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ource116/v4/c8/45/93/c8459353-64ac-e508-284a-46e5417bce78/6c47f78b-867b-4590-99a8-acaab748f092.png/600x600bb.jpg
成大人聲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36 episodes
9 months ago
成大人社中心「臺灣學」計畫系列活動之一, 「成大人聲」以南方視角激盪出議題的討論空間, 探索並集結人文社會中的各種具體或抽象的聲音。 --- 生活中的發生也是發聲, 敬邀您與成大人一同啟發思想,創造影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RSS
All content for 成大人聲 is the property of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成大人社中心「臺灣學」計畫系列活動之一, 「成大人聲」以南方視角激盪出議題的討論空間, 探索並集結人文社會中的各種具體或抽象的聲音。 --- 生活中的發生也是發聲, 敬邀您與成大人一同啟發思想,創造影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Science
Episodes (20/36)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3-1 「照亮戲劇的華燈:府看臺南現代戲劇」_@劇浪 ft. 許瑞芳
提到台南戲劇你會想到什麼? 是否曾想過讓劇場紀錄你的故事? 成大人聲 ✖ @劇浪 合作單集 .ᐟ.ᐟ.ᐟ 🌊🎭🎧 說到臺南戲劇,就不得不提解嚴前後最受矚目的在地劇團一一 #華燈劇團 。本集節目邀請華燈劇團( #台南人劇團 的前身)創團成員、現任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的 #許瑞芳 副教授,分享創團緣起及後來出走台南的心路歷程,帶我們一窺臺南現代戲劇與華燈劇團一同成長的歷史,並分享 #應用戲劇 在臺南蓬勃發展的原因。 ⋆⸜ ⚘ ⸝⋆ 1987 年 由紀寒竹神父點亮的華燈 在時代洪流中仍熠熠生輝 讓我們在迎來府城四百之時 將說不完的故事解構、重組 藉由充滿魅力的臺南戲劇 拉近你我與這城市的距離 ⋆⸜ ⚘ ⸝⋆ 主持人:劇浪團隊 對談人:許瑞芳老師(曾任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現任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 🔗 府看府城官網:www.tainan-400.com 🔗 劇浪滔滔Podcast:https://reurl.cc/WDAlvk
Show more...
2 years ago
49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3「府城百年戲影,臺南的劇場表演與城市空間」feat. 厲復平
百年來的臺南,從廟會節慶、劇場表演、電影播映到城市空間裡的 #現地演出,戲劇的內容、形式與風格都經歷了諸多流變,臺南的影戲也從豐厚的歷史背景中發展出非常多元的風貌🍃 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國立臺南大學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的 #厲復平 副教授,在 #府看府城 一系列探索百年民生的視野中,為我們提供戲院、劇場和城市空間的觀看角度👀 1:50 戲劇化的跑道轉換💥 投入臺南戲劇研究的緣由🎦 8:24 從傳統風格到昭和摩登✨ 戲院的命名與位址📍座、台、館差在哪? 20:50 寺殿式的宮古座🏮趕上世界潮流的世界館🌐 戎座→戎館→新戎館? 26:10 新劇、外國舞團、甚至少女歌劇?💃🏻 戲劇內容的變化和戲院的多元功能! 34:25 城市裡的故事!戰後的戲劇發展 ⏩ 戲劇✖️臺南的城市空間 🔗 府看・府城:https://tainan-400.com/
Show more...
2 years ago
49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2「老字號探新路,錦源興百年布莊」feat. 楊子興
💥「府看・府城」系列 Podcast,在迎接臺南建城四百年之際,帶您發掘百年的食衣住行育樂,與各行各業的在地嚮導走入歷史街區,感受府城的百年文化魅力。 本集節目中和我們一起 #府看府城 的,是臺南在地創業家楊子興。子興不只是 #錦源興布莊 的第四代負責人,更身兼設計師、策展人、文史工作者和 podcaster。 我們特別邀請子興從他的 Podcast 節目 #小南生 轉移陣地來到 #成大人聲,和我們聊聊百年布莊的歷史,聽小老闆談老字號如何走上新路,以及他對於文化藝術產業的想法與願景。 🔗府看・府城:www.tainan-400.com 🔗小南生 Podcast:https://reurl.cc/GKdR4v
Show more...
2 years ago
46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1-2「面臨情緒風暴別害怕,學生會替你撐傘!」ft. 成大學生會
「該起床重複昨天囉!」 每天宿舍-上課兩點一線 報告考試摧殘 心累ㄌ怎麼辦🥹 現在有✨️心理調適假✨️ :心理假?能吃嗎?直接翹課不就好 :會通報導師?還是先不要ㄅ 這一集的成大人聲,邀請到成大學生會來聊一聊新上路的心理假,如何讓我們合法在家躺躺,休息一下再出發🛌 我們還有哪些資源可以用?可以怎麼用?怎樣能更好用? 在校園心輔議題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面臨情緒風暴時,可以善用校內的心輔資源,拉自己一把。 學生會推廣政策需要時間去蒐集意見、跑校園RPG,各點擊破後,才能有現在看到的改變。 這些都很難,但我們一起努力。
Show more...
2 years ago
21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1-1「當心靈『感冒』了,我們該怎麼辦?」ft. 廖聆岑
大學生都在玩,有什麼好壓力大的? 去諮商會不會濫用資源、小題大作? 諮商只靠「聊天」就能幫我解決煩惱嗎? 你也有過這些煩惱嗎? 本集 #成大人聲 由成大學生團隊製作, 邀請到成大心輔組的 #廖聆岑 心理師, 和我們聊社會對心輔議題的誤解, 以及情緒背後的意義, 陪伴我們一起用正確的角度, 看待心理面臨的每個挑戰。 ✨️情緒不是負面的,它是一種訊號✨️ 身體會受傷生病,心也會。 學習之餘,我們都要好好照顧自己,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Show more...
2 years ago
40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1「一人一線,串連校園心理安全網」ft. 余睿羚
忽然刮起的風吹走了五月, 也捎來了我們的 Podcast。 好久不見的 #成大人聲, 在今天再度和各位雲端相會。 本集節目, 我們很開心邀請到 #余睿羚 副學務長, 來和大家聊聊成大校園裡的心理健康, 以及在成為友善校園的路上, 成大如何串連各個單位推行配套措施, 心理調適、夜間諮商與心理師駐點, 又是如何相伴你我左右。 同時, 身為行為醫學所教授和臨床心理師的睿羚老師, 也說明了 #臨床心理 與 #諮商心理 的區別, 以及諮商與輔導轉介的分級制度。 🌙 即便無能杜絕人生中的低潮與挑戰, 在我們的校園各處, 其實仍有著許多願意接住彼此的存在。 六月第一個夜晚, 就讓睿羚老師溫暖的聲音陪你度過:) #成大人聲 #心理調適
Show more...
2 years ago
38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0-2 「文學之聲:細聽文學聲聲慢」_第五十一屆鳳凰樹文學獎 ft. 蘇敏逸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文學之聲—— #細聽文學聲聲慢 特別邀請成大中文系 #蘇敏逸 教授參與錄製.ᐟ 🔊成大人聲|EP. 10-2「文學之聲:細聽文學聲聲慢」_第五十一屆鳳凰樹文學獎 ft. 蘇敏逸 敏逸老師研究專長於中國現、當代文學與臺灣文學,授課時往往能透過出色的選文,引領同學明白文學之美;以講解、剖析身體的感官感覺,並藉由對外在環境的細膩描摹,進入作家與讀者幽微複雜的內心世界。 所有的作品皆是內心聲音的呈現,敏逸老師的課堂之中,時常能見同學偷偷拭去眼淚。文學的宣洩、療癒與昇華在老師的講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本集以許家菱〈#聽路〉和張愛玲〈#談音樂〉兩篇散文,透過敏逸老師的講解,從外界的聲音,進入內在的心聲,連結每個人心中獨特的生命意義,串起成大的文學之聲。 ❝ 文學聲聲慢:聽得緩、察得慢 音量大小不一、聲音快慢有致 讓我們透過不同的聯想和詮釋 探尋屬於自己內心的思緒念想 ❞ 🔗鳳凰樹文學獎:https://www.facebook.com/NCKUFHLA
Show more...
2 years ago
29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0-1「文學之深:古人的神回覆」_第五十一屆鳳凰樹文學獎 ft. 陳家煌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文學之深—— #古人的神回覆 特別邀請成大中文系 #陳家煌 副教授參與錄製.ᐟ 家煌老師研究專長於古典文學及其創作,授課時往往幽默風趣,卻又能寄與深意,以淺易近人的口吻,帶出其豐富的人生哲理。老師於課堂上分享己身的生命經歷,一句 #笑而不答心自閒 引發系上同學心中許多感觸。 得體、幽默的進退正是現在人所說的「神回覆」,本集以《世說新語》人物的故事開展、過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進行鋪張,由家煌老師引領大家一同前進古代,欣賞、品評古人流傳千古的應答佳話、人生哲思,藉以體會文學之深。 ❝ 透過「古人的神回覆」 能夠明白最淺的應對之宜 更能看清最深的應對之義 ❞ 🔗鳳凰樹文學獎:https://www.facebook.com/NCKUFHLA
Show more...
2 years ago
24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10「文學之生:鳳凰樹文學獎」_第五十一屆鳳凰樹文學獎
成大人聲 ✖ #第51屆鳳凰樹文學獎 第二波學生製作節目.ᐟ. 🌳成大文學之生—— #鳳凰樹文學獎 的緣起 「一個新的起步,輝煌的開始。」——出自1979《鳳凰集刊》 西元1973年,以一群滿懷熱情的中文系師生為首,力主學術自由,鼓勵創作風氣,共同創辦了「成大鳳凰樹文學獎」。 這群有志之士不僅為全國大專院校文學獎開啟了先聲,更為成大校園孕育了文學之生。 從此,「鳳凰樹文學獎」成為了成大一年一度的文學盛事,且坐擁著國內歷史最悠久校園文學競賽的里程碑。 如今,「鳳凰樹文學獎」來到了第五十一屆,期間克服了無數困難與挑戰。 而在講求創新與初心的同時,本屆帶著歷年所未見的「文學電台」前來與各位相會,與聽眾朋友一同追溯成大校園的文學之生。 ❝ 文學創作往往反映時下背景 本集透過追溯前人的作品 藉以開展鳳凰樹文學獎成立的時代 了解屬於成大人的文學之生 ❞
Show more...
2 years ago
11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9-3「聽見攝影的聲音」_林家同 ft. 高毅學長
成大人聲 ✖ #成大攝影社 首波學生製作節目正式上線!⚡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3「#聽見攝影的聲音」_林家同 ft. 高毅學長 主持人:林家同 對談人:蔡高毅/攝影社前任活動 本集對談的高毅不僅曾任攝影社的要員,也是動態影像創作社的一份子。 靜態攝影與動態影像創作有什麼樣本質上的區別? 攝影作品從創作到展示,又能激盪出哪些不一樣的創意和火花? 就讓我們跟著高毅的分享,從不同角度傾聽影像🎥
Show more...
2 years ago
14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9-2「踏過攝影的沉澱與洗禮」_林家同 ft. 阿沈學長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2「#踏過攝影的沉澱與洗禮」_林家同 ft. 阿沈學長 主持人:林家同 對談人:沈承霖/攝影社前任網管 成大攝影社獨有的 #暗研營,如何讓人發掘自己內心的聲音? 從按下快門到沖洗底片,在攝影的過程中自身經歷了哪些蛻變? 擔任攝影社幹部的歷練,如何影響看待事物的視角,又對未來有哪些啟發? 透過阿沈學長的分享,一同走過攝影者的心路歷程🎞
Show more...
2 years ago
17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9-1「覺察與靈魂共鳴的影像」_林家同 ft. 施博泰
成大人聲 ✖ #成大攝影社 首波學生製作節目正式上線!⚡ #傾聽攝影 系列, 由成大攝影社前任幹部林家同、沈承霖和蔡高毅擔綱製作。 攝影與 PODCAST 看似涉及兩種不同的感官體驗, 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共鳴和火花? 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集節目,細聽攝影的聲音! ✷ 聚焦視覺感受的靜態攝影,能與我們的五感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 除了按下快門與最終成像,攝影又能開啟什麼不同的心靈感受? 🎤成大人聲|EP. 9-1「#覺察與靈魂共鳴的影像」_林家同 ft. 施博泰 主持人:林家同/攝影社前任副社長 對談人:#施博泰/攝影社社師、踏溯台南課程講師 成大攝影社的大學長阿泰老師,在指導社課的這幾年來,將攝影結合臺南在地文化,推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課程,使參與者親身感受自己與影像的距離。本集節目中,阿泰老師將與我們分享一系列攝影行動的初衷與願景,並訴說攝影如何帶來反思與覺察。📸
Show more...
2 years ago
17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9「攝影的光學與敘事」ft. 古承宗
成大人聲系列 9 讓我們一起 #傾聽攝影 本集,我們邀請到成大法律系 #古承宗 老師 和我們聊聊攝影的光學與敘事✨ 在課間講述犯罪支配理論的古老師 更是位鍾情以 LEICA 相機支配光影的攝影師📸 就讓我們一起聽老師說說他的攝影故事 以及他透過攝影鏡頭捕捉的色彩與感觸 ❝ 相片既是單純紀錄 更是種藝術表現的形式 透過相機的觀景窗 感受攝影之外的美學與動能 ❞
Show more...
2 years ago
31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8-3「臺灣的兒童文學之路」_麥樂文 ft. 吳玫瑛
提到兒童文學, 是哪些作品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又有哪些童年時期的故事繪本, 至今仍令你無法忘懷?💭 文學系列最終集,讓我們一起回到過去 隨著成大台灣文學系 #吳玫瑛 老師的講述 了解 #台灣兒童文學 如何形成 且如何隨著台灣社會局勢的變遷 在六十餘年間發展出不同風貌 🧑👩📖 ❝ 經歷了戒嚴、解嚴、退出聯合國, 台灣兒童讀物何以成為兒童文學? 在國際事件和政策方向的影響下, 台灣兒童文學又如何進展與演變? ❞
Show more...
3 years ago
25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8-2「七分鐘羅曼史:文學裡的特約茶室」_麥樂文 ft. 黃資婷
文學系列第三集,人社中心特別邀請 同時擁有成大中文所與建築所雙博士 現任職於成大建築系的 #黃資婷 博士後研究員 與我們分享馬祖南竿島的獨特地景——特約茶室 🏚 ❝ 「七分鐘的羅曼史」如何發生在馬祖? 創作與實境對照下如何觀看真實地貌? 文學如何結合建築進行軍事地景轉譯? ❞
Show more...
3 years ago
30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8-1「府城的文學進行式」_踏溯台南 ft. 廖淑芳
延續系列 8 的文學主題 本集人社中心再度攜手踏溯台南 邀請成大台灣文學系 #廖淑芳 老師 透過 #佐藤春夫 #葉石濤 #蘇偉貞 三位作家的書寫 深入日治、戰爭到戰後時期的府城風貌 引領我們進入府城的文學時代 ⏮📖✨ ❝ 認識歷史的空間樣貌 不僅能從影像中得知 我們也能經由文學的視角 了解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 ❞
Show more...
3 years ago
20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8「從文學的聲音傾聽台灣」_麥樂文 ft. 李育霖
成大人聲第八集 邀請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李育霖 研究員 打開我們的閱讀感官 從文學的聲音傾聽臺灣👂📖 臺灣的社會裡存在多聲道族群, 而文字作為再現的媒介與載體, 除了能重現事件與情景, 更能夠再現弱勢的聲音, 其中包含小人物、邊緣與小眾的情感與心聲。 文學的聲音除了作者有意創造, 也不可忽視無意間產生的雜音。 雜音具有什麼功用? 能否透過雜音的建構, 重新思考台灣的主體?
Show more...
3 years ago
18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7「國際中的台灣:東突厥與台灣的距離」_麥樂文 ft. 侍建宇
成大人聲第七集 我們邀請國防安全研究所的 #侍建宇 副研究員 從東突厥/新疆研究的另類視野 思索台灣與世界不同邊緣社群的連結 西域、新疆、維吾爾; 突厥、東突厥、土耳其; 各式各樣的名稱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 從新疆的現況聯想台灣和香港的處境, 交互對照彼此的經驗, 探究人權與普世價值的關懷以外, 能夠從國際局勢中提取的觀察和警示。
Show more...
3 years ago
22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6-2「現代公民之路:醫學科普與政策溝通」ft. 鄭國威、黃于玲
#現代公民之路 系列第二集 我們延續前兩集的「醫療」與「公民社會」思路 邀請 #泛科學 知識長 #鄭國威 以及成大醫學系副教授 #黃于玲 老師 分享疫情期間 對於知識傳播及政策溝通過程中各種現象的觀察與分析🔬 🧼💉🔊 置身在假消息和喧譁眾聲中, 國威與泛科學團隊如何持續堅定推動科學普及, 更在疫情期間製作專業又平易近人的疫苗知識? 而從醫學社會學的角度觀察, 于玲老師又是如何看待政府的疫苗與公衛決策, 以及地方文化、政治氛圍與科學實證間的拉扯? 科學發展必然伴隨不確定性, 收聽本集,讓身為現代公民的我們, 一同在理性與感性中思考現象、探索真實。
Show more...
3 years ago
40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聲|EP. 6-1「現代公民之路:在地青年再發聲」 ft. Howard 吳展瑋、林佳玟
本集節目 我們邀請「好想工作室」創辦人、臺南市青年委員✨Howard 吳展瑋✨ 以及臺南市政府研考會✨林佳玟科長✨ 分享疫情期間投入青年事務的歷程 以及在生活中實踐的公民社會責任 🧑🏻‍💻📱🌐 現代問題當解以現代方法, 從深耕多年的南台灣資訊交流平台、 疫情期間的的口罩地圖、疫苗預約系統、 到青年地方創生與資訊人才培育, 種種當代公民之道, 是一同邁向數位公民社會的行前準備, 也是藉由困境精進解決難題的方式, 練習「成為更好的人」。
Show more...
3 years ago
21 minutes

成大人聲
成大人社中心「臺灣學」計畫系列活動之一, 「成大人聲」以南方視角激盪出議題的討論空間, 探索並集結人文社會中的各種具體或抽象的聲音。 --- 生活中的發生也是發聲, 敬邀您與成大人一同啟發思想,創造影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