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i讀書》──一本書,換一種活法。
這裡是我,一個熱愛學習、也喜歡說書的靈魂,開的一個溫柔而直白的小頻道。
我會在這裡,慢慢介紹那些我喜歡的書。不一定是排行榜上的爆款,但一定是在我生命某個轉彎處,曾經照亮我、提醒我、甚至狠狠戳醒我的那幾本。
因為我相信,人生會痛,不總是因為現實太殘酷,而是因為腦袋裡的東西還不夠多、還不夠深、還不夠自由。
讀書,不是高尚的姿態,是求生的本能。
是當世界逼你跪下時,你還能在字裡行間站起來的方式。
聽完如果喜歡,也歡迎自己去買一本實體書翻翻看,感覺會不一樣──
因為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靠近自己。
這裡沒有批判、沒有說教,只有一個人在夜裡說書給你聽。
你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從第一頁開始。
i讀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platforms
靈性煉金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fwubsttyp60801lxgb12w3/platforms
歌聲後的故事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platforms
菲你莫屬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
歡迎收聽《i讀書》──一本書,換一種活法。
這裡是我,一個熱愛學習、也喜歡說書的靈魂,開的一個溫柔而直白的小頻道。
我會在這裡,慢慢介紹那些我喜歡的書。不一定是排行榜上的爆款,但一定是在我生命某個轉彎處,曾經照亮我、提醒我、甚至狠狠戳醒我的那幾本。
因為我相信,人生會痛,不總是因為現實太殘酷,而是因為腦袋裡的東西還不夠多、還不夠深、還不夠自由。
讀書,不是高尚的姿態,是求生的本能。
是當世界逼你跪下時,你還能在字裡行間站起來的方式。
聽完如果喜歡,也歡迎自己去買一本實體書翻翻看,感覺會不一樣──
因為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靠近自己。
這裡沒有批判、沒有說教,只有一個人在夜裡說書給你聽。
你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從第一頁開始。
i讀書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platforms
靈性煉金術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rfwubsttyp60801lxgb12w3/platforms
歌聲後的故事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u9j2abhxx08225q7ajqow/platforms
菲你莫屬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

挺你所想!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中國信託銀行推出TISA級別基金,每月千元就能投資,
定期定額終身0申購手續費之外,
中國信託銀行提供「終身免收信託管理費」,
挺你省的有感!
了解更多 👉 https://fstry.pse.is/88sghh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背景音樂[認知非戰場]https://artists.landr.com/057829579507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當道德成為盲點
你以為自己是正義的,但其實可能只是自以為是。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用25年的研究告訴我們:道德判斷不是理性,而是直覺。就像騎象人只是替大象找理由,真正的主宰是情緒。政治與宗教之所以兩極化,正因我們都覺得「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想打破對立,先承認自己也是偽君子。
當你覺得自己站在真理的一方,很可能你已經失明。海德特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中揭露:道德像舌頭的味覺,有六種味蕾,卻讓我們彼此分裂。左派與右派、公平與比例、關懷與權威…都是真實存在的道德框架。問題是,當我們只看見自己的框架,世界就注定撕裂。那麼,如何讓「正義」不再成為我們的詛咒?
#心理學 #道德心理學 #兩極化 #正義 #JonathanHaidt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書籍推薦 #思維轉換 #社會觀察 #人性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