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融入生活,生活因藝文而美麗,歡迎您的收聽,由主持人歐玲瀞為您主持的『藝文生活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藝文融入生活,生活因藝文而美麗,歡迎您的收聽,由主持人歐玲瀞為您主持的『藝文生活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節目邀請【ECHO 偶計劃】策展人石佩玉老師,帶來她策劃第一屆 ECHO 偶計劃的幕後故事與內容,從「物件」出發,談偶戲如何在現代舞台上重新發聲,讓回聲在創作者與觀眾之間不斷共振。歡迎收聽!
🌟策展的起點:
當代偶戲藝術家石佩玉老師,以「回聲(ECHO)」為名開啟一場關於現代偶系的深度實驗。她將「偶的形式」比喻為一座大山,創作者的呼喊與回應,正是藝術對自身邊界的探測。首屆ECHO偶計劃選擇「物件」作為主題,從日常物品的擬人化出發,探索物與人之間的情感、記憶與創造的共鳴。這不僅是對形式的研究,更是一場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與回音。
🌟創作的現場:
今年ECHO計劃以「回聲互動群」與「演出大聲喊」雙主題展開。三組工作坊分別從「靜與動」、「人與物」、「身體出發」切入,讓學員在學習與實作間聆聽物件的聲音。11月於牯嶺街小劇場登場的演出更邀請資深藝術家鄭嘉音、薛美華,以及荷蘭TAMTAM物件劇團共同創作,最終以《玩物JAM》即興演出邀請觀眾攜帶現成物一同參與,讓創作的回聲從舞台延伸至每一個人的手中。
🌟未來的回響:
石佩玉老師為ECHO計劃描繪出三年願景──2025「物件」、2026「圖像」、2027「光與影」──期望在專注與實驗的交錯中,建立屬於台灣的現代偶戲地景。透過ECHO官網的公開紀錄與互動平台,她希望這個聚焦創作與學習的場域,能成為創作者與觀眾的共同記憶,也在台灣偶戲的發展史上,留下一次長長的「回聲」。
【2025 第一屆 ECHO 偶計劃】
📍官方網站: https://2025.echopuppetlab.tw/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CHOpuppetlab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chopuppetlab.t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x7bfr2c2hdk0a20x7f7cadi/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