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 22:3-4 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长在这城里,在迦玛列门下,按着我们祖宗严紧的律法受教,热心事奉神,象你们众人今日一样。我也曾逼迫奉这道的人,直到死地,无论男女都锁拿下监。
这世界上有许多人认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
2010年10月16日晚上9:40分,河北大学校园内,一辆黑色牌照为FWE420的轿车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区内飞驰,在经过校内超市门口时将两名女生撞飞,一名陈姓女生当天去世,另一位女生重伤。
事故发生后,车辆并没有停车,而是径直继续开往女生宿舍,将一名女生放下后,若无其事往校外开。
当被愤怒的校内学生与保安拦下时,他先去看看自己的车,抱怨刚才的事故弄坏了他的车,而当人群开始怒吼的时候,他轻蔑的说:怎么样呢?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
李刚是谁?
李刚是河北保定公安局北市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
撞人的是谁?
撞人的是李刚的儿子李启铭。
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对话与态度是因为无知与幼稚,绝对不是。
而是因为在他过往的人生里,因为他爸爸是李刚,他知道他真的跟别人不一样。对于他与他的家庭而言,这是一个并不需要修改的观念。
只是今天事情不凑巧,发生在人数众多的校园,又有网络的迅速传播,不然,“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仍然是有效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即毁了他自己,也毁了他父亲,因为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世界上有许多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的基督徒,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正直,都正确,都热心,都坚定,都火热,都圣洁。
于是他们看别人时嗤之以鼻,看自己时沾沾自喜。
法利赛人看见税吏时就说:神啊!感谢你!我不像这个税吏!
祭司们看到耶稣时就说:又是那个拿撒勒人,木匠的儿子,哪能与我们相比?
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这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人在看见神的儿子的时候,还能深信自己比耶稣还要更加优秀,更荒谬的是,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当他们看见与他们不一样的人时,那种抗拒,藐视是你纵使隔绝时空都能感受的到的。
有些传道人要用福音把这世界分成两边,他们与我们,好的与坏的。
但是保罗说:在本质上,我与你们是一样的。
保罗不是趾高气扬的去指责,他的意思是:你们的世界,我懂。因为我也在那活过。并且活得有滋有味。
保罗在人群身上看到自己。
那么的热心,但是热心没有方向。
那么的虔诚,但是虔诚错了地方。
他以自己的经历证明,那些面目狰狞的人,不一定都是恶毒的人,而是迷路的人。
福音是什么?
很多时候许多基督徒的福音是“你们要变得像我!”
但是保罗的福音是“我与你都要被神改变!”
他不是说:你们信吧!因为我已经信了!
他说的是:如果神连我这样的罪魁都能翻转,那么祂也愿意翻转你。
福音不是把人分成“我们”与“你们”,福音是把所有人都放在神的怜悯里。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你我皆罪人,只是光先照到了你。
为此感恩,别为此沾沾自喜。
罗马书 3:2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11月17日一个撕裂的世界,一个愿意缝合的人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 21:39-40 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并不是无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对百姓说话。’千夫长准了他,保罗就站在台阶上,向百姓摆手,众人都安静下来,他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是被各样事物撕裂的。
只是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那么轻易可以发觉。
比如阶级。
当一个社会慢慢发展,分化,人们的生活会发生各样的变化。
当这个社会处于健康状态的时候,人的境遇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比如你努力读书,你勤奋工作,你全力奋斗。在这样的阶段,阶层是流动的,你因为自身的努力能够向上流动,也可能因为自身的闲懒与堕落向下流动,所以虽然人们生活各有不同,但是各有各的追求,也各有各的坚守。
但是如果从阶层的分化演变为阶层的固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比如古代的门阀,他们已经统治了整个社会,那么所有的权力都会在这几个屈指可数的门阀之间流转。
比如唐朝的皇帝虽然是李家人,但是皇后是要轮流产生的,比如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等等。
当然,那些高官们也是要从这些世家门阀里面产生的。
夸张到什么地步呢?唐朝有八位宰相是范阳卢氏,有十二位宰相是清河崔氏,有十五位宰相是博陵崔氏,有十七位宰相是京兆韦氏。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唐朝,如果不是出生在这些门阀之中,那么大概率你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在这样的阶级固化中,社会是会被撕裂的。
权力,富贵,荣耀是属于门阀世家的,辛劳,压迫,捆锁,规矩是属于寒门子弟的,门阀世家的儿女们怎么作,都能继续荣华富贵下去,寒门子弟怎么努力,都只能原地踏步,那么彼此之间只会越来越敌视,也越来越对立。
比如种族。
1994年4月6日,非洲卢旺达属于胡图族的总统朱韦纳尔 哈比亚利马纳的飞机在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罹难,同机的还有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第二天4月7日,卢旺达的两个种族胡图族与图西族就展开血腥的种族清洗。
广播里发出来的声音是:“让一切的愤怒都爆发出来吧!献血将喷涌而出!”
就在这一天之后,学校里的同学不再是同学,是势不两立的敌人。那些原来因为爱情而相聚的胡图族与图西族的恋人们将被仇恨撕裂。而更可怕的是,有许多的家庭爸爸是这个种族,母亲是另一个种族,他们又该如何?
这场因为撕裂而引发的大屠杀延续了3个月,卢旺达700万人口,有80-100万被杀死,占全国人口1/8。接近50万的女性遭受强奸,200万人逃离家园。
三个月后,卢旺达14岁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人数的40%,因为大人们几乎被屠戮殆尽。
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卢旺达两族之间不可愈合的伤疤。
在今天的经文里,耶路撒冷城中的人们在怒吼,城市在骚动,空气里满是火药味与误解的气息。街道上,仇恨与谣言像烈火一样蔓延,人们并不想听解释,他们只想发泄、想抓人、想把愤怒投向一个对象。
世界撕裂的时候,总有一个共同现象:没有人想听,只想喊叫。
就在这样的场景里,保罗被误会,被抓,被暴打,被当成制造混乱的凶手。
千夫长甚至以为他是一个恐怖分子(参21:38)。
所有声音都在说:“他是坏人。”“他是麻烦。”“抬走他!”
然而在混乱的浪潮里,保罗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他请求发言。
不是为了辩护自己,不是为了推翻谣言,不是为了证明他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而是为了缝合这个被撕裂的人群。
保罗做了一件撕裂世界最难做的事:他说了一种大家听得懂的语言
当群众安静下来之后,路加特别记下:“他便用希伯来话对他们说。”
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
因为语言,是缝合关系的第一步。
他知道,若要缝合一个破碎的世界,
必须先走进对方的语境,而不是让对方走进你的情绪。
有时候,一句“我明白你很难过”,比“一百个道理”更有力量。
一句“我听得到你的恐惧”,比“你这样不合逻辑”更能抚平伤口。
爱,就是先说别人能听得懂的语言。
就像耶稣道成肉身,不是高坐天上说天国的荣耀,
而是走到我们中间,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说:“我爱你,你跟我来”
我们正活在一个日益撕裂的世界里,有无数的人与事想要将我们撕裂成一个个小团体。
社交媒体里面人们争论不休,问到你的时候不是问你怎么看,怎么想?而是问你挺哪一方?
如果你想跟他们讨论一下怎么看,怎么想,人家会说你真是闲的慌,我根本不在乎你的想法,我只在乎你跟我是不是一党!
各种社会议题层出不穷,但是要的不是结果,要的是你的态度。态度符合就拥抱欢迎,态度不同就怒目而视,还有亲人因此不同桌吃饭,生生一家人被撕裂。
意见被切割成标签,人被切割成阵营,一句话就决定了你是红的还是蓝的,你是绿的还是粉的。
人人都在喊,没有人愿意听。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也许我们可以:
当别人喊的时候,你愿意听;
当别人攻击的时候,你愿意理解;
当别人误解你,你愿意说他们听得懂的话;
当世界撕裂,你不成为裂缝,而成为针线。
因为主耶稣早已为我们缝下了第一针:
因祂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因祂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以弗所书 2:16 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借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
11月16日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每周一书 赵星帆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1月14日愿能看见彼此--苏运莹《生活倒影》--每周一歌 赵星帆
11月13日 “豺狼”为什么可爱?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 20:29 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
随着网络诈骗日益猖獗,越来越多的案件被公之于众。
不知道大家在看新闻报导的时候是否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许多受害者会把骗子当作最信任,最亲近,最值得托付的人,这里用到的三个“最”并无一点夸张。
因为在旁边劝阻的往往会有丈夫或妻子,儿女或父母,这些要么是夫妻之情意,要么是血脉之至亲,但是他们的话并没有什么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身穿警服的警察,银行的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劝阻受害者悬崖勒马,这些人代表着某种专业素养,拥着社会资源,但是总是有人一意孤行,执迷不悔。
当你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不知有没有问过“为什么”?
保罗对于豺狼的到来没有任何的质疑。
他甚至都不能期望教会能够看守好门户,让豺狼没有破口与漏洞可寻。
他说“必”有豺狼,这些豺狼不是只在外围巡游,也不是无处可以下口,它们将必定“进入你们中间”,它们会找到自己的一块领地,它们能够让羊群受它们的蒙蔽,它们会去伤害,去欺骗,去引诱羊群,但是羊群却不一定知道自己跟随的是一群豺狼。
保罗毋庸置疑是沮丧的,因为他洞察人性。
他说哪怕我在你们中间“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诫你们各人。”(20:31)但是这个教会还是会有人抛弃保罗与保罗的教导,跟随豺狼而去。
这又是为什么?
我想原因是:豺狼都更可爱。
无论是贪图钱财的诈骗犯,还是诱人进入歧途的豺狼,他们都有深得人心的地方,甚至远比家人,比真心爱护羊群的牧者更可爱。
他们不会让人害怕,至少一开始不会。
他们带着笑容,语气柔软,让人感到被理解,被接纳。
他们会夸奖你聪明,就算你明明已经被骗的分不清东南西北。
他们会给你肯定,哪怕你就要毁掉你的人生。
他们不要求你悔改,他们告诉你,你很好,你不需要任何改变。
他们不提罪与十字架,他们只谈幸福与成功。
他们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懂得迎合。
所以豺狼与羊群能够达成一种奇妙的默契:一个愿意讲“可爱”的谎言,一个愿意信“舒服”的假福音。
这就是保罗所说的:“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提后4:3)
保罗流泪警告的,不只是当年的以弗所教会,而是每一个时代的教会。
这节经文不是一个遥远的预言,而是一种持续的现实。
在每一个讲坛上,在每一个荧幕中,在每一条信仰短视频里,都可能藏着那看似温柔、实则吞噬的声音。
真正爱你的,不是让你舒服的人,而是让你靠近真理的人。
真正的牧者,不会迎合你的情绪,他只会引导你回到那位真正的牧者:耶稣基督。
当你遇见一个“可爱”的信仰版本时,请停下来问:这份“可爱”有没有代价?
它是引我向着十字架走,还是让我绕过十字架?
它让我更敬畏神,还是更崇拜自己?
那不是福音,而是糖衣。
那不是牧者,那是豺狼。
可爱,不能让你得救。
扎心,才能使你回转。
马太福音 7:15-16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11月12日 现代的以弗所广场,就在每一个屏幕里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19: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1636年,郁金香成为荷兰最热门的投资标的。
市面上到处流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这些消息从莱顿城到哈勒姆再到阿姆斯特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交易活动中。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在讨论某一种球茎是为什么稀有,是因为难以栽植还是因为颜色少见。
但是随着市场开始疯狂,热钱涌入,人们已经全然不在乎郁金香是什么?为什么值钱?会不会一直值钱这些最基本的问题。
人们只知道,买到就是赚到,今天100荷兰盾买,明天就可以200荷兰盾卖。
于是人们卖掉房屋,拿出所有积蓄,开始高利息借贷,因为再高的利息,都无法与郁金香的涨幅相提并论。
那一年,一颗郁金香可以卖3000荷兰盾,3000荷兰盾可以买八只肥猪,四只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奶酪,再加一条船。
而当时普通民众的家庭年收入是250荷兰盾。
所以如果你能在当时采访一下郁金香买卖大军中的普通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卖的又是什么?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怀着饱满的激情,将全副身家投入其中。
用我们今天经文中的格式来讲就是:他们中大半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只是因为市场如此火热,就将所有的一切都投入了进去。
1692年2月,当时尚属于英国的马萨诸塞州小城萨勒姆有两位9岁与11岁的女孩子出现了癫痫症状。
之后,又有几位女孩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束手无策的城镇医生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医术有问题,又不能给出解释,于是就说是因为有人用了巫术。
于是人们要求这些10余岁的女孩子们去指认到底是谁在他们身上施行了巫术。
有三位女性被指认是女巫,她们分别是一位印第安女仆,一位女乞丐,还有一位很少去教堂的本地女性。
恐慌慢慢蔓延,仇恨也慢慢蔓延,人们觉得谁都可能是女巫,那么也必定有男巫。
到1692年的5月,萨勒姆的监狱关满了被捕的巫师,以致于连波士顿的监狱也关满了。
这一年的夏天,人们涌到广场,高喊着口号,眼里冒着仇恨的火焰,兴高采烈的看着6位女巫被绞刑处死。
但是6个人怎么够呢?怎么能让大家满足呢?
于是更多的人被抓,更多的仇恨产生,更多的人被处死。
这场风波从1692年的2月一直延续到1693年的5月,不计其数的人被怀疑,被捕,几乎所有的流浪汉都被处死,总共19人被绞死,1人被用石头压死,5人死在囚禁期间。
当1693年的5月之后,如果你问萨勒姆的居民:你们知道你们为什么聚集吗?你们知道为什么杀人吗?
他们的回答也会是:他们大半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些,只是因为大家都做了,于是他们也做了。
那一天的以弗所城,广场上人山人海,空气中混杂着喧嚣、愤怒与迷惑。
有人喊口号,有人举旗帜,有人推搡咒骂,有人只是跟着人潮往前挤。
《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淡淡地写下一句,这一句话用的每一个字都很简单,但是读起来却令人心惊:“大半不知道是为什么聚集。”
他们激动,却不知道为什么;
他们愤怒,却不知愤怒要发泄去何方;
他们奔走呼号,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奔走,为什么在呼号。
那么炽烈的感情,却不知起于何处。
那么强烈的恨意,却不知是为了什么?
这才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2000多年之后,人们凭着手中的方寸屏幕。
一夜之间,能够将一个默默无闻之人送至举世闻名的人生巅峰。
也能将一位素有贤名的名人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声浪一波波汹涌而来,人们开始争论,开始呼喊,开始咒骂,开始仇恨。
但是你若问他,为什么?
我想,可能大概率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现代的以弗所广场,就在每一个屏幕里。
罗马书 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作者:赵星帆
使徒行传 18:6 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原文是血)归到你们自己头上,与我无干(原文是我却干净)。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衣裳抖一抖,抖掉过往的忧愁。
他们抗拒,我仍温柔,
他们毁谤,我心依旧。
言语如箭,刺透骨头,
我抖一抖衣裳,仍要向前走。
衣裳抖一抖,抖落一路的伤痛。
生命不能总在过往历史中彷徨停留,
前路虽未明,但进退都有神的时候。
我已尽责,无人能怨尤,
从今以后,我往外邦走。
尘土沾裳,是路途必有,
泪水湿襟,总想要回眸。
但主的差遣不容我停留,
抖去尘烟,前路有人等候。
衣裳抖一抖,用洁净的手,
心中不带苦毒,不吐咒咀的口。
人虽拒我,主捧我在祂手,
我只求祂的名得荣耀长久。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不再纠缠,不再强求。
主若要我转身,我便去往下一个渡口,
因为祂的计划,是更多的丰收。
衣裳抖一抖,是属灵的出口,
我不受挫折,不被怒火左右。
尘土再厚,也掩不住主的手,
祂要我清洁地走,生命不蒙羞。
于是我抖衣裳,心仍温柔,
仍为那拒绝的人祈求。
主啊,让我放下不必要的忧愁,
抖尽尘埃,仍朝着十字架走。
腓立比书 3:13-14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