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囉~你正在收聽的是《豆豆園長下班後》。
我是豆豆園長,一個白天在幼兒園陪伴孩子、放假也還在想孩子的園長🤣
這裡是溫馨分享教養,也是笑中帶淚的療癒小角落,跟大家聊聊教養與教育現場的真心話。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常常有家長半開玩笑地跟我說:
「老師,他在家都完全不聽我的,你一說他就乖得像天使!」
這句話讓許多爸媽無奈,也讓不少老師偷偷笑出來。
你一定看過這個畫面:
在學校,孩子收玩具速度快得像風;
在家裡,講三次、五次、十次,還在地板打滾。
在學校乖乖排隊吃飯、自己上廁所;
在家卻黏在你身上說:「你幫我~」
孩子不是不聽,而是——他在最愛的人面前,最放鬆。
在家,他知道你會包容、會理解、會等他;
在學校,他知道老師有規範、有流程、有同伴一起。
孩子在家裡的「不聽話」,其實是一種「安全感的展現」。
因為最靠近的人,才看得見最真實的他。
從幼兒發展來看,孩子在不同關係中會有不同的「角色定位」策略建議
✅ 策略 1:把家裡的規則「具體化」
不要說「快一點」「乖一點」。
要換成:「我們吃完飯就一起收積木。」
✅ 策略 2:用「預告」讓孩子知道下一個步驟
像學校一樣給孩子緩衝:「還有三分鐘要洗澡囉。」
✅ 策略 3:親師是合作關係
家長和老師是合作關係,而是孩子生命裡最重要的大人。
讓孩子感受到一致性,他會更安心。
如果孩子在家長面前「有不一樣的情況」,請記得——那是一種「我最信任你」的表達方式。他在你面前,才敢展現最真實的自己;而學校穩定的規則,是家庭的延伸,親師一起合作都是支持親子關係的力量。我想孩子在老師面前學規則,在爸媽面前卸盔甲。兩種狀態,都是真實的成長。」
謝謝你與豆豆園長一起在小角落裡聊聊,孩子不是選擇性聽話,而是在不同關係中,用不同方式尋找安全與愛。讓我們在理解裡,而是一起協助孩子,把規則與愛都放進生活裡。如果你喜歡這一集,歡迎訂閱節目,也可以分享給你關心的家長或老師喔~
我是豆豆園長,下班後繼續陪你走育兒~這條~不孤單的路。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