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行軍篇】-13
行軍不是走路:搶地利、看跡象、渡河有術
1. 學兵法的痛苦:對手也會懂兵法;學博弈的痛苦是對方不懂博弈——結果可能被拖下水。
2. 做決策前做「僥倖檢查」:問自己:這決策有沒有在靠僥倖?有就再想。
3. 先佔地利 = 多幾分勝算:誰先占有利地形,誰就掌握機會。
4. 警惕草叢與密林的詭像:草叢可能是真伏,或是假裝的空城——偵查要細。
5. 渡河與水域戰:別在水邊迎敵;要讓對方半渡再擊;看水色(混濁、泡沫)判斷上游情勢。
6. 打仗的「舒服區」:避免高處仰攻、逆流而上、深草深入:遵循地利原則,順勢而為。
7. 博弈思維:對方不按規矩玩時,要調整期待與策略,別被拖垮。
你以為行軍就是「走到那、紮那」,其實行軍裡每一步都藏故事。
讀孫子行軍篇最讓人頭痛的一點:你懂兵法,但對手也不一定比你笨;更崩潰的是,你學博弈有時候碰到一個根本不懂博弈的人,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掉坑。
🔎 發決策前先做「僥倖檢查」──問自己:「我是不是在賭一把運氣?」
有僥倖就要重想,因為戰場不會幫你等運氣。
📍 行軍觀察要點(實戰備忘)
搶有利地形:先到高地、陽面、良好視野的人,勝算更高。
草叢與密林:不要只看表象,敵人可能在藏,也可能早就撤了——偵察必做。
敵人不佔高地卻列陣於平地:反常即有底牌,小心為上。
渡河要看水色:渾濁+泡沫=上游有暴雨,別急渡;若要殲敵,等對方半渡再擊。
地利原則:山不仰高攻、水不逆流攻、草不涉深處、平地慎入空虛處。
🎯 小結:行軍要會看「跡象」與「反常」,把地利、天候、布陣當成你的情報;不要把理論當教條,活用判斷才是關鍵。
想把這些古訓搬到職場/專案中?簡單一問:「今天我站在哪個位置?我的對手在哪?他可能有什麼底牌?」答案會比你想像的有用很多。
#孫子兵法 #行軍篇 #華杉講透 #地利 #渡河戰 #半渡而擊 #偵查伏兵 #策略思維 #僥倖檢查 #博弈思維 #職場兵法 #決策方法 #戰場觀察
📌 內容聲明與免責條款
聲明來源: 本音訊/影片內容是基於我本人(本頻道主)上傳的特定資料,並使用 NotebookLM(Google 提供的 AI 工具)輔助生成。
內容中已保留 NotebookLM 的浮水印/標誌以示歸屬。
使用限制: 此內容僅供自我學習與一般參考交流之用,嚴禁未經授權將其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或大規模再製發布。
專業建議免責: 本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形式的專業建議(例如:法律、醫療、財務或投資建議)。
觀眾應自行判斷並獨立核實資訊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版權責任: 所有生成內容均基於使用者(我本人)上傳的資料。使用者需自行確保上傳資料的合法性。
因使用或參考本內容而產生的所有法律責任(包括但不限於版權侵權、資訊錯誤導致的損失等),
皆由觀眾/使用者(您)自行承擔。Notebook LM 及其提供者不對生成內容的準確性或合法性負任何責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