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TV & Film
Sports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36/5c/7b/365c7b3a-9de4-d0c3-58c7-e3095c99722e/mza_11957654413793074019.jpeg/600x600bb.jpg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郝安迪
6 episodes
2 months ago
郝安迪會談談家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自我覺察,還有個人成長很真實的經驗分享。 這是郝安迪在全人協會的線上讀書會精簡版,讓我們過『喜悅生活』。 一、改善溝通的關鍵: * 覺察自身的情緒和語氣: 溝通時,自身的情緒和語氣會影響對方接收到的訊息。要學會放慢速度,軟化語氣,觀察對方的反應。 * 避免使用「鱷魚語」: 「鱷魚語」是指表面上關心,實際上卻帶有批評或負面意圖的話語,例如「我愛你,只是...」、「我了解你,不過...」。要真誠表達自己的需求,避免繞圈子。 二、面對內心恐懼與創傷: *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的恐懼、假掰和過去的傷痛,是成長的第一步。 * 學習與清理: 透過學習、清理和耐心,可以逐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三、總結: * 無論是改善溝通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學習說真話,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is the property of 郝安迪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郝安迪會談談家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自我覺察,還有個人成長很真實的經驗分享。 這是郝安迪在全人協會的線上讀書會精簡版,讓我們過『喜悅生活』。 一、改善溝通的關鍵: * 覺察自身的情緒和語氣: 溝通時,自身的情緒和語氣會影響對方接收到的訊息。要學會放慢速度,軟化語氣,觀察對方的反應。 * 避免使用「鱷魚語」: 「鱷魚語」是指表面上關心,實際上卻帶有批評或負面意圖的話語,例如「我愛你,只是...」、「我了解你,不過...」。要真誠表達自己的需求,避免繞圈子。 二、面對內心恐懼與創傷: *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的恐懼、假掰和過去的傷痛,是成長的第一步。 * 學習與清理: 透過學習、清理和耐心,可以逐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三、總結: * 無論是改善溝通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學習說真話,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Mental Health
Health & Fitness
Episodes (6/6)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愛是選擇,不是感覺:從深度學習讀書會看見關係的「愛與和解」智慧
課程總結與學員互動回饋:愛的深度學習與生命反思 當一堂課程接近尾聲時,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在郝安迪老師的讀書會中,最後的這個段落不僅是知識的總結,更是生命智慧的昇華和學員們內在成長的見證。這裡匯聚了深刻的反思、實際的困惑、以及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展現了一個學習社群如何在愛的氛圍中共同成長。 生命的脆弱與愛的永恆 課程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時刻,是Andy老師分享他在山上看到一隻被車壓死的松鼠時的感悟。這個看似平常的場景,卻觸發了他對生命本質的深度思考。死亡,這個我們往往避而不談的話題,在這裡成為了理解愛之重要性的催化劑。 老師的話語充滿了哲學的深度:「選擇用愛溝通的人,最終能夠問心無愧,沒有後悔。」這句話不僅是對愛的溝通方式的肯定,更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詮釋。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無常時,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贏了多少次爭論,不是我們控制了多少人的行為,而是我們是否用愛對待了身邊的人。 這種反思引導我們思考一個震撼心靈的問題:如果今天是你和家人相處的最後一天,你會如何對待他們?這個假設性的問題具有強大的淨化力量,它能夠瞬間讓我們看清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什麼是微不足道的。當死亡的陰影提醒我們時間的有限時,愛便成為了最珍貴的禮物和最重要的選擇。 從理論到生活的深度轉化 真正的學習不是停留在理解的層面,而是要達到「吸收到細胞裡」的深度。Andy老師給學員們兩週的時間來練習「察覺別人的需求,察覺自己的需求,為它服務來滿足需求」,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業,而是生命轉化的實驗。 這種練習要求學員們在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中保持覺察,不僅要看見他人的需求,更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在的需求。這是一個雙重的挑戰:既要培養對他人的敏感度和同理心,又要發展對自己內在狀態的覺察能力。只有當我們能夠誠實地承認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什麼叫做「為愛服務」。 學員困惑中的智慧之光 課程中最動人的部分之一,是學員真誠地分享她面對朋友屢次被網路詐騙的困擾。這個分享體現了學習社群的可貴之處——每個人都願意將自己最真實的困難攤開來討論,尋求智慧的指引。 這個困擾具有普遍性:她的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被詐騙,每次損失都高達幾十萬。作為關心朋友的人,她自然會感到擔心和焦慮,想要透過控制和提醒來保護朋友。然而,這種善意的控制卻導致了關係的疏遠,朋友不僅聽不進去,甚至開始避開她。 Andy老師對這個困境的回應充滿了智慧和慈悲。他沒有給出簡單的解決方案,而是幫助學員理解愛的溝通的真正本質:「用愛溝通沒有保證對方會聽你的,沒有保證他們會做你希望的事。但愛溝通的結果是,當他們受傷時,他們會願意回來找你,因為你給了他們安全感。」 這個回答揭示了愛的溝通與控制性溝通之間的根本差異。控制性溝通的目標是改變對方的行為,而愛的溝通的目標是建立安全和信任的關係。當我們放下改變他人的執著,專注於提供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時,我們就創造了一個讓對方在困難時願意回來的安全港灣。 自我改變的起點:原諒與承認 老師強調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改變要從自己開始,從原諒自己開始。」這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際關係改善的根本法則。我們常常將注意力放在改變他人身上,卻忽略了改變的真正起點是自己。 當我們能夠原諒自己過去的控制行為,承認自己內在的擔心和害怕時,我們就開始了真正的成長。這種自我接納不是自我放縱,而是一種成熟的自我關愛,它為我們創造了改變的可能性。只有當我們不再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責時,我們才有能量去學習新的溝通方式。 惡語的最後提醒 課程結尾播放的音訊總結,再次強調了識別惡語的重要性。那些看似關心的話語,如果後面跟著「只是」、「不過」、「但是」等轉折詞,往往會將前面的愛意完全抵消。這種提醒不僅幫助學員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覺,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對溝通品質的敏感度。 學習社群的溫暖力量 整個課程最令人感動的,是學習社群所展現出來的溫暖和相互支持。 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再是孤獨的個人努力,而是集體的成長之旅。每個人的分享都成為其他人的養分,每個人的困惑都可能觸發其他人的頓悟。這種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長的模式,正是愛的教育的最佳體現。 愛的最終選擇 課程的最後,Andy老師留給學員們一個永恆的提醒:「愛是選擇,不是感覺。每一個當下,我們都可以選擇用愛回應生活。」這句話總結了整個課程的精髓,也為每個學員的未來學習指明了方向。 愛不是等待著被感受到的情緒,而是在每個當下都可以做出的選擇。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和困難,我們都有選擇用愛回應的能力和機會。這種選擇的力量,正是人類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我們能夠創造美好生活和關係的根本所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3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Andy老師的一天:在平凡中練習愛與覺察,打造滋養關係的香蕉、葡萄乾、洗碗槽時刻
Andy老師的生活實踐示範:愛在每個當下的選擇 理論與實踐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鴻溝。我們可以在課堂上侃侃而談愛的哲學,卻在日常生活中屢屢被自己的情緒和習性所困。然而,真正的智慧導師會用自己的生活作為教材,讓學生看見理論如何在現實中開花結果。Andy老師正是這樣的導師,他慷慨地分享了自己在8月22號這平凡一天中,如何在每個微小的選擇中實踐「以真誠的愛服務別人」。 從負面情緒中覺醒的勇氣 這個真實的故事始於一個看似不太光彩的開始——下午五點才從睡夢中醒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睡到快晚餐時間會引發強烈的內疚感和自我批判。Andy老師也不例外,他坦誠地承認自己一醒來就感到焦慮和內疚。然而,關鍵的差異在於他接下來的選擇。 許多人會被這種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要麼繼續自我責備,要麼試圖透過各種方式逃避這種不舒服的感受。但Andy老師展現了情緒管理的智慧——他選擇不讓這些負面情緒成為一天的主導力量,而是做出一個關鍵的決定:用愛來面對這一天。這個選擇本身就是一種修練,也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第一步。 香蕉事件:體貼與真誠的藝術 生活中的愛往往體現在最微不足道的細節中。當Andy老師想要享用麥片配香蕉的早餐時,他發現水果盤裡只剩下最後一個香蕉。這個情況對許多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致力於用愛生活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選擇時刻。 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考慮太太的感受——如果我拿了這個香蕉,她會不會覺得我不體貼?這種考量本身就展現了他對伴侶的關愛。但更重要的是他接下來的行動:在公告欄上寫下「bananas」,提醒太太需要購買,並加上感謝的話語。 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他的自我反思。當他察覺到「謝謝你為我所做的一切」這句話太過抽象、不夠真誠時,他勇敢地修正為更具體、更謙卑的表達方式,承認自己是受惠者。這種自我覺察和即時調整的能力,正是真誠溝通的精髓。 葡萄乾的轉念:從失望到感恩 吃麥片時的小插曲更是展現了內在修練的功夫。當發現沒有期待中的葡萄乾時,Andy老師坦承自己一開始有些失望,甚至想要批評。這種誠實面對自己負面情緒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勇氣的表現。許多人習慣否認或壓抑這些「不光彩」的情緒反應,但真正的成長來自於直視它們。 關鍵的轉折在於他如何處理這個失望。他沒有停留在批評和抱怨中,而是選擇重新聚焦,想起太太特別為他購買葡萄乾的貼心舉動。這個轉念的過程讓他從失望轉向感恩,從匱乏感轉向豐盛感。他察覺到「愛一直在身邊」,只是有時我們被負面情緒蒙蔽了雙眼。 洗碗中的服務精神 真正的愛不只是甜言蜜語,更體現在日常的服務行動中。面對水槽裡滿滿的髒碗盤,Andy老師可以選擇最省力的方式——把自己的碗隨便放著就離開。但他選擇了服務的道路,不僅按照太太習慣的方式整理餐具,還主動用手清洗那些不能放入洗碗機的刀具和砧板。 這裡最重要的是他的動機澄清:這不是出於恐懼或義務感,而是一個主動的愛的選擇。同樣的行為,不同的動機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能量和結果。當我們出於愛而服務時,這種行為本身就成為一種滋養,不僅滋養被服務者,也滋養服務者本身。 街頭觀察:愛與自私的對比 騎腳踏車穿越城市的過程中,Andy老師敏銳地觀察到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際互動模式。一個父親耐心地教導女兒打高爾夫球,給予信任和鼓勵,最終女兒成功獲得獎品。這是愛的教育,父親通過信任和支持創造了一個讓孩子成功的環境。 相對地,另一對老夫妻展現了完全不同的互動模式。丈夫只關心自己是否能獲得獎品,對太太的表現漠不關心。這種自我中心的態度,正是愛的對立面。通過這種對比觀察,Andy老師讓我們看見了愛與自私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呈現。 愛的回歸:心想事成的奇蹟 故事的結尾如童話般美好,但這不是虛構的童話,而是愛的法則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當Andy老師回到家時,發現太太不僅買了香蕉,還留下了溫馨的字條:「謝謝你做你自己」。這個結局印證了一個深刻的真理:當我們選擇用愛時,愛真的會以各種形式回到我們身邊,滿足我們的需求,甚至超越我們的期待。 這不是迷信,而是人際關係中的能量法則。當我們發出愛的頻率時,我們自然會吸引愛的回應。Andy老師一天中的每個選擇,都在向宇宙發送愛的訊號,最終收到了愛的回饋,形成了一個美好的正向循環。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愛不是高不可攀的抽象理念,而是可以在每個平凡時刻實踐的具體選擇。每一個當下,我們都有機會選擇愛,而這些微小的選擇,最終將編織成我們生活的美好畫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8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假好心真傷害?辨識「惡語」陷阱,學會真誠溝通,建立更深的人際連結
惡語的辨識與真誠溝通 在日常的人際互動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特殊的溝通現象,它表面上聽起來友善關懷,但卻讓聽者感到不舒服或被冒犯。這種現象被稱為「惡語」——不是我們傳統認知中那種直接的惡毒言語,而是一種更為隱晦、披著善意外衣的控制性話語。理解和辨識惡語,學會真誠溝通,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關鍵技能。 惡語的本質與特徵 「惡語」的概念挑戰了我們對於「好話」和「壞話」的傳統認知。它不是那種一聽就知道帶有惡意的粗俗言語,而是那些表面上包裹著關心、提醒或建議的話語,但實際上卻帶著控制、批判或操縱的隱藏動機。這種溝通方式的狡猾之處在於,說話者往往可以用「我是為你好」來為自己的控制行為辯護。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我在提醒你」這句話。當我們聽到這句話時,如果內心湧起被控制或生氣的感受,那麼這很可能就是惡語。因為真正出於關愛的提醒,應該讓人感到溫暖和被關懷,而不是壓迫和不舒服。這種感受的差異,正是辨識惡語的重要指標——我們的情緒反應往往比理性分析更能準確捕捉到話語背後的真實意圖。 惡語的偽裝術 惡語最具欺騙性的地方在於它精巧的「偽裝術」。它們通常以積極正面的詞彙開頭,讓人放下戒心,然後在適當的時機露出控制的真面目。例如,在夫妻爭吵後,妻子發送簡訊說:「我也說了傷害你的話,只是以後你要好好做你自己就好。」這句話的前半部分看似在道歉和承認錯誤,表現出理解和反思的態度,但關鍵的轉折詞「只是」後面,卻暗藏了指導和控制的意圖。 這種「只是」、「不過」、「但是」等轉折詞,就像是惡語的標誌性特徵,它們把前面的善意一口吞噬,讓整個溝通變質為一種變相的指責或控制。說話者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種模式,但這種溝通方式確實會讓接收者感到被貶低或被操控,進而影響關係的品質。 真誠溝通的力量 與惡語相對的是真誠溝通,它建立在誠實、謙卑和透明的基礎上。真誠溝通最重要的特質是願意承認和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隱藏在關心他人的外表之下。當我們能夠誠實地說出「老婆,對不起,我害怕這件事會讓我們受傷,你願意為了我的擔憂做這件事嗎?」時,這種溝通方式雖然暴露了我們的脆弱,但卻建立了真實的連接。 這種溝通方式的美妙之處在於它的透明性。對方清楚地知道你的感受、你的需求,以及你請求的具體內容。沒有隱藏的議程,沒有操控的手段,只有真實的情感表達和謙卑的請求。這種溝通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讓雙方都能夠誠實地回應,建立真正的理解和信任。 謙卑的智慧與勇氣 學員立峰的分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真誠溝通實例。當她無法修好紗窗鎖時,她沒有選擇掩飾自己的無能或責怪產品的設計,而是謙卑地承認自己的限制:「你來幫我看看,我很會拆但是裝不上去了。」這種坦誠不僅讓她得到了所需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她的真心感謝讓先生感到被需要和被欣賞,從而加深了彼此的情感連結。 這個例子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謙卑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內在力量的體現。只有真正自信和勇敢的人,才敢於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和局限性。當我們放下防備,承認需要他人的幫助時,我們實際上是在向對方傳遞信任和尊重的訊息,這往往能夠激發對方內在的善意和協助的意願。 從心出發的溝通藝術 真誠溝通的核心在於「從心出發」——用自己真實的感受作為溝通的起點,而不是戴著面具進行表演。這需要我們具備相當的自我覺察能力,能夠識別和承認自己內在的恐懼、需求、期望和限制。當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這些內在狀態,並且有勇氣表達出來時,我們就創造了真正的溝通可能性。 這種溝通方式不僅能夠避免惡語的陷阱,更能夠建立深層的人際連結。因為當我們展現真實的自己時,對方也更容易打開心扉,分享他們的真實感受和想法。這樣的互動創造了一個正向的循環,讓關係在真誠和信任的基礎上不斷成長和深化。 記住,每一次溝通都是一次選擇的機會——我們可以選擇隱藏和控制,也可以選擇開放和真誠。而這個選擇,將決定我們人際關係的品質和我們內心的平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7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躁鬱家庭的愛與選擇:當風暴來襲,我們如何守護關係?
學員分享與躁鬱症家庭的愛與挑戰 在郝安迪老師的讀書會中,有一段特別令人動容的分享,讓我們看見了愛在困境中的堅韌力量。這不僅僅是理論探討,而是來自真實生活的深刻見證,展現了當家庭面對躁鬱症這樣的精神健康挑戰時,如何選擇用愛來回應,而非逃避或放棄。 一個父親的不離不棄 課程中最感人的故事來自一位學員的家庭經歷。他的母親患有躁鬱症,這個疾病如同一個看不見的枷鎖,束縛著整個家庭的生活節奏。母親經常因為恐慌發作而變得極度需要控制,她無法忍受父親離開她的視線超過一小時,連最簡單的釣魚休閒都成為奢望。這樣的限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更別說要維持正常的夫妻關係和家庭生活。 當這位學員年少時,面對母親的種種限制和情緒波動,他曾經忍不住對父親發出質疑:「你為什麼不離開她?」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個年輕心靈的困惑和痛苦。然而,父親的回答如醍醐灌頂:「她給了我五個好孩子,我永遠要感謝她。」這句話不是無奈的妥協,也不是道德綁架,而是一個成熟男人在面對生命困境時的主動選擇——選擇用愛來看待困境,選擇用感恩來面對挑戰。 統計數字背後的意義 老師在課程中提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統計數據:躁鬱症家庭的離婚率幾乎接近100%。這個數字背後反映的是現實的殘酷——當一個家庭成員患有躁鬱症時,情緒勒索、無法預測的憤怒爆發、極端的控制行為,往往讓其他家庭成員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許多配偶在長期的情感折磨下選擇離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人之常情,也是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 然而,這個家庭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他們沒有被統計數字所定義,也沒有被疾病所擊垮。相反,每個家庭成員都在學習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用愛相處,如何在困境中尋找成長的可能性。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耐心和智慧,更需要對愛的深刻理解和堅定信念。 內在覺察的重要性 另一位學員分享同樣深具啟發性。她回顧自己過去的溝通模式,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盲點:雖然她經常召開家庭會議,表面上看起來很民主、很開放,但溝通效果總是不如預期。透過課程的學習和深度反思,她才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不在於溝通的形式,而在於溝通者的內在狀態。 當她帶著內心的擔心、害怕和不安全感去與家人對話時,這種負面的能量會像隱形的毒素一樣,污染整個溝通氛圍。即使話語聽起來民主開放,但底層的恐懼和控制慾仍會被敏感的家人感受到,進而影響溝通的品質和效果。這種察覺讓她明白了一個重要的真理:真正的愛的溝通,必須從處理自己內在的情緒狀態開始。 愛的選擇與成長 這些分享讓我們看見,愛不是一種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情感,而是一種需要不斷練習和選擇的能力。在面對家庭成員的精神疾病時,我們可以選擇被恐懼和無助感控制,也可以選擇用愛和理解來回應。這種選擇並不容易,需要我們不斷地自我覺察、自我反省,並且願意為愛付出努力和代價。 更重要的是,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愛需要我們先處理自己內在的恐懼、擔憂和不安全感。只有當我們自己內在安穩了,才能真正成為愛的管道,才能用純淨的愛去滋養和療癒身邊的人。這不僅對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庭成員有益,對整個家庭系統的健康和和諧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這些真實的生命故事為我們點亮了希望的明燈,提醒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境,愛始終是最強大的力量,也是最值得選擇的道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0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溝通盲點大揭秘:看清「恐懼模式」的自動駕駛,走向真誠與愛的力量!
一、Andy 分享 * 在藥房排隊時,遇到一位抱怨的女士,運用THERV(信任的問)傾聽並認同她,最終影響了另一個人,選擇用愛來對待這位女士。 * 重點:在溝通中保持冷靜和心理平安。 二、原生家庭與學習模式 * 人類大腦前額葉25歲才成熟,在此之前主要使用邊緣系統(信任核)學習。 * 嬰兒主要透過感覺和行為學習,其次才是語言。 * 寶寶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哭,哭鬧是滿足需求的方式,而照顧者如何處理哭鬧,會影響寶寶的學習。 * 家庭環境與父母的行為模式會影響孩子學習到的溝通模式。 * 例子:父母的恐懼、批評、解釋、情緒勒索等,都會被孩子學習,並影響其人際關係。 三、真誠與不真誠的影響 * 不真誠會讓人蒙蔽雙眼,看不到真相。 * 案例一:心理諮商客戶的案例,個案因父親的過度控制和期望而感到憂鬱。父親的不真誠之處在於,他認為自己在幫助女兒,但實際上卻在傷害她,並且看不到女兒的痛苦。 * 案例二:2002年冬季奧運志工經驗,大學教授為了面子,不顧老先生身體狀況,一直要他多吃,結果引起老先生助手不滿。教授的不真誠之處在於,他以為自己在照顧老先生,但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四、真誠溝通的特色 * 承認防衛反應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與愛的需求。 * 給愛的時候,沒有期望,只有希望。 * 話語、語氣和行為沒有矛盾,保持一致性。 * 把對方需求放優先,展現堅強與勇敢,而非軟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8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鱷魚語?刺蝟溝通?覺察自我、勇敢面對恐懼,從心開始的關係成長課!
這份對話紀錄主要探討了溝通方式、自我覺察和個人成長。重點在於如何在人際關係中調整溝通,以及辨識不真誠的言詞,最終達到更好的自我。 一、改善溝通的關鍵: * 覺察自身的情緒和語氣: 溝通時,自身的情緒和語氣會影響對方接收到的訊息。要學會放慢速度,軟化語氣,觀察對方的反應。 * 避免使用「鱷魚語」: 「鱷魚語」,『惡語』是指表面上關心,實際上卻帶有批評或負面意圖的話語,例如「我愛你,只是…」、「我了解你,不過…」。要真誠表達自己的需求,避免繞圈子。 二、面對內心恐懼與創傷: *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的恐懼、假掰和過去的傷痛,是成長的第一步。 * 學習與清理: 透過學習、清理和耐心,可以逐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三、總結: * 無論是改善溝通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學習說真話,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6 minutes

郝安迪『喜悅生活』讀書會摘要
郝安迪會談談家人之間的溝通方式,自我覺察,還有個人成長很真實的經驗分享。 這是郝安迪在全人協會的線上讀書會精簡版,讓我們過『喜悅生活』。 一、改善溝通的關鍵: * 覺察自身的情緒和語氣: 溝通時,自身的情緒和語氣會影響對方接收到的訊息。要學會放慢速度,軟化語氣,觀察對方的反應。 * 避免使用「鱷魚語」: 「鱷魚語」是指表面上關心,實際上卻帶有批評或負面意圖的話語,例如「我愛你,只是...」、「我了解你,不過...」。要真誠表達自己的需求,避免繞圈子。 二、面對內心恐懼與創傷: * 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 承認自己的恐懼、假掰和過去的傷痛,是成長的第一步。 * 學習與清理: 透過學習、清理和耐心,可以逐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 三、總結: * 無論是改善溝通還是個人成長,都需要學習說真話,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