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f0/da/d2/f0dad2da-6886-334d-a0da-47bc35b2822d/mza_4930994724554364722.jpeg/600x600bb.jpg
救生日常
蕉哥
263 episodes
2 days ago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service@likeafis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ports
RSS
All content for 救生日常 is the property of 蕉哥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service@likeafis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ports
https://files.soundon.fm/1601439674624-a135e7a6-91a3-4360-8003-911a1b4a61aa.jpeg
新聞報報 #220|只用單手可以做踩水嗎/屏東霧台玩待援撞山壁​/水深不是判斷危不危險的標準
救生日常
9 minutes
2 months ago
新聞報報 #220|只用單手可以做踩水嗎/屏東霧台玩待援撞山壁​/水深不是判斷危不危險的標準
哈囉~大家好,我是蕉哥。 上禮拜六鬼門開,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心中的想法與害怕。 不過比起鬼月抓交替,台灣在鬼門開的前幾天其實溺水意外一直不斷發生。有些人習慣把鬼門開水鬼抓交替當作發生溺水的原因,也有些人習慣把問題都怪罪於別人。 因應鬼門開,加上像一條魚粉專人數達到50,000人,要來特別慶祝一下: 從發布時間限時24小時,購買浮多力只要輸入折扣碼20250827,就享有9折優惠喔! ┄┄◇◆☆★◇◆┄┄ ⚡️ 本週精選內容 ▍只用單手可以做踩水嗎 踩水雖然頭在水面上,但你還是需要 憋住一些氣,會更容易浮在水面。 1、只用單手可不可以做? 當然可以! 只是你的手要置中,讓你的身體更容易平衡。 2、只用單手跟不用腳可不可以做? 當然也可以! 你會發覺蕉哥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要維持身體浮在水面上。 👉 完整影片:https://youtube.com/shorts/WSRV7QOCTMw?feature=share ★★★ 👨‍💼 新聞報報 ▍7人屏東霧台玩漂漂河,撞山壁落水爬灘地待援全獲救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獲報,有民眾一行7人從霧台玩漂漂河活動,至三地門鄉達來村隘寮溪岸時靠岸卻不敢移動,人員平安在岸邊等待救援。而後消防隊帶至舊達來橋,不須送醫。 ​ 警方初步調查,7人透過通訊軟體揪團,均有登記入山,今天到屏東霧台搭艇玩漂漂河,卻意外撞上山壁,7人全落水,自行爬至附近灘地求援,事故確切原因仍在釐清中。 ​ ┄┄◇◆☆★◇◆┄┄ ​ ​ 根據一位經常在南部協助水域意外救援的前輩表示,實際上發生意外的是泛舟活動,而不是漂漂河。(差的有點多耶…) ​ 我們從新聞內容也有看到,此次意外的團體是網路自行揪團,這種方式在從事戶外體驗已行之有年,但風險卻很高。 ​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對不認識的隊友有責任感,很多時候,主揪只是要找分母而已。 ​ 有些純揪團沒付費給任何一方的就算了,本應風險自負。 ​ 但有些主揪會以一樣名目收費 (開繩費、租裝備費等等)。有了營利行為,其實就不應該規避帶隊責任。 ​ 大家出去玩,不可不慎這種狀況。 這次幸運有消防救援,那下次呢? ★★★ 📒 好文章分享 ▍水深不是判斷危不危險的標準 前兩天才發生萬里桐有一對父子遇到離岸流,差點游不回來 (其實是已經游不回來),還好後來有SUP玩家協助脫困。 結果今天又發生在旗津海水浴場 (也是一個非常多人會去玩水的地方),一模一樣的案例。 ✅ 一樣是遇到離岸流 ✅ 一樣是家長跟孩子一起回不來 ✅ 一樣是水域玩家用衝浪板協助救援 其實從來不是水深到不到腰部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安全意識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說我只是來踩踩水,又沒有要去很深的地方。為什麼需要救生衣或其他裝備? → 因為那些出意外的人的想法就跟你一樣 → 很多也都只是覺得自己來踩踩水、帶孩子來踩踩水 但事情的發生就是跟你想的不一樣,因為人有自己的想法,不然早就天下太平沒有意外發生了。 尤其是小朋友,如果講了都會聽話,那他就不是小朋友了。小朋友的水深到腰,跟大人的水深到腰差很多。 大人身高跟小朋友不同,腰到口鼻的距離不一樣,所以判斷方式也會不同。 所以我判斷要不要帶浮具下水的標準很簡單:沒有辦法在海邊不戴蛙鏡游超過100公尺的人,建議都帶浮具下水。 -- 📣本週水安小知識 🌊 離岸流如何成功脫離 /// 📌「像一條魚LikeAFish」 官網:https://likeafish.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belikeafish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likeafish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救生日常
救生日常是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的podcast 節目,我們會在節目中分享救生的日常、分析最近的溺水事件、以及談談最重要的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 👉 像一條魚:https://likeafish.com.tw 👉 E-mail:service@likeafish.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