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設計是在幫助使用者,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操縱他們?一個「好用」的產品,跟一個「讓人喜愛」的產品,差別又在哪裡?
歡迎來到 A4UX 讀書會!這一集,我們將深入探討《UX 設計聖經》中的七個關鍵法則 (25-31),從團隊的組成一路聊到設計的倫理界線。
▼ 在這集節目中,你會聽到:
團隊組成: 為何「多元化」團隊能創造更好的設計?這跟商業世界的「八二法則」如何平衡?
情境設計: 為何使用情境比螢幕尺寸更重要?從《今日美國》的案例看手機、桌機、平板的不同設計策略。
無障礙與易用性: 「路緣斜坡效應」是什麼?如何在易用性與美學之間找到完美的甜蜜點?
慣例與創新: 如何運用「蹺蹺板理論」,在「符合使用者預期」與「打破常規創造驚喜」之間取得平衡?
設計倫理: 我們是在「說服」還是「脅迫」使用者?從心理學技巧反思設計師不可迴避的責任。
閒置狀態設計: 為何連產品「沒在用」的時候都需要設計?從 Google Nest Hub 學習創造融入生活的體驗。
這不只是一場讀書分享,更是一次對設計師核心價值的深度思辨。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討論,為你帶來能夠馬上應用到工作上的設計洞見。
#UX設計 #使用者體驗 #設計師 #設計法則 #Podcast #讀書會 #設計倫理 #無障礙設計 #用戶研究
時間章節
00:00:00 開場 & 本集主題介紹
00:01:56 法則25:多元化團隊更容易解決問題
00:05:10 深度討論:多元包容的理想 vs. 商業現實的「八二法則」
00:08:34 法則26:情境重於尺寸 (從《今日美國》案例談起)
00:12:50 延伸討論:情境設計與 OMO (線上線下整合) 的關聯
00:14:50 法則27:無障礙與易用性設計 (路緣斜坡效應)
00:20:54 深度討論:如何在「易用性」與「美學」之間找到平衡?
00:23:14 法則28:跟真實世界保持一致 (不只是擬物化)
00:27:45 法則29:知道何時該打破常規 (蹺蹺板理論與120分的驚喜)
00:32:31 法則30:說服而非脅迫 (設計的倫理界線)
00:37:52 判斷標準:如何區分「說服」與「操縱」?(意圖/透明度/使用者福祉)
00:39:05 法則31:閒置狀態也要好好設計 (Google Nest Hub 案例)
00:43:36 本集重點總結回顧
00:45:41 留給聽眾的思考題:你如何在專案中創造「120分的驚喜」?
00:46:32 結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