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一个撕裂的世界,一个愿意缝合的人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 21:39-40 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并不是无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对百姓说话。’千夫长准了他,保罗就站在台阶上,向百姓摆手,众人都安静下来,他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是被各样事物撕裂的。
只是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那么轻易可以发觉。
比如阶级。
当一个社会慢慢发展,分化,人们的生活会发生各样的变化。
当这个社会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人的境遇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比如你努力读书,你勤奋工作,你全力奋斗。在这样的阶段,阶层是流动的,你因为自身的努力能够向上流动,也可能因为自身的闲懒与堕落向下流动,所以虽然人们生活各有不同,但是各有各的追求,也各有各的坚守。
但是如果从阶层的分化演变为阶层的固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比如古代的门阀,他们已经统治了整个社会,那么所有的权力都会在这几个屈指可数的门阀之间流转。
比如唐朝的皇帝虽然是李家人,但是皇后是要轮流产生的,比如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等等。
当然,那些高官们也是要从这些世家门阀里面产生的。
夸张到什么地步呢?唐朝有八位宰相是范阳卢氏,有十二位宰相是清河崔氏,有十五位宰相是博陵崔氏,有十七位宰相是京兆韦氏。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唐朝,如果不是出生在这些门阀之中,那么大概率你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在这样的阶级固化中,社会是会被撕裂的。
权力,富贵,荣耀是属于门阀世家的,辛劳,压迫,捆锁,规矩是属于寒门子弟的,门阀世家的儿女们怎么作,都能继续荣华富贵下去,寒门子弟怎么努力,都只能原地踏步,那么彼此之间只会越来越敌视,也越来越对立。
比如种族。
1994年4月6日,非洲卢旺达属于胡图族的总统朱韦纳尔 哈比亚利马纳的飞机在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罹难,同机的还有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第二天4月7日,卢旺达的两个种族胡图族与图西族就展开血腥的种族清洗。
广播里发出来的声音是:“让一切的愤怒都爆发出来吧!献血将喷涌而出!”
就在这一天之后,学校里的同学不再是同学,是势不两立的敌人。那些原来因为爱情而相聚的胡图族与图西族的恋人们将被仇恨撕裂。而更可怕的是,有许多的家庭爸爸是这个种族,母亲是另一个种族,他们又该如何?
这场因为撕裂而引发的大屠杀延续了3个月,卢旺达700万人口,有80-100万被杀死,占全国人口1/8。接近50万的女性遭受强奸,200万人逃离家园。
三个月后,卢旺达14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数的40%,因为大人们几乎被屠戮殆尽。
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卢旺达两族之间不可愈合的伤疤。
在今天的经文里,耶路撒冷城中的人们在怒吼,城市在骚动,空气里满是火药味与误解的气息。街道上,仇恨与谣言像烈火一样蔓延,人们并不想听解释,他们只想发泄、想抓人、想把愤怒投向一个对象。
世界撕裂的时候,总有一个共同现象:没有人想听,只想喊叫。
就在这样的场景里,保罗被误会,被抓,被暴打,被当成制造混乱的凶手。
千夫长甚至以为他是一个恐怖分子(参21:38)。
所有声音都在说:“他是坏人。”“他是麻烦。”“抬走他!”
然而在混乱的浪潮里,保罗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他请求发言。
不是为了辩护自己,不是为了推翻谣言,不是为了证明他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而是为了缝合这个被撕裂的人群。
保罗做了一件撕裂世界最难做的事:他说了一种大家听得懂的语言
当群众安静下来之后,路加特别记下:“他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
因为语言,是缝合关系的第一步。
他知道,若要缝合一个破碎的世界,
必须先走进对方的语境,而不是让对方走进你的情绪。
有时候,一句“我明白你很难过”,比“一百个道理”更有力量。
一句“我听得到你的恐惧”,比“你这样不合逻辑”更能抚平伤口。
爱,就是先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语言。
就像耶稣道成肉身,不是高坐天上说天国的荣耀,
而是走到我们中间,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说:“我爱你,你跟我来”
我们正活在一个日益撕裂的世界里,有无数的人与事想要将我们撕裂成一个个小团体。
社交媒体里面人们争论不休,问到你的时候不是问你怎么看,怎么想?而是问你挺哪一方?
如果你想跟他们讨论一下怎么看,怎么想,人家会说你真是闲的慌,我根本不在乎你的想法,我只在乎你跟我是不是一党!
各种社会议题层出不穷,但是要的不是结果,要的是你的态度。态度符合就拥抱欢迎,态度不同就怒目而视,还有亲人因此不同桌吃饭,生生一家人被撕裂。
意见被切割成标签,人被切割成阵营,一句话就决定了你是红的还是蓝的,你是绿的还是粉的。
人人都在喊,没有人愿意听。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也许我们可以:
当别人喊的时候,你愿意听;
当别人攻击的时候,你愿意理解;
当别人误解你,你愿意说他们听得懂的话;
当世界撕裂,你不成为裂缝,而成为针线。
因为主耶稣早已为我们缝下了第一针:
因祂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因祂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以弗所书 2:16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