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後一哩路,你希望怎麼走?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鼻胃管痛苦不已,卻遲遲無法與家人達成共識。
.
直到醫療團隊協助,讓他回家、拔管、吃飯、和家人團聚,隔天安詳離世。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說:「拔管只需三秒,但促成圓滿需要三天。」
.
「居家安寧」讓末期病人不必在冰冷的病房等待最後一刻,而是回到熟悉的家中,由專業團隊定期訪視、協助止痛、提供24小時支援,讓病人能「回家去生活」,不再受苦。
.
同時,台灣也通過了《病人自主法》,讓每個人都能預先思考、選擇自己想要的醫療方式,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與醫療團隊討論。
.
👉 了解更多居家安寧與病主法,讓愛與尊嚴陪伴人生最後一哩路。
.
本集重點:
✎ 社區與居家安寧的發展
✎ 別等到最後一刻才回家,健保給付、24 小時支援
✎ 醫療現場的「同理」與「接納」
✎ 病主法上路:讓「我的選擇」真正屬於我自己
✎ 提早說出你的願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力量
.
主持人:蔡怡真
來賓:蔡兆勳/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 #居家安寧
.
📣推薦閱讀
別等到最後一口氣才回家!安寧療護轉型,提前2個月「準備告別」
https://reurl.cc/rKZmpx
.
|聯合報數位版 https://tinyurl.com/4bzfxzdb
|訂閱支持好內容 https://tinyurl.com/ynxye6fd
.
©聯合報系著作權所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