會財富會迅速增加。 EX. 正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劉邦的約法三章。 反例:漢武帝窮兵黷武,搞國營事業,隨意加稅 #賞罰 賞罰決定了戰鬥力,關鍵是:及時+洽當 -濫賞無度,拿了還不感謝你;濫罰無度,人人憤恨,你也沒威信。 -:做好事的利益,讓他馬上得到。做壞事的懲罰,讓大家馬上看到,否則效果大打折扣。 #兵法 #『上兵伐謀』 -不是指打仗要用計謀,而是說要破壞敵方的計謀。計謀雙方都有,應謀定而後動,破解敵謀則鎖敵。 『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林彪的四快一慢戰術,準備要慢,動手要快。 四快:進軍要快、攻擊要快、擴張戰果要快、追擊要快 一慢:發動總攻擊要慢,都準備好再總攻擊 #判斷 毛澤東紅軍戰術: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兵法都很簡單,難的是判斷。本質上要對自己有判斷,敵軍來你怎知是騷擾還是總攻?實際上無法知道。毛澤東說:一上戰場,兵法全忘了。 解方:胸中有全域,你調動敵人,而非敵人調動你。立於不敗之地,保護好自己,沒準備好不輕易出戰。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動作,真假難辨,但那不是贏球的本質。36計可以當故事聽,但別把它當戰爭的本質。 -驅利+避害,比例必須各一半。人往往都有僥倖心理,變成了7:3,甚至9:1。(因利往往在近處,讓人激動;害在遠處,讓人心存僥倖)→別去做利益極小,但隱患極大之事。 #離間計 外部競爭者打破競爭的邊界,參與到內部競爭去了。 如何不要被離間計影響?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因此僅可靠領導自己的人格和胸懷。 因人性的弱點就是親人間的恩恩怨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 -和敵人關係簡單,就是利益之爭,社會競爭機制 -和親人間則是愛恨情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3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孫子兵法真正的智慧:不戰而勝的計算哲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 領導力 × 智慧之道
你以為《孫子兵法》是在講「奇謀詭計」嗎? 事實上,它是一門關於計算、準備與理性決策的深邃智慧學。 華杉老師在《孫子兵法》講解中指出: 「計篇」中的「計」,不是「計謀」的計,而是「計算」的計。 這正如現代企業策略中的 SWOT 分析—— 勝負,來自可量化的實力,而非偶然的奇計。 🧭 核心觀念:從「先勝」到「不戰」 1️⃣ 先勝而後戰: 勝利不是戰場上爭來的,而是戰前已確定的結果。 2️⃣ 不戰而勝: 當實力與準備壓倒性優勢明確時,對方會自動屈服, 兵不血刃即能達成目標。 3️⃣ 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真正的高手,沒有驚險故事—— 因為勝利早在開戰前,就已被設計好。 ⚖️ 五事七計:勝利的邏輯架構 五事:道、天、地、將、法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執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這是古代版的「戰略分析系統」, 教你在任何局勢中計算風險、評估優劣、掌握勝算。 🧠 領導者的五德:智、信、仁、勇、嚴 但五德並非獨立,而需兼備平衡: 專任智則賊 固守仁則諾 恃勇則暴 令過嚴則殘 最重要的兩個根基是: 「廉」與「明」——清正廉潔與洞察明察。 賞罰分明、公正透明,才能真正服人。 💡 結語 《孫子兵法》的終極智慧,不在於戰勝他人, 而在於準備、計算與心性的修煉。 它提醒我們: 勝利的關鍵,不在戰場,而在思維。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智慧的最高境界。 🔖【Hashtag】 #孫子兵法 #華杉講透 #不戰而勝 #領導力 #智慧之道 #戰略思維 #決策力 #職場智慧 #思維進化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Test】 #測驗: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79180961-fb56-43fc-ab38-6bcb548a8eee #閃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9174224d-bd79-475b-96a4-8a999bec6237?artifactId=615fca24-158c-4de9-ae32-14a054b314a2 🔖【Prompt Log】 BOOK:華杉講透《孫子兵法》每日摘錄重點(114.10.23) #孫子兵法 -華衫認為指的不是奇謀巧計,而是計算的計,類似我們現在講的SWOT分析。(∵孫子兵法本質不是講奇計得勝的書,而是講實力決勝的書) -計算實力的科目:五事七計,而知勝算如何。 -五事:道、天、地、將、法。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執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案例:三國諸葛亮,很會用奇謀巧計得勝;但用孫子的五事七計就不及格了,為了一個夢想、情節、興師動眾,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勞民傷財。 -善戰者,無智明,無勇功真正的勝戰者,往往看來平淡無奇,沒有故事的。因此歷史上有名的戰略家都不是善戰者。 -孫子兵法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不是戰勝之法,而是不戰而勝之法;不是戰而後勝之法,而是先勝而後戰之法。 孫子兵法: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孫子對將的人格重要性的排序 -智能發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能立威 -不是單純的排序,也不是獨立的存在,必須五德兼備。(∵專任智則賊、固守仁則諾、固守信則愚、恃勇則暴、令過嚴則殘) #信: -信是一種機制,是一種人格力量。 -每個人都非常清楚,犯甚麼錯受甚麼罰,立甚麼功得甚麼賞。(徙木立信) -且要想辦法壤對方知道,否則你對他好,他不知道就跑了,心裡沒裝著,對方就沒法真信 *西點軍校-領導力的要求:心理裝著對方的利益,並有能力讓對方也清楚這點。 - 廉、明 將領是否聰明無法要求,但人人都會盯者自己的利益。 曾國藩:他認為天下大亂是因為積了幾十年該殺未殺知仁,所以以廉+明為基礎,智信仁勇嚴持續積累而得。(若無廉明基礎,則賞罰不明、己不服眾,智信仁勇嚴也是空的) #廉 -廉帳目公開透明、自己清正廉明、對下屬小款小賞且寬,人就服你。 #明 -明就是把屬下的表現一一看明,平時要逐細考核,這樣獎懲就能及時準確洽當。 -領導者不用你去衝鋒陷陣,不只關注事,要關注人,要對這事成了每個人發揮了甚麼作用要非常清楚。而是要分配公平、賞罰分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30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納瓦爾寶典》給人生的底層答案:致富、自由與快樂的真義
✨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主題:〈納瓦爾寶典讀書筆記〉 這一集,我們一起拆解《納瓦爾寶典》的核心智慧—— 從時間、天命、自由到快樂,這本書不只是「致富指南」,更像一場關於「如何活出覺知」的生命修煉。 💡 你會聽到: 為什麼「珍惜時間」比「保持忙碌」更重要? 為什麼「承擔責任」反而讓你更自由? 為什麼快樂不是追來的,而是「回到預設狀態」? 以及,如何在日常中練習「平靜是一種流動的快樂」。 這集不是速成法,而是讓你重新整理人生方程式的旅程。 如果你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那1%」,這一集,請務必收聽到最後。 💡智慧閃卡: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260617ca-a66e-4946-8d86-1003e719c6ec?artifactId=9d23c41f-e2f0-45d9-b5cc-0d310627ad92 💡寶典測驗: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260617ca-a66e-4946-8d86-1003e719c6ec?artifactId=6d5f6290-3a5e-4d91-a492-f234c7ec9ebe #納瓦爾寶典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阿塔閱讀 #自我成長 #心靈成長 #致富心法 #時間管理 #快樂學 #自由人生 #覺察練習 #冥想生活 #哲學思考 #思維提升 #成長型思維 #人生整理術 --------------------------- 『納瓦爾寶典』書摘Log #觀點 觀點來自於作者的人生經驗,總結為一條條的守則,供讀者參考。 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但也不用到完美主義,追求高CP) 具體的稱讚,籠統的批評。 世上最好的工作就是樂在學習的人在自由市場的創新表現! #時間 占用你的時間=偷你的錢;盡可能讓所有的零碎時間成為下個行動的累積! 珍惜自己的時間,那是你的全部,這不表示一定要保持忙碌,而是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就不是浪費時間。 (花了時間卻沒學到東西或賺到錢,那你在做什?別人快不快樂不是你的責任) 必須做的事就直接去做,為什麼要等? #天命 #有種觀點是世界終將寂滅,人類資產也終將不存,那存在的目的為何?可能是場好玩的遊戲,重要的是體驗你的現實。為什麼不用正面的方式來刻劃生命,畢竟你不快樂沒動能時無法幫到任何人的忙,只是在浪費你少少的人生時光。所以盡情享受吧、做正面意義的事、把愛散播出去、逗某人開心、珍惜當下、善盡本分。 99%的努力都是白費的,但倘若你一旦找到屬於你的那1%,請務必全力以赴! 人生大部分在追求最需要你的人或事,所以著重在你最重要、在意的事就好。 在還沒弄清楚希望的目標前,別把笨功苦勞當成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句話可能是錯的!) 每個人有動能的事情不同,你必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事。 -最難的不是做你想做的,而是知道你想要什麼 -勇氣不是衝鋒,而是不在乎他人怎麼想。 -你需要做的,只有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只做那"一"件事。若你不打算做你生命的主人,自然有人會幫你做主。(備戰才能止戰,敵人看你有準備而不擾你) -想改變已發生的事,是渴望。改變前帶來痛苦。所以慎選渴望。最一個最強烈的,不要太多,給自己目標、動機去實現! #致富: -收入=承擔責任+槓桿+獨特知識 -承擔責任=個人品牌+個人平台+承擔風險? -槓桿=資金+人力+智慧財產 -獨特知識=知道如何做社會還無法輕易訓練其他人做的事 -投資收益=買進持有+評估+安全邊際 -世上沒有快速致富的方法,不然就是別人再利用你賺錢。 做自己不用跟人競爭,你是獨一無二的(若你覺得你在跟人競爭,那你就只是在模仿~~) -把自己商品化 -財富:睡前時仍可幫你賺錢的資產。 -找出社會想要,但還不知道如何得到的東西+規模化 -優化系統(重複賽局),而非單一遊戲;生命的回報都來自複利。 -選擇合作對象首重誠信。 -最重要的能力:行銷+創造 #獨特知識: 可能是:銷售技巧、熱愛小說、天分、上手程度、特質。 具有技術性+創造性。(不是外包或自動化) 無法輕易學會的知識技能 追求真正的興趣+熱愛 是一種對別人來說是工作,對你來說是玩樂的事 通常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實作,而非學校教育。 #快樂 -你在這星球的每分秒都很珍貴,你有責任活得很快樂,並盡可能用最好的方式詮釋一切。 追求快樂:可以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快樂是一種選擇。 -中立狀態就是一種快樂的完美狀態。 -慎選少數對自己真正重要的目標,而不是無止境的慾望。 -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缺,回到預設狀態,當不再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快樂就在那~ -不去過度思考過去或未來,活在當下的狀態,面對接受現實,無欲求也不受苦。 -(整個世界原本就是這樣子,遵循著自然法則、因果關係運轉,僅有個別心靈讓自身呈現快樂與否,因人欲而產生完美與否) -我們以為自己是不變的,世界是可塑的;但事實可塑的是我們,世界多半是固定不動的。 -你不用對任何事都必須有反應,學會{漠視}不能掌控的事情來獲得平靜。 -要是這輩子就是說好的天堂呢?我們卻把大好的時光浪費了~ -快樂的人不是隨時都興高采烈,而是隨時都可以心平氣和地把事情講清楚。(修練隨時禪定) -焦慮沒關係,覺察焦慮探究根源。 #自由 心口合一 當你對別人說謊,你就欺騙了自己。 要絕對誠實,才能獲得自由 具體的稱讚,籠統的批評。 若你遲遲無法決定,答案就是否定的。 #禪定 平靜不是一種保證,一直在流動變化,是一種多數情況都能坦然接受生命的核心能力。 平靜是靜態的快樂,快樂是動態的平靜。 你隨時都能將平靜轉為快樂,但你大多數你想要的仍然是平靜,當你感到平靜,那你做每件事都會很快樂。 若你能靜坐30分鐘並感到快樂,那就成功了。 平靜不是解決所有外部事情,因為外部事情是無止境的。得到的唯一辦法,就是不在把問題當作是問題。 -努力讓自己停留在覺察模式,不去啟動負面情緒的狀態。(因為情緒有著強大的用途,除非必要,不輕易啟動) -不論結果如何,均能處之泰然,找到平衡與重心! #覺察 觀察每個念頭,自問為什麼會這樣想? #冥想 冥想就是把外在世界關閉,只聽自己的聲音。 健行是走路的冥想、寫日記是寫作的冥想、祈禱是感恩的冥想、沖澡是意外的冥想、靜坐是直接的冥想。 #忌妒 -忌妒是一種非常有害的情緒 不會因此而變好,只會變不快樂,但好的人依然很好。 -當你理解你想成為你忌妒的那人,就也要承擔他該身分你沒看到痛苦的一面,若你不願意完全換取成為那人的一切,那就沒必要忌妒他。 -不想成為任何人,只想做自己,擁有自己專屬的幸福,這樣的我,才是最快樂的。 #書單 作者推薦的前置學問:個體經濟學、賽局理論、心理學、說服技巧、倫理學、數學、電腦。 [事實並非表面所見、七堂簡單物理課] -結合物理、詩、哲學、歷史 [賽局理論]詹姆斯 [生命之書]、[全然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 [流浪者之歌]哲學經典 [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麥特 [不對稱陷阱]塔雷伯 [奧秘之書]、[偉大的挑戰] 奧修 很多冥想方法 [愛之道]安東尼.戴邁樂 [覺醒的你]麥克.辛格 [沉思錄]馬可斯皇帝 [塞內卡之道]. [醒思錄]李小龍 [獨立自主的個體]詹姆士 [先知]卡里.紀伯倫 [思考物理學]路易斯卡羅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威爾杜蘭 [妳一生的預言]姜楓楠 [潰雪]尼爾.史蒂芬 [最後的問題]艾西莫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27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忍讓、誤會與陌生人效應:當你覺得別人「惡意滿滿」,其實可能只是愚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惹惱,甚至懷疑對方「是不是故意的?」 但真相也許沒那麼複雜——這一集,我們要一起聊聊三個關於「理解他人」的思考工具: --- ### 🌱 一、忍讓的前提,是把事情想通 真正的忍讓,不是壓抑或生悶氣,而是「從心底想通」後,願意選擇放下。 當你能理解「對方的反應只是他的狀態,不是針對你」,你就能自在地說:「我命貴,我先退。」 --- ### 🧠 二、漢隆剃刀:別急著解讀惡意 有個經典原則說:「凡是可以用愚蠢解釋的,就不要用惡意。」 多數人做出奇怪或冒犯的行為,往往不是壞,而是「沒想清楚」。 這提醒我們:在判斷他人時,先別急著貼標籤,因為誤會的機率,遠高於陰謀。 --- ### 👁️ 三、陌生人效應:我們看不見的深層水域 每一個人的反應,都是過去經驗與情緒的總和。 有時候,一個小事件(例如被誤會、被攔停),只是壓倒對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別人表面看起來平靜,底下可能正翻湧著巨大的壓力。 因此,**與陌生人相處,保持距離與尊重,反而是最溫柔的理解。** --- ### 🪞 節目結語: 1. 忍讓前,先想通。 2. 別急著解釋為惡意。 3. 理解他人,是最難也最珍貴的修行。 這一集,讓我們學會用更寬的視角,去看待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與距離。 💡 跟著《閱讀與轉化方程式》,一起從閱讀中練習轉化,用更清明的心應對世界。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心理學 #情緒溝通 #人際關係 #自我成長 #漢隆剃刀 #忍讓 #陌生人效應 #溝通技巧 #理解他人 #思考練習 #思考力 #心智成長 #深度思維 #Podcast推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27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AI溝通心法大公開!Google提示語的「最高指導原則」與職場實踐**
親愛的聽眾,歡迎收聽【閱讀與轉化方程式】,我是主持人阿塔!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AI時代,你是否也曾對著ChatGPT或Gemini絞盡腦汁,卻遲遲得不到滿意的答案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掌握和AI「對話」的真正訣竅! 本集節目,阿塔將帶你深入剖析來自Google官方的「AI提示語教學指南」。 我們將用費曼學習法,以最淺白、生活化的方式,一起探索這份指南中的「最高指導原則」與「通用最佳解公式」。 你將會學到如何像與人說話一樣自然地跟AI溝通,如何具體下達指令(記得要用動詞喔!),以及為什麼提供充足的背景資訊會讓你的AI助理更聰明。 原來,一份有效的Prompt平均有21個字,而大多數人的卻不到9個字,這之間的差距將是提升生產力的關鍵! 我們還會分享如何將LLM當作你專屬的「Prompt編輯器」,甚至探討這些AI溝通心法如何在Google Workspace(Gmail, Docs, Sheets, Meet, Slides等)中實際應用,無論是優化文案、整理資料、提升會議效率,甚至發掘商業機會,都能讓你輕鬆搞定。 跟著阿塔的引導,我們不僅要「閱讀」知識,更要將這些AI智慧真正「轉化」到你的工作與生活中,成為你提升職場生產力、加速自我成長的秘密武器!準備好一起告別無效指令,讓你的AI助理成為真正的得力助手了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months ago
8 minutes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歡迎來到我的**思維肌力訓練場**!本頻道記錄個人如何將每日閱讀輸入 的知識,透過 AI 工具轉化為**有系統、可輸出的觀點**。跟著我一起鍛鍊思考核心,不再只是「有感覺」,而是能**清晰表達,減少思考撞牆**! Log: -114.5.23 頻道改名:閱讀與轉化方程式 -113.12.27 頻道名稱修改:和爸爸聊天 -原頻道名稱:澄晰閱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