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徐子恆醫師
• 由疼痛職人診所院長徐子恆醫師與主持人米姐攜手主持,本節目專門破解各種疼痛迷思,特別針對肩頸問題,提供專業醫學知識與實用保健方法。讓聽眾了解疼痛的成因、預防與治療策略,成為自己與家人最可靠的疼痛神隊友,揮別病痛、重拾健康生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徐子恆醫師
• 由疼痛職人診所院長徐子恆醫師與主持人米姐攜手主持,本節目專門破解各種疼痛迷思,特別針對肩頸問題,提供專業醫學知識與實用保健方法。讓聽眾了解疼痛的成因、預防與治療策略,成為自己與家人最可靠的疼痛神隊友,揮別病痛、重拾健康生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枕頭沒選對,小心膏肓痛找上門!】
🤕 早上起床肩膀卡卡、肩胛內側痠痛,很多人以為是姿勢不良,卻沒想到「枕頭」才是關鍵兇手!
🧩 有不少患者肩膀開始疼痛,就懷疑是不是該換枕頭,但究竟什麼時候該換?該怎麼挑?高度太高、太低都會拉扯到頸椎小面關節,導致發炎、沾黏,最後引發「膏肓痛」,讓你白天工作不順、晚上睡不著!
🌿 徐子恆醫師指出,好的枕頭要「撐得住脖子、跟得上肩膀」,並依每個人睡姿、身形去調整。尤其長期落枕、肩背痠痛、頭痛反覆發作者,更應該從睡眠習慣與枕頭選擇開始檢視。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教你怎麼挑對枕頭、預防肩頸痠痛,並分享日常睡姿調整小技巧,讓你一夜好眠、遠離膏肓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連醫生都不一定了解的「膏肓痛」,其實根本不是那裡出問題!】
📺 一名熱愛運動的患者,運動後常在家看電視放鬆,卻總覺得肩胛骨內側隱隱作痛,跑了中醫、做了推拿,被說是「膏肓痛」,但按摩再多也沒改善,半年過去了,還是痛!
🧩 他上網搜尋發現很多人都有這種痛,但都沒講清楚是怎麼來的。直到遇見疼痛職人徐子恆醫師,才終於找出真正原因——根本不是膏肓的問題,而是頸椎小面關節卡住發炎,才導致疼痛放射到肩胛處!
🌿 找對病灶才能對症治療!醫師先幫他調整小面關節,再進行注射潤滑並解除沾黏,原本纏身半年的疼痛,短短一週就大幅改善。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破解「膏肓痛」的誤解,告訴你為什麼很多肩背痛反覆發作就是沒治到根本,從正確診斷開始,找回無痛生活!💖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舊傷到底好了沒?別只靠感覺判斷!】
🏃♂️ 跑步時好像沒那麼痛了,是不是代表傷好了?休息一陣子覺得不痛了,能不能開始恢復訓練?小心舊傷沒養好,復發更嚴重!
🧩 有位患者腳踝曾經扭傷,休息幾週後不痛就回去打球,結果沒打幾次又受傷,比上次更嚴重。其實舊傷是否痊癒,不只是「痛不痛」,還包括穩定度、力量與活動角度是否回到正常水準。
🌿 徐子恆醫師指出,舊傷是否痊癒,應透過專業檢查評估,包含超音波影像、功能測試等,才能確認是否真的恢復。否則反覆受傷,不只拖累運動表現,還可能形成慢性疼痛。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教你用科學方法判斷「舊傷到底好了沒」,並分享如何進行正確復健與預防再傷。別讓小傷變成大痛,一起來學會保護自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膝蓋退化不一定要開刀!運動族的另一種解法?】
😣 愛運動的你,膝蓋常積水、蹲不下去,真的只能開刀處理嗎?復健半年,結果兩年後又得重來,值得嗎?
📉 有位熱愛打籃球的患者,膝蓋常積水不適,一開始找推拿按摩,後來到醫院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建議開刀。但他聽病友分享,復健期長、效果有限,讓他遲遲不敢動刀。
🌿 後來因為房東的推薦來找徐子恆醫師,檢查後發現的確是退化,但考量過去注射玻尿酸無效的經驗,改用超音波導引下施打羊膜注射,並搭配專屬的運動訓練,改善膝蓋退化問題,成功重返球場!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分享膝蓋退化「不開刀」的新選項,從診斷、治療到訓練,帶你了解如何延緩膝關節老化,保住行動力!膝蓋想保養,這集不能錯過!💖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半夜手麻去開刀,結果手指反而卡住?!】
✋ 半夜手麻就一定要開刀?當心一刀下去,問題沒解決,還可能更嚴重!
😨 有位患者因為半夜右手麻木,被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立刻接受手術。 他原本以為開完刀就能解決問題,沒想到半年後症狀復發,甚至連左手也開始麻! 再檢查才發現,開刀的地方組織增生沾黏,導致復發,讓他後悔不已。
🌿 腕隧道症候群並非只有「開刀」這個選項! 很多人以為手術能根治,但其實如果沒有改善根本問題,例如過度使用、肌筋膜張力過大,復發率很高,甚至可能影響更多關節活動!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破解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迷思,帶你了解「不開刀」也能有效改善的方法,並從根源預防復發! 如果你也有手麻、腕痛的困擾,千萬別錯過!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肩膀痛就該多休息?小心越休越糟,最後竟變成五十肩?!】
🛑 許多人以為肩膀痠痛就是太累了,休息就會好,結果拖著拖著,活動越來越受限,甚至痛到舉不起來! 有位油漆工人患者,原本只是刷完油漆後肩膀疼痛,結果猛休息,最後竟然肩關節嚴重沾黏,變成典型五十肩,差點影響工作進度還得賠錢!
🌿 五十肩不是年紀問題,而是長期錯誤姿勢、過度使用或過度休息導致的「沾黏性關節囊炎」。 太晚治療,復原時間會越長,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 本集疼痛職人院長徐子恆醫師,破解五十肩迷思,告訴你如何有效治療、不開刀就能改善疼痛,還有最關鍵的預防方式! 千萬別等到肩膀舉不起來才後悔,快來收聽!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無法握錘子,竟得板機指!】
這件事沒做好,竟然讓手指動不了?
⚡ 木工師傅的惡夢!長期反覆使用手指,導致手部疼痛,最後竟然無法握住錘子?!
他曾接受手術治療,以為問題解決,沒想到幾個月後復發,
甚至發現韌帶被截斷又重新沾黏,讓情況變得更嚴重!
🏆 手術不一定是終點!治療不當,小心復發更棘手!
這位患者原本以為開刀能一次解決問題,卻不知道手術後仍有復發風險。
經過評估,他選擇了非手術治療,不僅降低復發機率,也更能維持手部靈活度。
💡 本集徐子恆醫師,破解板機指迷思,帶你了解:
✅ 板機指的典型症狀與成因?
✅ 為何開刀後仍可能復發?
✅ 韌帶被截斷後沾黏會造成什麼問題?
✅ 如何判斷患者適合非手術治療?
✅ 哪些日常習慣會加重板機指?
✅ 這類患者如何降低復發風險?
✅ 木工等手部高強度工作者應如何保護雙手?
✅ 非手術 vs. 手術治療,成功率與差異?
🎧 想避免手指卡住、影響工作與生活?快來收聽,學習最有效的治療與保養方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退化與老化真的不可逆?但我們能做的,遠比你想的更多!
⚡ 你是否覺得退化與老化是無法避免的自然過程,
只能無奈接受?其實,關節、肌肉、骨骼的老化雖然不可逆,
但透過正確的保養與運動調整,我們可以大幅延緩退化,甚至恢復生活品質!
🏆 不是等到老了才開始保養!現在做對,未來少受苦!
許多人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等到出現關節僵硬、活動受限時才驚覺問題嚴重。
但如果能夠提早介入,透過肌力訓練、正確營養補充與生活習慣調整,
就能有效降低退化帶來的不適,甚至保持良好的運動能力!
💡 本集徐子恆醫師,破解老化迷思,帶你了解:
✅ 退化與老化真的完全無法逆轉嗎?
✅ 為什麼「不痛了」≠「身體沒問題」?
✅ 哪些錯誤生活習慣會加速身體老化?
✅ 如何建立正確的保養觀念,維持最佳身體狀態?
🎧 想讓身體老得慢、活得更健康?快來收聽,學會延緩退化的關鍵方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關節保養不是老了才需要!年輕時忽略,當心提早退化!
⚡ 以為關節問題是年長者才會遇到?
錯!許多年輕人運動後關節疼痛、僵硬,卻不以為意,
等到發現問題時,軟骨早已嚴重磨損,
甚至提早退化,影響日常活動與運動表現!
🏆 關節健康要趁早!錯誤使用、不當運動,可能加速退化!
許多人習慣「忍痛」或「靠補充保健品」,卻忽略真正的關節保養關鍵。
其實,關節負荷過大、不當姿勢、錯誤運動方式,
都可能讓軟骨受損,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甚至影響運動壽命!
💡 本集徐子恆醫師,破解關節保養迷思,帶你了解:
✅ 關節退化真的只能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嗎?
✅ 為什麼「不痛了」≠「關節沒問題」?
✅ 哪些錯誤運動習慣會加速關節磨損?
✅ 如何正確保養關節,確保長期健康?
🎧 想讓關節維持最佳狀態?快來收聽,學會預防關節退化的正確方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扭傷不只是一種?判斷錯了,小心傷勢惡化!
⚡ 腳踝扭傷看似小事,但你知道嗎?不同類型的扭傷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
判斷錯誤可能導致長期受傷,甚至影響運動表現!
🏆 扭傷不只是「瘀血」那麼簡單!忽略正確診斷,恐讓韌帶受損、關節不穩,甚至反覆受傷!
許多運動員或一般患者在扭傷後,常以冰敷、休息、針灸或喬骨處理,但這真的有效嗎?
有些扭傷不只是單純拉傷,而是伴隨韌帶斷裂、肌腱撕裂,甚至關節鬆動,
這些問題若沒發現,恐怕成為長期運動傷害!
💡 本集邀請徐子恆醫師,帶你破解扭傷迷思,學會正確治療與預防方式!
✅ 扭傷有哪些不同類型?怎麼判斷?
✅ 「瘀血消了」≠「真正康復」,錯誤治療如何讓傷勢惡化?
✅ 如何避免扭傷反覆發作,讓運動表現更穩定?
✅ 注射治療、復健、護具選擇——哪些方式最有效?
🎧 運動愛好者、教練、家長必聽!快來收聽,學會如何正確處理扭傷,避免長期運動傷害!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這件事沒做好,差點讓兒子扭傷不能比賽?!
⚡ 比賽前夕受傷,家長和教練四處求醫,
但每次傷好就復發,最後差點錯過賽事?!
這位選手的腳踝受傷多年,一直透過針灸與喬骨治療
,卻總是在回到場上後再次受傷,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 只止痛不等於康復!受傷部位沒真正恢復,小心運動傷害變成長期隱患!
醫師發現他的腳踝不只是韌帶撕裂,連肌腱也受損,
而過去的治療方式只是暫時緩解疼痛,並未真正修復傷口。
幸好距離比賽還有一個半月,透過注射治療,他順利趕上賽事,避免更嚴重的傷害!
💡 本集邀請徐子恆醫師,破解運動傷害迷思,帶你了解:
✅ 運動傷害最常見的治療錯誤是什麼?
✅ 為什麼「瘀血消了」≠「真正康復」?
✅ 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反覆發作,確保長期健康?
✅ 注射治療如何幫助受傷選手迅速恢復?
🎧 想讓運動表現更穩定?快來收聽,避免掉入錯誤治療陷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70幾歲了,很多人說「不要醫了」,但真的沒希望了嗎?
有些患者被勸放棄治療,但徐子恆醫師卻看到希望,
讓許多高齡病患重拾生活品質!
🏆 別讓年齡成為治療的絆腳石!正確治療,老年也能活得精彩!
一位長者因長年疼痛被認為「沒救了」,家人甚至考慮放棄治療,
但經過評估後,發現疼痛來源可改善,
透過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成功減輕疼痛,恢復行動能力!
💡 本集徐子恆醫師,破解高齡疼痛治療迷思,帶你了解:
✅ 70歲以上長者常見的疼痛誤區?
✅ 為何「年紀大就不用治療」是錯誤觀念?
✅ 如何透過合適的治療方式,提升老年生活品質?
🎧 想讓長輩不再受疼痛困擾?快來收聽,了解如何正確處理高齡疼痛問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開刀還是會復發?!阿嬤因為這件事在診間哭了—不開刀下背痛有解!】
🤯 下背痛老是反覆發作,試過拉腰、針灸、各種偏方都沒用,
最後醫生竟然直接開出手術單?!這樣的醫療決策真的合理嗎?
💰 手術一定是唯一解方?還是有更溫和但有效的選擇?
一位長期受腰痛困擾的阿嬤,因為「一定要開刀」的診斷嚇得睡不著覺,
直到她找到另一種不動刀的治療方式,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 本集徐子恆醫師,破解腰痛迷思,帶你了解:
✅ 為什麼有些人做完手術還是會復發?
✅ 不動刀的治療方式是什麼?核心原理在哪裡?
✅ 如何避免被「手術優先」的醫療觀念綁架,做出更理性的健康決策?
🎧 想知道更多?趕快收聽,讓自己遠離不必要的手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看股票看到手會痛?小心身體在抗議!💢🤕】
每天盯著股市📊、滑手機📱,長時間緊握滑鼠 🖱️,
結果手腕、手指開始痠痛甚至麻木?😱
別以為只是「累了」,這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肌腱炎在作怪!⚠️
長期忽視可能導致手部無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 #徐子恆醫師深入解析「投資手」的隱藏危機!
📢 教你如何判斷問題、舒緩不適,避免長期傷害!💪💡
💰想要穩穩賺,也要讓手好好休息!
趕快來了解如何保護你的「黃金雙手」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每天煮菜🍳、曬衣服👕,肩膀反覆痠痛?
別以為只是肌肉疲勞,其實可能是舊傷影響肩關節平衡,
導致慢性發炎!
⚠️ 長期忽視不只影響生活,還可能惡化成肩夾擠症候群、滑囊炎!😱
🔎 #徐子恆醫師 帶你了解為什麼老是肩痛?
📢 如何舒緩不適、改善舊傷,避免越來越嚴重?💪💡
💢 別讓家事壓垮你的肩膀!
快來學習正確保養方法,讓疼痛不再找上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五十肩卡關?物理治療+推拿都沒效?!😫🙅♂️】
做了物理治療、推拿、熱敷…還是舉不起來?
🤷♂️ 五十肩不只是肌肉緊繃,還可能是關節囊發炎、沾黏導致活動受限!
⚠️ 錯誤治療方式可能讓康復更慢! 🚨
🔎 #徐子恆醫師 帶你了解為什麼五十肩反覆發作?
📢 怎麼做才能真正解鎖僵硬肩膀,擺脫疼痛?💪💡
😤 別再白花時間受苦!
快來學習有效舒緩與治療方法,讓肩膀自由轉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總是長期全身痠痛?小心身體在求救!💢💀】
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全身痠痛、疲倦無力,甚至影響情緒?
😩 這不只是「累了」,而是長期忽視可能讓疼痛變慢性,
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與心理壓力有關!💭💔
🔎 #徐子恆醫師 為你破解「慢性痠痛」的關鍵真相!
📢 教你如何判斷問題、舒緩疼痛,擺脫折磨,重拾健康與活力!💪✨
⚠️ 別再忍痛!快來了解如何對抗這種「隱形病痛」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唉!舊傷又發作了!】💥🔄
明明已經休養過,為什麼舊傷還是反覆發作?
⚠️ 是沒恢復完全,還是動作不當導致二次傷害?
關節、肌肉、神經問題不容忽視,小心讓疼痛變成長期困擾!😖💢
🏥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徐子恆醫師
🩺✨ 深入解析舊傷復發的關鍵原因,
教你如何有效修復、避免惡化,讓身體真正康復不再回頭!
💡💪 別再讓舊傷拖垮你的生活,快來收聽!🎧🔥
#舊傷 #痛 #肌肉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手突然舉不起來?!別讓疼痛拖垮生活!】💥🙌
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怎麼突然手就抬不起來了?
😱 是五十肩、神經壓迫,還是隱藏的肌肉問題?
長時間姿勢不良、運動傷害、甚至睡姿錯誤,都可能是元凶!🔍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徐子恆醫師
深入解析「手舉不起來」的各種可能原因,
教你如何判斷問題、緩解疼痛,避免惡化成長期傷害!
💡📢 想擺脫不適,重拾輕鬆動作?
千萬別錯過!🎧🔥
#寶島聯播網 #疼痛神隊友 #疼痛 #五十肩 #關節 #疼痛職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yfvja001g01t2aaxqhwgk/comments
🤔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洗個碗、打個字,
手腕就開始痠痛、發麻,甚至連拿手機都覺得吃力?😖💻🧽
🆘 這是「媽媽手」還是「滑鼠手」? 還是其他更嚴重的問題?
💡 手腕疼痛 不只是小問題,放著不管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
⚡ 為什麼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會讓手腕「抗議」?
🔍 如何判斷是肌腱發炎還是神經受壓?
🔥 今天特別邀請到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徐子恆醫師
👨⚕️,來解密手腕疼痛的真正原因!
🔹 「媽媽手」 vs. 「滑鼠手」有什麼不同?
🔹 哪些錯誤習慣正在傷害你的手腕?
🔹 如何預防與改善,讓雙手輕鬆無痛?
💪 想讓手腕遠離疼痛,不被職業病纏上?
🎧 鎖定今天的節目,一起找出最有效的舒緩對策! 🎬✨
#疼痛神隊友 #媽媽手 #滑鼠手 #徐子恆 #米姐