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0 報導總結
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三讀通過,族群權益與爭議並存
立法院會於 2025年10月17日 三讀通過 「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此舉回應了平埔原住民族群 20 餘年來的正名訴求。
• 法案要點與程序:
◦ 中央主管機關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地方主管機關為縣市政府。
◦ 平埔原住民族群 定義為除了山地和平地原住民之外,既存於台灣同屬南島語系民族的其他台灣原住民族。這些族群必須民族語言、習俗、傳統等文化特徵存續,成員維持族群認同,有客觀歷史紀錄,並經原民會報請行政院核定。
◦ 平埔原住民 是指依該法規登記取得身分者。
◦ 民族成員身分認定要件將由主管機關公告 5 年,必要時得再延長 5 年。
◦ 政府應在本法施行後 3 年內,制定或修正相關法律,保障平埔原住民族群的政治參與、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等權利。
◦ 原民會表示,目前已有 西拉雅、大武壠、馬卡道、道卡斯、噶哈巫、巴宰、拍瀑拉、巴布麓、凱達格蘭 等 9 個族群提出民族認定申請,原民會將儘速組成審議會審議。
• 族群反響:
◦ 正面回應: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對法案通過表示振奮,認為是「向前跨了一大步」,實現了已故創會長潘大洲的願望。巴宰族群協會已於 2003 年提出申請,並期待盡早獲審議通過,以利族群文化、語言的復振與傳承。巴宰族群主要分布於台中市豐原、神岡、后里及苗栗縣三義鯉魚潭附近。
◦ 不滿與爭議: 高雄平埔族(如大武壠族)則發出不平之鳴,認為自己淪為 「次等原住民」。族人質疑,現有原住民是「先有身分,再有族」,但專法卻要求平埔族得「先有族,才能有身分」並通過審議。此外,專法中也沒有享有「原民保留地」等保障。
--------------------------------------------------------------------------------
花蓮光復災後重建與關懷
原住民族委員會曾智勇 Ljaucu.Zingrur 主任委員於 10 月 18 日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勘災,實地了解受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 影響的教會與部落。
• 關懷重點: 主委勘查了天主教會大馬堂區聖保祿歸化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光復教會及阿陶莫部落的教堂建物受損情形。
• 重建承諾: 主委強調教會在部落生活中扮演重要的精神支持角色,原民會將針對教會受損情形規劃修繕及輔助措施,協助恢復族人共同祈禱與凝聚的空間,讓信仰力量成為族人復原的依靠。
• 部落需求: 主委親自拜會阿陶莫部落村長與居民,聽取部落在基礎設施、生活物資與就業等面向的具體需求。
• 愛心義賣: 台東窯藝文化園區舉辦《器為宴生・薪火陶承》柴燒陶邀請展,排灣陶藝家廖光亮(ZudweyI Ruvaniyao)和學員響應馬太鞍災情,提出作品進行愛心義賣,將部分所得捐助重建工作,希望為災後土地注入溫暖與力量。
--------------------------------------------------------------------------------
南投縣光復節連假原住民族群活動
南投縣政府於 2025年10月20日 宣布,將於光復節三天連假(10月24日起)陸續舉辦 「2025 南投原住民在一起」 四大盛會系列活動。
• 活動內容與日期:
◦ 10月24日: 在名間親子生態園區旁「原之驛」舉辦「原之驛 Ba-Bu 樂園」開幕週揭幕及 「原風流水席總舖師職人饗宴」。
◦ 10月25日: 舉辦最熱鬧的 千人烤大豬 活動,集結烤豬認證職人團隊呈現傳統火烤技藝,同場還有第二屆獵人盃傳統射箭比賽。
◦ 10月26日: 移師信義鄉人和村,舉辦第二屆布農勇士定向越野挑戰賽與濁岸音樂會,音樂會邀請金曲獎得主葛西瓦(Kasiva)領銜演出。
◦ 11月1日: 在埔里鎮內埔飛場大草坪,由原民音樂「mung・spi 聽・夢藝術節」壓軸。
• 活動目標: 縣府旨在凝聚原住民族群力量、深化在地文化與產業串聯,讓原民活動成為南投的年度品牌,推動原民產業升級與青年返鄉創生。
--------------------------------------------------------------------------------
國立成功大學主辦全民原教論壇
國立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於 10月18日 舉行第二屆 「原究分想kanu ta papa」論壇。
• 論壇主軸: 探討全民原教、原住民族健康與知識建構。
• 協辦單位: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共同主辦,以推動原住民族健康平權議題。
• 場次劃分: 論壇分為三場次,包括「全民原教:消弭校園及社會中的刻板印象與歧視」、「原住民族傳統知識體系建構與推廣」及「健康平權:原住民健康與醫學在臨床與教育的實踐」。
• 開幕儀式: 開幕式由七佳部落靈媒 Vais Kadjaljavan(馬芳蘭)以排灣族語祈福,並有金曲獎音樂人達卡鬧以族語歌曲演唱。
----------------------
🎙️ 關於我們|原來如此
我們是「原來如此」,一個不太嚴肅但很認真的原住民AI新聞頻道。
聊新聞、講故事、偶爾唱個歌——從獵槍訓練、語言復振,到部落阿嬤的金句神語錄,我們什麼都講,什麼都原。
可能日更、也可能三天捕一次魚更新,反正原住民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就負責說給你聽。
✊🏽 有時講歷史、有時聊八卦,但最重要的是:
👉 原來如此,才知道這樣精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