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拆開〈地形篇〉和「選鋒」兩大主軸,聊聊為什麼真正會帶兵的人,都懂得「不照做」、不硬打、會等時機、能選出最強的人放在最前面。
一、地形:不是地貌,是勝負的角度
孫子把地形分成六種:通、挂、支、隘、險、遠。
精髓只有一句:知道哪裡能打,比想著如何贏更重要。
名將的共同特質就是:察地形、懂撤退、先佔高陽、敵不來我不打。
不作死、不硬拚,才有下一次的勝算。
像李世民、鄧艾這些級別的人物,都會親自看地形、反覆模擬,讓勝利不是賭運氣,而是算出來的。
二、六種「會讓軍隊自爆」的徵兆
走、馳、陷、崩、亂、北——全都是將領的問題,而不是天命的問題。
用錯兵、帶錯隊、判斷錯、指揮亂,就是敗道。
三、帶兵:把士兵當孩子,但不能讓他們變驕子
能帶兵的人,既保護下屬,也能用下屬。
光疼,卻不會用、不能令、不能治,那叫溺愛,不叫領導。
四、勝算要湊齊「三個知道」
知道己方能打、知道敵方能打、知道地形能打。
少一個,勝算只剩一半。
五、選鋒:隊伍一定要有矛尖
領導的工作不是單挑,是訓練士兵。
要挑最強的人當先鋒,給榮譽感、給位置,他們才會真正發光。
有能力但沒威望的人,就是優秀副手,不必硬推到第一線。
今天帶大家走進〈孫子兵法.地形篇〉,聊聊打仗、帶隊、做專案都適用的底層邏輯:
真正的高手,不是猛衝的人,而是知道「什麼不能做」、懂得等待的人。
地形六種、敗相六種,看似講打仗,其實講的是判斷力:
先佔好位置、保持主動、敵不來我不打。
不作死,就不會死;不急躁,才能贏到最後。
下半段我們談「選鋒」:
領導的責任是挑出最強的人,給他榮譽、給他位置,讓隊伍有真正的先鋒。
有能力但沒威望的人,是優秀副手,不必硬推到第一把交椅。
帶隊伍,不能示弱,也不能亂寵。
懂地形、會判斷、能選鋒,才能帶隊無往不利。
#孫子兵法 #地形篇 #選鋒 #帶兵之道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 #地利與勝算 #判斷力 #領導力 #先鋒部隊 #致人而不致於人 #不作死就不會死 #戰略思維 #思考角度 #行軍智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