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51。我在歐洲當交換學生。
我喜歡分享,說話也可以讓我解鄉愁。
如果有一些心得想跟我分享,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絡我:
Ins: 🔍51_ting
Mail: emilywu51podcast@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嗨,我是51。我在歐洲當交換學生。
我喜歡分享,說話也可以讓我解鄉愁。
如果有一些心得想跟我分享,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絡我:
Ins: 🔍51_ting
Mail: emilywu51podcast@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近幾個月的讀物分享📖💫
1.《商業人士必備的紅酒素養》
這本書比較像是讓初學者對紅酒產生更多興趣,讓本來就有概念的人,知道更多紅酒知識。
我屬於初學者,所以本書的資訊量以及內容,對我來說很困難,也很繁瑣,必須一邊寫筆記,才能看下去。我會把這本書當成工具書,未來有疑問就來翻它。
2.《三等車票》
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把這本書閱讀完~有近六百頁。
此書為真實故事,講述1969時,印度農村有一位富孀,膝下無子,並已罹患絕症,於是捐出所有的積蓄,想讓村子裡面的所有人去環遊印度,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張:三等車票。那時候的他們,活了大半輩子都不曾離開過村落,這對他們來說是從未想像過的事。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有好有壞,不容質疑的是,所有人都因為這趟旅程而有了巨大的改變。
這本書的故事是感人的,但我真的有太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導致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覺得煩躁。
村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開始躁動,對事情的未知讓他們不安,彼此之間容易產生摩擦。每個章節幾乎都是這樣,所以到後面閱讀起來很不耐,作者也會一直重複撰寫村民間的對話。
3.《Queen Victoria》
原本以為是純傳記,但作者筆法很好,看起來大多是有趣的,讓我更了解維多利亞女王一些。
4.《立體的鄉愁:董橋文摘》
第一次閱讀董橋的書,主要以隨筆為主。老師文筆極佳,知識的涵蓋範圍也真的很廣,但不對我胃口,
閱讀起來沒有特別開心。不過,部分章節還是挺有感觸。
書摘:
台灣的高樓大廈我都覺得陌生,只有小巷小弄裡殘存的紅門灰瓦不斷喚回前塵影事。評審聯合報散文獎的時候,我偏愛的竟是那幾篇描繪老字號和舊情懷的文字。對著語文,我聞到的是春燕身上的桂花香。
飲食口味既是文化的聯想,更是聯想的文化。
在一個地方住久了難免生厭,老想離開,想看看別的地方。
有斷處的空白才有流水的聲音。二十四小時抵死相纏,苦死了!
無風無浪的生命揮灑不出磅基的潑墨巨構。
5.《紅樓夢》
跟著白先勇老師跟讀完120回的紅樓夢,大致上了解故事內容&所有角色(光要記得人物關係就很難)
之後應該會開追1987版的紅樓夢戲劇,期待期待!
6.《夜遊:解嚴前夕一個國中女生的身體時代記》
寫政治、寫戒嚴、寫解嚴,街頭衝撞、女之混沌、性。大家都說八零年代「台灣錢淹腳目」,我的父母親那時正值青年,我喜歡那個年代的所有事物,但我對它的了解似乎嚴重不足,看完這本書,得以獲得更深的了解。
/
一九八六年,臺灣社會街頭狂飆,她白天讀書的國中,晚上變成黨外運動場地。機場事件喧囂,在機場工作的父親未帶回隻字片語。她得到一本印尼護照。
一九八七年夏天,解嚴。她在傭僕成群的印尼親戚家度過暑假。
一九八八年,五二○農運,立法院招牌拆落。她向老師「效忠」,交出自己的祕密。
一九八九年,詹益樺與鄭南榕在火中殞落,天安門事件在遠方流血。她和姊姊在DISCO外排隊看演唱會。
一九九○年,野百合學運。她渾然不覺。
九○年代中場,臺北市長選舉震天價響。她上大學、退學、重考、與男友同居於墮落街。打開的身體,始終不習慣的性。
一九九五年,臺海飛彈危機,她的父親「逃」回印尼避禍,卻避禍不成,母親飛赴南洋,拽回中蠱如木偶的父親。
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窮凶惡極之狼在北臺灣竄逃,入室強暴婦女的新聞不斷傳來,她獨自在外租屋,睡前緊盯窗口。
一九九八年,印尼社會動盪、大規模排華,親戚家的女孩渡海來臺避難。世紀末的臺北,喧鬧而奔騰……
長成於八○年代末,戒嚴的結界逐漸消散,校園裡威權保守依舊,她似乎能安順長大。一個國中女生天真的眼眸,看向街頭運動烽火連天的那些年,沒有悲憤沉痛,更多的是青春期的好奇張望,無知無畏摸黑夜遊。多年後她當了記者,重新補回那段歷史,校準時差,才發覺盡頭處若有光。
(以上文字截自讀墨官網簡介)
/
書摘:
解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插在秋海棠的每個角落。我依稀記得,剛上國中,我的作文還是這麼結尾。
我那時遠遠不懂貧窮旅行的真髓,不懂與第三世界文化衝擊的可貴,我是中產階級家庭養大的小孩,在臺北沒看過什麼泥河,沒聞過什麼刺鼻的氣味。
近年來流行吃養生健康地瓜餐,母親的額度早在匱乏年代用盡。
我對將要馳名海外的小籠包沒什麼印象,只記得店門口賣狀元糕的街邊攤販,小販熟練地將糯米粉填入官帽形狀的木製模具,再加入花生或芝麻餡料,表層再敷上一層白粉,放進蒸籠裡。同學間口耳相傳說大考前要買來吃,狀元糕出爐,掀開蓋子,煙霧迷濛旁人的眼。這盆地的溼氣,怎麼也蒸不散。
八零年代的色澤、聲響、味道如光瀑一般洩洪,那淺淺的刮痕對於一隻小螞蟻而言,也是跨越不過去的深谷。
我試圖申辦,哭腔隨之而來,上氣不接下氣,大口呼吸喘不過氣,載浮載沉將要溺斃。
一張眼到了八零年代,黑暗褪去,天光大亮,哭泣與耳語將會化為聲音與憤怒,發出鏗鏘的金屬敲打聲。
父母師長說的「努力考上好大學,未來一片光明」其實是一種催眠,夢醒了,夜歸被強暴的獨行女人,晚年窮困潦倒把自己掛在樹上的老人,這樣的礁石遍布於人生的澈流處,一次撞擊就粉身碎骨,黑幕降下。
人不能踩進同一條河流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預言沒有成為真實,並不是預言的失敗,反而是預言的成功。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二月去德國找老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
2.布魯塞爾好吃但好無聊。
3.阿姆斯特丹好多帥哥、薯條好好吃、但腳踏車事件bad,讓我氣噗噗!去荷蘭有沒有🍃、紅燈區分享。
4.英國簽證事件&那段時間好躁,T人都怎麼調整心態?真的沒有情緒可言嗎?
5.馬爾他在我心中已經和法國並列第一名了,海島國家小孩可能還是需要看到海。Pastizzi、Qassatat、Ftira都好好好好吃。
6.重返跑步,我需要多巴胺噴泉,但還是有點想談戀愛(tmi...)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二、三、四月都在幹嘛呢?為什麼這麼久都不更新?我在忙著跟自己好好相處!
下廚、學習好好吃飯、運動、睡覺、學習「平衡」。
2.陸續地接待了四位友人到我家,房租好值~
也讓我感受到大家不同程度的禮儀及家教。
3.跟著匈牙利阿公阿嬤一起看《浮士德》現代芭蕾舞劇,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次觀賞體驗。
4.在布達佩斯歌劇院裡,看芭蕾舞劇《曼儂》。
水晶吊燈到底值多少錢呀?發現匈牙利特有拍手謝幕法,還是其實歐洲都這樣?
推薦友人Eagle的頻道給大家🔍一狗人的武林
https://open.spotify.com/show/3qR8Ps0AlaSnsDqO4E5NZZ?si=PjRHaMb6QwK1bu4yoOfk3A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巴黎博物館對歐洲學生好友善,通通免費!
羅浮宮vs奧賽博物館。
2.Bonjour! Ça va?
法國人的堅持,請你先把問候禮儀做好!
3.法國迪士尼完全顛覆我對迪士尼的印象欸,
但這依舊是一個造夢的好地方呀!
4.Baguette、Croissant、Pain au chocolat,
我心目中的法國三寶,巴黎飲食分享,誤打誤撞挑到
好優質的麵包店&早餐~
5.巴黎的機場巴士搞毛啊!只能線上支付欸。
6.犯太歲又水星逆行的一月,終於結束了嗎?
但感謝一月的最後在巴黎,真是一場不散的饗宴。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錄完不小心被我刪掉了,懶得重打。
所以請大家自己聽,揪拍謝。
推薦書籍:《多謝款待》《進烤箱的好日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FreeHug?保加利亞第一課。
2.人真的不要做壞事,在保加利亞喜提人生第一張罰單。
3.在馬路中間下車,一個扭頭是與車同行。
4.保加利亞飯店的更衣室,是男女都可以進嗎?
5.有氧強無氧也強的人是不是很少,肌肉猛男奇遇記。
6.羅馬尼亞浴場淋浴間,真的是開放式欸。
7.Opodo驚魂記,但來歐洲好像沒什麼可以更糟了。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Respect各位通勤林口人。
2.我們是支語警察+國文小老師,請大家把「再」「在」打好,謝謝。
3.如果想體驗歐美氣氛,很適合去圓山晃晃~
4.台灣快沒有自己的文化了,完全被中國跟韓國文化佔據。
5.Eagle即將發起復興武俠小說運動!
6.呷飽沒?老一輩的問候方式!我好喜歡看大愛劇場,大家知道白色麻布上衣跟蕃薯籤嗎?
7.下一集來聊阿嬤吧,可愛又神奇的台灣生物。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近況分享,閒不下來的51一直買醉。
2.客運憑什麼放音樂啊,沒邊界感的人類。
3.我真的好討厭小孩,我以後可能會家暴小孩怎麼辦?
4.在克羅埃西亞老字號甜點店,偶遇熱愛台灣的識貨外國友人~
/
5.近期讀物分享!
讀物一《臺灣肚皮》書摘:
蛋黃最美的時候是流質狀態時,邂逅了熱氣騰騰的麵,恰似青春年華時邂逅了戀人 。
肚鱉、佛跳牆、通心鰻 ?「雞仔豬肚鱉」是套菜將鱉塞進雞腹,再把雞塞進豬肚;「通心鰻」切段取骨後的鰻魚內塞入冬瓜、火腿、筍燉枸杞。每次我去「金蘿萊遵古臺菜餐廳」吃飯,必點排骨酥、香炸芋條 。
附近的「明星西點麵包廠」有著全臺最濃厚的文學
氛圍,充滿了故事,其前身是幾個白俄人在上海
霞飛路開的 「ASTORIA咖啡廳」,大股束艾斯尼(George EIsner Constantin Enobche)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親戚,擔任皇家侍衛團長。艾斯尼
過世後,簡錦錐老闆為他保留二樓靠窗的老位置,桌上擺著一杯咖啡,一小盤點心。這才是講義氣的好漢。他不僅照顧朋友,也寬容作家,讓他們只點
杯咖啡佔位子一整天。青年的林懷民、陳映真、白先勇、三毛、施叔青、柏楊、隱地、季季都曾在這裡寫作。黃春明在裡面邊照顧長子黃國珍邊寫小說,《文學季刊》竟在三樓編輯。
咖啡廳自然是舶來品,卻已經內化為臺灣自己的味道。它總是透露出一種幽雅的燈光,和溫暖的氛圍,溫馨,優雅,自在,咖啡香中散發著人文氣息。獨自在裡面總是從事心靈活動,翻閱書報雜誌,寫作,或呆呆看著窗外的建築,樹影,和街道上的天光,等人 。
讀物二《走路:獨處的實踐》書摘:
何況所謂獨處,不在於身體是否單獨,而在於心靈是否誠實地閉門,獨對內在。
生活,不就是藝術的核心嗎?
做一件「超過」的事,通常也是獨處時與自己深度對話,才能完成。
/
6.《光露營就好了》讓我也好想去露營。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初體驗扒手之都地鐵,先嚇爛。我看起來應該不像觀光客吧!
2.巴塞隆納好奇怪的出閘門方式,為什麼要把我關起來?
3.在馬德里太陽門廣場的奇遇記,地球真的是一個聚落。
4.近期,搭飛機每次東西都被丟掉。
5.博物館不能拍照應該要標示更清楚才行!
6.空少以為我拿起手機拍他欸。
7.坐電梯又被雷了,還被中國人罵腦殘;)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社會議題寫論文,歐洲人真的不行。
2.社群媒體與政治體系,要考申論題了好緊張!
3.沈訂機票寫錯我的姓氏了,差點又要賠錢。
4.外國人也喜歡動漫,法國女人愛上咒術迴戰;
少男愛上晉級的巨人,cosplay!!!
5.小卡,以紙片來說很貴,以追星來說並不貴,
歐洲人也瘋韓團。
6.超市麵包好便宜喔!但要自己用手拿。
7.金木水火土,亞洲有自己的元素。
8.我差點又要引發台海之戰。
9.酒精?飲水機?傻傻分不清楚。
10.明天直接打大魔王關卡:巴塞隆納。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認識新朋友,台灣女人:嫻and萱!
2.近期所有課程都遇到白熱化,但我忘記分享完其他課,也許下次。
3.全世界最美咖啡廳:NewYorkCafe
4.誤打誤撞進入桃花源。
5.中國餐館溫暖我的胃,也是溫馨的存在。
6.為什麼今天所有人都接吻everywhere,Why??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1.家是什麼?
2.孤味、本日公休、總舖師都是看了心暖暖的電影。
總舖師金句:
「手是我們的,嘴是別人的,只要心歡喜,做出來的菜都好吃。」
「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他的插曲;在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
3.現在都在收集回收瓶子。
4.今天改了電信方案。
5.真的好不理解握手文化。
6.只有林口人玩紅綠燈會9+1嗎?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
歡迎大家來聽冗長的分享,希望我的聲音可以陪伴我的好友們:)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tbacuu0nr401ux15b8dmd6/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